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控制倍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45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多电机倍捻机,它的加捻机构、横动机构、卷绕机构,采用了独立的电机传动,而且主控制器是根据倍捻机的特点而设计的专用微电脑,主控制器根据显示器和控制单元中预先设置的工艺参数,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规律,通过控制单元来调节各电机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卷绕成形好,它广泛适用于对双股或多股纱线加捻的倍捻机中,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双股或多股纱线加捻的微电脑控制多电机倍捻机。二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短纤倍捻机上,由一台主电机传动,通过复杂的齿轮箱机构完成加捻机构、横动机构及卷绕机构之间的运动匹配。为满足不同品种的纺纱工艺要求,现有的倍捻机具有以下特点1、捻度是锭子转速与摩擦辊卷绕线速度之比,为使纱线捻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需选用不同的捻度变换齿轮;2、为使纱线品质满足工艺质量要求,机器应在合理的锭速下运转,必须更换不同直径的电机传动工艺带轮;3、卷绕角的工艺设定决定筒子卷装的松紧程度和后道工序退绕要求,直接影响筒子的成形好坏,应采用十多种变换齿轮组合选配。为实现上述功能,在传统倍捻机上配置了50多种工艺变换齿轮,其中30余种为捻度变换齿轮,6种为电机带轮,10余种为卷绕升角变换齿轮。这种倍捻机的缺点是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2、反应时间长、数据处理慢、实时性差,工艺调试和维修繁琐、麻烦;3、传动效率低,功耗高;4、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长时间运转后机械部件磨损严重,成形不良,纱线捻不匀率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脑控制倍捻机,包括加捻机构、横动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加捻机构包括锭子组合件(8);横动机构包括导纱装置(3);卷绕机构包括摩擦辊(2)、筒管架(1)、超喂罗拉(4)和张力装置(7);其特征是:加捻机构还包括锭子电机(M11、M12)和锭子传动段(11),加捻机构通过锭子传动段(11)与电机(M11、M12)连接;横动机构还包括横动电机(M2)和横动传动段(21),横动机构通过横动传动段(21)与电机(M2)连接;卷绕机构还包括卷绕电机(M3)和卷绕传动段(31),卷绕机构通过卷绕传动段(31)与电机(M3)连接;各电机(M11、M12、M2、M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晴华陆惠文史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宏源针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