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爱萍专利>正文

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505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细纱机的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通过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固设有联接板,在联接板上设有若干片导纱盘片,在导纱盘片上开有若干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横截面呈喇叭口形状,槽顶端阔,槽底部窄,槽底为弧形,当纱条从下罗拉出来进入到横截面为喇叭状的环形沟槽中时,由于沟槽为自进纱口逐步变窄的喇叭形,因此,可以将伸出纱条外的须条抿入纱中,且纱条在环形沟槽移动若干距离圈被压紧后,会以平行、伸直、紧密的状态在锭子的作用下加捻成纱线,彻底消除下罗拉的三角加捻区,从而有效地防止纺纱过程中“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纱质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细纱机的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细纱机纺纱工序中,经牵伸的纱条以一定宽度并且在自由状态下离开前罗拉后,就立即被加工成纱线,此时在纱线的形成区域会形成一个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松散的纤维不能被很好的控制,从而使纱条外围的许多纤维须头会提前失散而不能集束,失散的纤维由于不能被抿入纱中而伸出纱外形成纺纱中出现的“毛羽”,严重影响了成纱质量,降低了纤维利用率。因此,须改善加捻前纱条的输送形态,即使纱条平行、伸直、紧密排列。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牵伸部件中加装集合装置,通过在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区设计一个负压气流通道,从而使纱条通过时由于负压气流的带动使纤维须毛并入纱条一起加捻。如专利号为03228410.1的一种紧密纺纱装置,通过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罗拉座上带吸风口和排气口的吸气管,套在吸气管外且对应于吸风口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凝聚槽的凝聚套,卡在凝聚套内的张紧装置,套在凝聚套上的透气输送圈和传动加压装置,该紧密纺纱装置能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抽风系统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吸附在透气输送圈上,并在加压传动装置及透气输送圈的作用下,纤维束被拉紧、伸直的状态实现加捻成纱,该紧密纺纱装置能较好的解决原有的“毛羽”的问题,提高成纱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紧密纺纱装置与罗拉分别属于不同动力装置驱动,易造成紧密纺纱装置速度与罗拉速度不同步,从而形成堵纱和断纱现象。不能消除加捻三角区而影响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彻底消除下罗拉的三角纺纱区,有效防止细纱机纺纱过程出现的“毛羽”现象,提高成纱质量的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固设有联接板,在联接板上设有若干片导纱盘片,导纱盘片在联接板上的位置可任意设置,在导纱盘片上开有若干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横截面呈喇叭口形状,槽顶端阔,槽底部窄,槽底为弧形,槽底尺寸可根据纱线的支数作相应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纱盘片与联接板为固定联接时,纱条动作,导纱盘片是静止的当然导纱盘片与联接板也可为活动联接,这样当纱条在导纱盘片上旋转时,导纱盘片也会由于纱条的带动而随纱条一起旋转;从而使导纱盘片与下罗拉及细纱锭子的动作同步,避免了堵纱和断纱现象的发生;所述导纱盘片的数量可根据生产需要及纱条的情况设置为一片、两片或多片;所述导纱盘片上的环形沟槽可设置为一道、两道或多道,优选设置为多道且槽底尺寸不一的沟槽,这样就可以根据纱条的支数来选择相应尺寸的沟槽,方便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纱条进入与导纱盘片接触点的以下的相应位置还可增设油污擦净片,以防止导纱盘片上的环形沟槽内油污沉积。工作时,将下罗拉下方吐出的纱条和已加捻好的纱线相联接后,将联接并加捻好的纱线绕在导纱盘片上的环形沟槽中,这样随着下罗拉动作和细纱锭子的卷绕拉动,联接好的纱条绕导纱盘片上的环形沟槽移动,当经过若干导纱盘片后,纱条离开最后一个导纱盘片被卷绕在细纱锭子的纡管上,完成细纱加捻过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从下罗拉出来的纱条进入第一个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开始,由于环形沟槽横截面呈喇叭口形状,槽顶端阔,槽底部窄,纱条在沟槽的狭窄的底部被集束,从而将伸出纱条外面的纤维抿入纱条中,并绕着狭窄的圆周沟槽底部移动,经过若干片导纱盘片后,直到快脱离最后一片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时,这时须条在细纱锭子转动的作用下加捻。所以纱条从下罗拉出来,到开始进入第一片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为止,这一阶段为自由区;从进入第一片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开始,直到离开最后一片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止,这一阶段为集束区;纱条一旦离开最后一片导纱盘片的环形沟槽槽底,由于拉紧的纱条失去了对环形沟槽的压力,纱条因细纱锭子转动而被加捻,这一阶段为加捻区。这样,纱条经过自由区后,在集束区中,纱条由于环形沟槽和纱条之间的压力作用下被压紧后,会以平行、伸直、紧密的状态通过集束区,进入加捻区,在锭子的作用下加捻成纱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加捻前纤维的输送形态,有效消除了原来的下罗拉出口处的三角区,而且经过集束区后能防止纱线形成过程中“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纱质量,且整套装置的动作随下罗拉的动作和锭子的卷绕作用同步进行,避免了堵纱和断纱现象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将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固设有联接板7,在联接板7上设有导纱盘片2,本实施例中,导纱盘片2数量设置为一片,导纱盘片2通过轴5与联接板7活动连接,在导纱盘片2上开有环形沟槽4,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沟槽4的数量设为一圈,当然,环形沟槽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来设置,环形沟槽4的横截面呈喇叭状,槽顶阔,槽底窄,而且槽底呈半圆形的,槽底宽度可根据所加工的纱线3的支数而定,工作时,先将已加捻的纱线3与下罗拉出来的纱条1相联接,将联接好的纱线3装入导纱盘片2的环形沟槽4内,纱线3在进入导纱盘片2上的环形沟槽4后,纱条1随着下罗拉运动和细纱锭子的卷绕协调移动,这样就形成了从下罗拉出来到导纱盘片2的环形沟槽4的自由区;由进入导纱盘片2的环形沟槽4底部为止的集束区;纱条1被集束形成平行、伸直、紧密的状态,伸在纱条1外面的须条也会被抿入到纱条1中,纱条1从脱离导纱盘片2的环形沟槽4底部时,由于环形沟槽4底部和纱条1之间的压力消失,纱条1会以平行、伸直、紧密的集束状态下被细纱锭子由于高速旋转,通过钢领钢丝圈而被加捻成纱线3,有效消除了原来的加捻三角区,消除了因三角区加捻而产生的三角区边缘处的纤维向心压力最大,在纱轴中心的纤维向心压力最小,由于内外层纤维受力不同,在加捻三角区中就会产生纤维由内到外的和由外到内的反复转移,纤维的两端也常暴露在外面而形成毛羽的疵病,有效提高了纱线3的质量,而且导纱盘片2仅让纱条1被动通过,整个纱条1运动由下罗拉运动和细纱锭子卷绕同步进行,避免了原来紧密纱装置的不同步运动产生的断纱、堵纱现象,在纱条1进入与导纱盘片2接触点的以下的对应位置还设有油污擦净片6,以防止导纱盘片2上的环形沟槽4内油污沉积。在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纱盘片2设置为两片并平行安装在联接板7上,每片导纱盘片2上的环形沟槽4的数量皆设置为两道且槽底尺寸不同,这样就能根据纱条1的支数来选择与纱条相应的环形沟槽4,其他设置同实施例一。上述实施例只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权利要求中已有叙述,本技术的导纱盘片2的数量,导纱盘片2上的环形沟槽4的数量及其槽底尺寸均可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因此,针对导纱盘片2的数量,导纱盘片2上的环形沟槽4的数量及其槽底尺寸等所作的非实质性改动,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固设有联接板(7),在联接板(7)上设有若干片导纱盘片(2),在导纱盘片(2)上开有若干组横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细纱机的下罗拉下方固设有联接板(7),在联接板(7)上设有若干片导纱盘片(2),在导纱盘片(2)上开有若干组横截面呈喇叭口形状的环形沟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容
申请(专利权)人:朱爱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