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的加压和握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37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的加压和握持装置,包括摇架壳体1,设于壳体1内、与压缩气源相连接的气缸或气囊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沿摇架壳体1移动且固定在壳体1上的皮辊座4,上端部穿过皮辊座4上顶端且与气缸或气囊2直接接触的加压杆3,固定在皮辊座4上、夹持皮辊9的弹簧卡簧5,固定皮辊座的螺栓7和螺母6,加压杆3的下端直接作用于皮辊轴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生产中纺纱机械牵伸装置采用的直接式气动加压和握持装置,主要适用于粗纱机和环锭精纺机。②
技术介绍
粗纱机、环锭精纺机等纺纱机械都采用几对不同速度的加压皮辊和罗拉机构对被加工纤维材料进行握持和牵拉,实现牵伸过程。牵伸装置中的加压摇架必须对各皮辊施加一定的符合要求的压力,以控制被加工纤维的运动,保证纺制出的粗纱、细纱等纤维制品条干均匀。目前粗纱机和环锭精纺机上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气缸或气囊形式的气动加压摇架,如德国伊纳(INA-V型)牵伸摇架,中国专利88304141.X、98225203.X气缸加压摇架,00217413.8号中国专利的气囊锁紧摇架等,但大多存在机构复杂、加压均匀度不一致等问题。00249418.3中国专利“纺纱机械的直接式气囊加压和气锁紧摇架”的构造特征是摇架外壳内设有气囊(参见图1),及穿过前中后皮辊座且顶端与气囊底部直接接触的前中后压杆,气囊充气后推动压杆分别通过摇臂或自身压住皮辊轴,实现对皮辊的加压。缺点是结构复杂,加压不均匀。皮辊的前冲等引起的罗拉反向分力作用于加压杆,使加压杆发生偏转,与皮辊产生摩擦,造成输出压力差异;控制平行度要求零件的制造精度高,加工复杂。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00249418.3号中国专利的缺陷作结构改进,建立一个结构简单、加压均匀的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和握持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和握持装置包括摇架壳体,设于壳体内、与压缩气源相连接的气缸或气囊,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沿摇架壳体移动且固定在壳体上的皮辊座,上端部穿过皮辊座上顶端且与气缸或气囊直接接触、下端则直接作用于皮辊轴的加压杆,固定在皮辊座上、夹持皮辊的弹簧卡簧,固定皮辊座的螺栓和螺母。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加压力准确、均匀,整机各锭间压力分配误差小。由于本装置的加压杆只起加压作用,皮辊座只起握持皮辊保证平行度作用,所以由皮辊前冲引起的罗拉反向分力作用于皮辊座并传递到壳体上,避免了对加压的影响。④附图说明附图1为00249418.3中国专利“纺纱机械的直接式气囊加压和气锁紧摇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采用气囊时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2和图3中1.摇架壳体;2.气囊;3.加压杆;4.皮辊座;5.弹簧卡簧;6.法兰盘螺母;7.半圆头方颈螺栓;8.盘头螺钉;9.皮辊。⑤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与00249418.3号中国专利提出的摇架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加压杆3只起加压作用(图2),皮辊座4握持皮辊9,皮辊9的平行度由皮辊座4的加工精度保证,且优于00249418.3号中国专利。如图2所示装在摇架壳体1内的动力源气囊2充气后开始工作,使加压杆3的上端面受力,加压杆3穿过皮辊座4沿导槽向下运动,下端面直接顶在皮辊轴上,因此,由气囊2产生的压力通过加压杆3直接作用在皮辊轴上,对皮辊9加压,皮辊9与对应的罗拉共同握持纱条实现牵伸。皮辊座4的U型槽用于握持皮辊轴,即是保证皮辊平行度的定位槽,其定位精度由加工工艺保证。皮辊轴可以在U型槽内上下移动,以通过加压杆3传递不同的压力。摇架开启时,为使皮辊轴不脱出U型槽,在皮辊座4的两侧装有弹簧卡簧5夹持皮辊轴,使皮辊9随摇架的开启共同运动。皮辊座4两侧开有通槽,因此可沿摇架壳体1底边的滑道前后移动,以便根据不同纱线品种要求调整隔距,调整后由半圆方颈螺栓7和法兰盘螺母6固紧在摇架壳体1上。动力源采用气缸代替气囊时,仅动力源形式改变,所述加压杆3以气缸活塞杆的形式起加压作用,其余各机构的结构和动作与采用气囊时相同。权利要求1.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的加压和握持装置,包括摇架壳体1,设于壳体1内、与压缩气源相连接的气缸或气囊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沿摇架壳体1移动且固定在壳体1上的皮辊座4,上端部穿过皮辊座4上顶端且与气缸或气囊2直接接触的加压杆3,固定在皮辊座4上、夹持皮辊9的弹簧卡簧5,固定皮辊座的螺栓7和螺母6,加压杆3的下端直接作用于皮辊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皮辊座4设有握持皮辊轴的U型定位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辊座4两侧开有通槽。专利摘要纺织工业中纺纱机械上使用的直接式气动加压摇架的加压和握持装置,包括摇架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气缸或气囊,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沿摇架壳体移动且固定在壳体上的皮辊座,上端部穿过皮辊座上顶端且与气缸或气囊直接接触、下端则直接作用于皮辊轴的加压杆,固定在皮辊座上、夹持皮辊轴的弹簧卡簧,固定皮辊座的螺栓和螺母。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加压力准确、均匀,整机各锭间压力分配误差小。由于加压杆只起加压作用,皮辊座只起握持皮辊保证平行度作用,避免了皮辊前冲等因素造成的对加压过程的影响。文档编号D01H5/52GK2551663SQ0226489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海, 顾海缤, 古义环 申请人:西安飞机工业上海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顾海缤古义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飞机工业上海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