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08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支撑轮,即支撑轮(1、2)及支撑轮(3、4),以及与所述两对支撑轮接触联接的纺杯杆(9),支撑轮(1、3)安装于轴(5)上,支撑轮(2、4)安装于另一根轴(6)上,支撑轮(1、2)沿轴线方向错开,同样,支撑轮(3、4)也沿轴线方向错开,从该两对支撑轮在与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来看,支撑轮(1、2)的外缘相交,同样,支撑轮(3、4)的外缘也相交,纺杯杆(9)就设置于沿轴线方向看外缘相交的两对支撑轮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相同的皮带作用力下,支撑轮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减小,磨损减轻,寿命延长。在支撑轮中心距不变和纺杯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支撑轮的转速降低,轴承的寿命得以延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中的一种纺纱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转杯纺纺杯的装置。技术背景如中国专利93117794.4,目前实际使用的最先进的转杯纺纺纱机纺杯的径向定位方法是将不带轴承的纺杯杆支承于能自由转动的两对支撑轮沿轴线方向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中。如图1所示。因为支撑轮直径是纺杯杆直径的8倍,所以支撑轮的转速只有纺杯实际转速的1/8。因此,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用不高的轴承转速可以实现很高的纺杯转速,大大降低了对轴承制造技术的要求,也大大地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尽管这种采用支撑轮的纺杯径向定位技术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经受了考验。但是,随着纺杯转速的进一步提高和降低生产成本要求的不断加强,用户和制造商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能延长支撑轮的使用寿命。统计和研究发现,支撑轮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纺杯杆给支撑轮表面的压力太大,造成支撑轮表面的磨损。中国专利93226408.5和01117495.1试图采用气浮轴承和磁浮轴承来取代支撑轮,从根本上解决支撑轮使用寿命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因为存在一些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它们近期还无法投入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于实用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其可减小纺杯杆对支撑轮表面的压力,降低支撑轮表面的磨损,从而延长支撑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实质就是采用减小支撑轮的中心距或加大支撑轮直径,使两支撑轮沿轴线方面错开,并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投影时两支撑轮的外缘相交,改变纺杯杆上所受到的三个作用力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在皮带压力P相同的条件下减小纺杯杆作用于支撑轮上的压力F。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支撑轮,以及与所述两对支撑轮接触联接的纺杯杆,所述的每对支撑轮中的两个支撑轮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轴上,所述的每对支撑轮中的两个支撑轮分别对应沿轴线方向错开,从该两对支撑轮在与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来看,所述每对支撑轮中的两个支撑轮外缘相交,所述纺杯杆就设置于沿轴线方向看外缘相交的两对支撑轮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上。所述两个楔形夹缝所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轴线平行,即该纺杯杆平行于所述轴线方向。所述支撑轮的设置位置关系可分这两种一种方式是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设置在同一个轴上;另一种方式是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轴上。本技术的优点是在相同的皮带作用力下,支撑轮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减小,磨损减轻,寿命延长。在支撑轮中心距不变和纺杯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支撑轮的转速降低,轴承的寿命得以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轴向平面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两支撑轮及纺杯杆在与轴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图4是如图3所示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两支撑轮及纺杯杆在与轴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图。图5是现有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受力分析图。图6是本技术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受力分析图。图7是本技术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8是本技术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如图1、2所示,现有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轮1、2、3、4,其中支撑轮1、3平行安装在轴5上,支撑轮2、4平行安装在轴6上,所述的支撑轮1、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支撑轮3、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轴5、6分别对应安置于轴承7、8中,一不带轴承的纺杯杆9支承于支撑轮1、2及支撑轮3、4沿轴线方向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中,所述纺杯杆9的一端固定纺杯10。所述支撑轮的直径为80毫米,所受的压力F=1.21P。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其主要将在现有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中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支撑轮1、2沿轴线方向错开,同样,支撑轮3、4也沿轴线方向错开。然后减小支撑轮的中心距或加大支撑轮的直径,从与两对支撑轮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投影来看,所述支撑轮1、2的外缘相交,同样,所述支撑轮3、4的外缘也相交。而纺杯杆9就放在沿轴线方向看外缘相交的两对支撑轮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上,由于该两个楔形夹缝所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轴线平行,即该纺杯杆9与所述轴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的直径被加大到100毫米,其所受到的压力F=0.75P,两者相比减少了38%以上。结合图5、6的受力分析图所示,现有的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与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的受力分析和比较中可见,随着角度α逐渐增大,支撑轮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支撑轮的磨损逐渐减轻的同时,纺杯杆所受到的左右方向的约束力也逐渐减小,这对保持纺杯的稳定不利,因此支撑轮的直径不能无限加大。结合支撑轮的材质的不同,α角的选取范围在25度到75度之间。图7是本技术中两对支撑轮沿轴线方向错开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由图中可见,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1、2或支撑轮3、4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即支撑轮1、4设置在不同的轴上。图8是本技术中两对支撑轮沿轴线方向错开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由图中可见,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1、2或支撑轮3、4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即支撑轮2、4都设置在同一个轴上。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有两个优点(1)两个支撑轮轴相同,便于制造、加工和维护;(2)两对错开的支撑轮在纺杯杆中部产生的弯矩可以相互抵消。当然,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利用减小支撑轮的中心距或加大支撑轮的直径,使沿轴线方向支撑轮的外缘相交,改变纺杯杆上所受到的三个作用力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在皮带压力P相同的条件下减小支撑轮所受到的压力F的装置,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支撑轮,即支撑轮(1、2)及支撑轮(3、4),以及与所述两对支撑轮接触联接的纺杯杆(9),所述的支撑轮(1、3)安装于轴(5)上,所述的支撑轮(2、4)安装于另一根轴(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1、2)沿轴线方向错开,同样,支撑轮(3、4)也沿轴线方向错开,从该两对支撑轮在与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来看,所述支撑轮(1、2)的外缘相交,同样,所述支撑轮(3、4)的外缘也相交,所述纺杯杆(9)就设置于沿轴线方向看外缘相交的两对支撑轮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楔形夹缝所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轴线平行,即该纺杯杆(9)平行于所述轴线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杯杆轴心与支撑轮轴心的连线与每对支撑轮的轴线平面所形成的角度α的范围在25度到75度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转杯纺纺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即支撑轮(2、4)设置在同一个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转杯纺纺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每对支撑轮中在前面的那个支撑轮,即支撑轮(1、4)设置在不同的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支撑轮,即支撑轮(1、2)及支撑轮(3、4),以及与所述两对支撑轮接触联接的纺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杯纺纺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支撑轮,即支撑轮(1、2)及支撑轮(3、4),以及与所述两对支撑轮接触联接的纺杯杆(9),所述的支撑轮(1、3)安装于轴(5)上,所述的支撑轮(2、4)安装于另一根轴(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1、2)沿轴线方向错开,同样,支撑轮(3、4)也沿轴线方向错开,从该两对支撑轮在与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来看,所述支撑轮(1、2)的外缘相交,同样,所述支撑轮(3、4)的外缘也相交,所述纺杯杆(9)就设置于沿轴线方向看外缘相交的两对支撑轮所形成的两个楔形夹缝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宏曾永齐李伟张飞周宋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