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6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属于环锭细纱机领域,它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加捻的纱条中,形成毛羽、成纱质量差的问题。整理下罗拉(11),支架(8),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上罗拉(10),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之间,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0.6-1.5mm的狭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总牵伸倍数,保证了成纱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锭细纱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 装置。二、
技术介绍
环锭细纱机是常用的一种纺织机械,用于将棉纱须条经逐级牵伸后加捻 纺成所需细纱,普通环锭细纱机在工作时,纤维须条在牵伸区受罗拉加压的 影响,使其截面呈扁平状。当纤维须条从前罗拉钳口送出后,即进入加捻区, 在下部钢丝圈的作用下高速回转完成加捻动作,从而在前罗拉钳部位形成所 谓的"加捻三角区"。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纤维须条中的各纤维在加捻过 程中受力不均,纤维发生内外转称,成纱不均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纱 线的强度,特别明显的是它使成形的细纱毛羽多,成品细纱的抗拉强度低, 条干粗细不均、质量差。近年来纺纱机趋于在纺机的牵伸区下游增设--集束 装置,使离开前牵伸罗拉钳口后的扁平纤维条在经过该装置后能够聚拢成束, 然后被加捻成纱,由此来消除"加捻三角区"存在的弊端。现有的集束装置 方案较多。但大多是结构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多,安装维修不方便,尤其是 对现有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不甚合适,它需要改装更换较多的零部件,拆装不便,造价较高。CN2670385Y公开的四罗拉牵伸装置,它虽然保证了纺纱质 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毛羽,提高了强力。但该装置须条成为片状结构,还不能 彻底解决形成的毛羽,影响成纱质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它解决了在加捻的纱条中,形成毛羽的问题, 保证了成纱质量,增加了总牵伸倍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它包括摇架1、后上罗拉2、后下罗拉3,中上罗拉4、中下罗拉5、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 13、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支架8,其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 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上罗拉10,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 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 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之间,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0. 6—1. 5mm的 狭缝。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下罗拉11之间的距离为35—40mm。前上罗拉7和 前下罗拉13的中心距偏差为2mm。整理上罗拉10和整理下罗拉11的中心距 偏差为2mm。集聚器9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钢材、冶金烧结材料、陶瓷、玻璃 中的任一种。前下销12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钢材、合金型材中的任一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增加了 集聚器和前下销装置,而且增加了总牵伸倍数,集聚器和前下销之间设有较 小的狭缝,所以在加捻的纱条中,使成形的细纱毛羽多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 决,保证了成纱质量。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集聚器和前下销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它包括摇架1 、后上罗拉2、后下罗拉3, 中上罗拉4、中下罗拉5、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整理上罗拉IO、整理下 罗拉11、支架8,其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 上罗拉IO,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 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ll之间, 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1. lmm的狭缝。整理后牵伸1. 05—1. 1倍,前 下罗拉13和整理下罗拉11之间的距离为35mm。前上罗拉7和前下罗拉13的 中心距偏差为2mm。整理上罗拉10和整理下罗拉11的中心距偏差为2mm。集 聚器9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陶瓷。前下销12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钢材。权利要求1. 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它包括摇架(1),后上罗拉(2),后下罗拉(3),中上罗拉(4),中下罗拉(5),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支架(8),其特征是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上罗拉(10),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之间,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0.6-1.5mm的狭缝。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其特征是前下 罗拉(13)和整理下罗拉(11)之间的距离为35—4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其特征是前上 罗拉(7)和前下罗拉(13)的中心距偏差为2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整理 上罗拉(10)和整理下罗拉(11)的中心距偏差为2ra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其特征是集聚 器(9)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钢材、冶金烧结材料、陶瓷、玻璃中的任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其特征是前下 销(12)的材料为表面光滑的钢材、合金型材中的任一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属于环锭细纱机领域,它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加捻的纱条中,形成毛羽、成纱质量差的问题。整理下罗拉(11),支架(8),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上罗拉(10),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之间,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0.6-1.5mm的狭缝。本技术增加了总牵伸倍数,保证了成纱质量。文档编号D01H5/22GK201087228SQ20072012745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宋国泉, 师雅并, 张新民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纺纱机四罗拉牵伸装置,它包括摇架(1),后上罗拉(2),后下罗拉(3),中上罗拉(4),中下罗拉(5),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支架(8),其特征是:在摇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有集聚器(9)和整理上罗拉(10),在滑块(14)上设置有前下销(12)和整理下罗拉(11),集聚器(9)和下销(12)设置在前上罗拉(7)、前下罗拉(13)和整理上罗拉(10)、整理下罗拉(11)之间,集聚器(9)和前下销(12)之间设有0.6-1.5mm的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师雅并宋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