电磁驱动机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580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两个不同的光学镜头,包括一底座、一第一承载件、一框架、一弹性元件、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一第二承载件及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前述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用以分别承载两个不同的光学镜头,框架具有一导磁性材质,固定于底座上且围绕第一承载件,弹性元件则连接第一承载件和框架。前述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承载件和框架之间,用以驱使第一承载件相对于框架移动。前述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连接底座,第二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承载件外侧,用以驱使第二承载件相对于底座移动。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wo different optical lenses, including a base, a first carrier, a frame, an elastic element,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drive component, a second bearer and a second electromagnetic drive component. The first bearer and second loader are used to carry two different optical lenses respectively. The frame has a magnetic material,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surrounds the first carrier, and the elastic element connects the first carrier and the frame.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drive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load-bearing part and the frame, so as to drive the first bearing part to move relative to the frame. The second loader is movable to connect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electromagnetic drive component is set outside the second loader to drive the second bearer to move relative to th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驱动机构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用以驱动多个光学镜头的电磁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3D摄影/立体摄影是通过双镜头间以特定的间距、平行度、以及相同的旋转/倾斜角度(即相同的光轴方向)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并将拍摄所得的影像以特殊显示装置(例如3D眼镜)分别传导至人的左右眼以获得立体感的一种技术。一般而言,当双镜头两者间的相对距离增加时,由于二个镜头各自拍摄的影像存有较大差异,后端系统需花费较常的时间进行处理影像,且较无法获得理想的成像品质。相反地,当双镜头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少时,由于二个镜头各自拍摄的影像将越相似,在不同影像间进行对焦的时间将随之减少,也可由此获得较清晰的影像。然而,对于搭配有双镜头的摄影模块而言,过度降低双镜头间的间距,将导致双镜头间因磁力干扰而导致其内部的电磁驱动机构无法正常作动(例如:防手震功能失效)。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针对双镜头的电子产品所使用的电磁驱动机构,使其兼具小型化与高性能的优点,始成为目前业界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第一光学镜头以及一第二光学镜头,前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一底座、一第一承载件、一框架、一弹性元件、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一第二承载件以及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前述第一第二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用以分别承载第一光学镜头和第二光学镜头,前述框架具有一导磁性材质且围绕第一承载件,前述弹性元件连接前述第一承载件和框架。前述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承载件和框架之间,用以驱使第一承载件和第一光学镜头相对于框架沿第一光学镜头的一光轴方向移动。前述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连接底座,第二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承载件外侧,用以驱使第二承载件和第二光学镜头相对于底座移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线圈,线圈设置于第一承载件上,且磁性元件设置于框架内侧且对应于前述线圈。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电磁驱动机构更包含一吸震材料,设置于框架与第一承载件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承载件具有一凸肋,沿垂直该光轴的一方向凸出于承载件的一外侧表面,当第一承载件相对于该架沿光轴方向移动时,框架接触凸肋。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承载件和框架于垂直光轴的一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承载件与框架之间形成一间隙,且当第二承载件相对于底座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承载件接触框架。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承载件与底座之间形成一间隙,且当第一承载件相对于底座沿垂直光轴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承载件接触底座。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框架还具有一塑胶材质,其中塑胶材质包覆导磁性材质的一部分。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导磁性材质形成该框架的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矩形结构以及四个开口,且多个所述开口形成于该矩形结构的四个角落处。于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前述电磁驱动机构的组装方法,包括:将前述弹性元件连接前述框架以及第一承载件,并将前述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承载件和框架之间以构成一第一模块;将前述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前述底座上,并将前述第二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承载件外侧以构成一第二模块;以及,将第一模块的框架固定于第二模块的底座上。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具有导磁性,因此可平均电磁驱动机构内部的磁场强度,同时也能降低电磁驱动机构内部元件之间的磁性干扰。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爆炸图。图2表示图1中的电磁驱动机构爆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A~图3C表示由第一承载件、框架、线圈、磁铁以及弹性元件组成第一模块的示意图。图3D为表示第3C图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E表示由第二承载件、线圈、磁铁、弹性元件以及底座组成第二模块的示意图。图4A为沿图2中X-X线段的剖视图。图4B则为图4A中P部分的放大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框架的爆炸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框架的爆炸图。【符号说明】第一承载件10容纳空间11凸肋101导槽102第二承载件20容纳空间21底座B凸柱B1线圈C1、C2距离D、d1、d2第一电磁驱动组件E1第二电磁驱动组件E2框架F、F’本体F0杆部F1开口F11容纳部F11’穿孔F12保护部件F2外壳H磁铁M1、M2凹槽R弹性元件S11、S12、S21、S22具体实施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首先请一并参阅图1及2,本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相机或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内,其可用以承载并驱动两个不同的光学镜头,使该两个不同的光学镜头可分别沿其光轴方向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AF)或影像防震(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等功能。由图1及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主要包括一外壳H、一底座B、一第一承载件10、一框架F、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E1(由一线圈C1及多个磁铁M1所组成)、一第二承载件20、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E2(由多个线圈C2及磁铁M2所组成)、以及多个弹性元件S11、S12、S21、S22,其中第一、第二承载件10、20主要用以承载两个不同的光学镜头,前述框架F则固定于底座B上并围绕第一承载件10,其大致呈矩形结构并含有导磁性材质,前述外壳H与底座B则相互连接并包覆其他元件于其内。详细而言,位在图1左侧的第一承载件10具有一容纳空间11,可用以容置一第一光学镜头(未图示),弹性元件S11、S12则分别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0的上、下两侧,用以活动地连接第一承载件10与框架F。应了解的是,在前述第一承载件10的外侧表面形成有凸肋101,且在两平行的凸肋101间形成有一环状的导槽102,由此可有利于将线圈C1以自动化绕线的方式设置于前述导槽102内内,其中框架F的四个杆部F1则分别位于承载件10外侧的四个凸肋101上方;此外,四个磁铁M1分别设置于框架F内侧的四个角落处,且对应于前述线圈C1,其中当一电流被施加至线圈C1时,线圈C1和磁铁M1之间的磁场会相互感应而产生磁力,由此可驱使第一承载座10和容纳于其中的第一光学镜头沿其光轴方向(Z轴)相对于底座B移动,以达到快速对焦或影像防震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框架F具有导磁性材质并围绕第一承载件10,因此可大幅改善线圈C1和磁铁M1周围的磁场强度与均匀性,进而可提升第一电磁驱动组件E1的磁性驱动力。其次,当第一承载件10受到震动或磁力驱动而朝上方(Z轴方向)相对于底座B位移时,位在凸肋101上方的框架F的杆部F1会与凸肋101接触并限制第一承载件10于一极限高度,如此一来可避免承载件10直接碰撞到杆部F1上方的外壳H而导致机构损坏,且可不需要在第一承载件10上额外设计挡块或其他限位结构,进而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机构小型化的目的。此外,由于位在第一承载件10上、下两侧的弹性元件S11、S12分别自第一承载件10向外延伸并连接到同一个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第一光学镜头以及一第二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驱动机构包括:一底座;一第一承载件,承载该第一光学镜头;一框架,具有一导磁性材质,其中该框架固定于该底座上且围绕该第一承载件;一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一承载件和该框架;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承载件和该框架之间,用以驱使该第一承载件和该第一光学镜头相对于该框架沿该第一光学镜头的一光轴方向移动;一第二承载件,承载该第二光学镜头并活动地连接该底座;以及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外侧,用以驱使该第二承载件和该第二光学镜头相对于该底座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9 TW 1061005871.一种电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第一光学镜头以及一第二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驱动机构包括:一底座;一第一承载件,承载该第一光学镜头;一框架,具有一导磁性材质,其中该框架固定于该底座上且围绕该第一承载件;一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一承载件和该框架;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承载件和该框架之间,用以驱使该第一承载件和该第一光学镜头相对于该框架沿该第一光学镜头的一光轴方向移动;一第二承载件,承载该第二光学镜头并活动地连接该底座;以及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件外侧,用以驱使该第二承载件和该第二光学镜头相对于该底座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电磁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线圈,该线圈设置于该第一承载件上,且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框架内侧且对应于该线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中该电磁驱动机构更包含一吸震材料,设置于该框架与该第一承载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承载件具有一凸肋,沿垂直该光轴的一方向凸出于该承载件的一外侧表面,当该第一承载件相对于该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峻许乃文宋欣忠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