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机卷绕机构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45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脑控制多电机倍捻机中卷绕机构的控制装置,它包括卷绕筒管、横动导丝器、摩擦辊、主控制器A、卷绕控制单元P、传感器和卷绕电机M;在卷绕筒管和横动导丝器处均设有与主控制器A连接的传感器,卷绕电机M的输出端与摩擦辊连接,卷绕电机M通过卷绕控制单元P接受主控制器A的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摩擦辊的运转控制相当精确,纱线的锭内捻不匀现象有明显改善,它在双股或多股纱线加捻的微电脑控制多电机倍捻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双股或多股纱线加捻的微电脑控制多电机倍捻机中卷绕机构的控制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短纤倍捻机上,捻度是以两倍的锭子速度与纱线卷绕线速度间的比值来计算的。即 在该公式中可以看出只有锭子速度稳定、卷绕线速度恒定时,才能有稳定捻度,上式中的卷绕线速度是平均值。在目前国内的倍捻机的摩擦辊的转速都是恒定的,由于卷绕筒管是锥形的(其锥度有3°30′、4°20′、5°57′)。纱线在卷绕至筒管大端小端时的各筒管卷绕端面的直径不一致造成卷绕线速度不一致,影响纱线在各片段的捻度差异,其差异值即各卷绕端面的直径比值。这种差异在小卷装时尤为明显,且随着卷装直径的增大差异逐渐减少。该差异造成倍捻机的锭内捻不匀,且捻不匀会影响后道染色产生色差。在传统的倍捻机中,卷绕机构均采用油浴齿轮箱传动方式,卷绕机构和横动导纱机构的传动互相影响,而且各机械传动部件间在长期运转后会产生磨损,使纱线的锭内捻不匀,造成卷绕成形不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纱线的锭内捻不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的倍捻机卷绕机构的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倍捻机卷绕机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摩擦辊(1)、卷绕筒管(2)、横动导丝器(3)、锭子(4)、主控制器(A)、卷绕控制单元(P)、传感器(S0、S1、S2、S3、S4)、和卷绕电机(M);设置在卷绕筒管(2)处的筒子转速传感器(S1)与主控制器(A)连接;设置在横动导丝器(3)处的角度传感器(S2)和位置传感器(S4)均与主控制器(A)连接;设置在锭子(4)处的传感器(S0)与主控制器(A)连接;卷绕电机(M)的输出端与摩擦辊(1)连接,卷绕电机(M)通过卷绕控制单元(P)与主控制器(A)连接,在卷绕电机(M)的输出轴上设有检测摩擦辊转速的传感器(S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晴华陆惠文史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宏源针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