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95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包括滑动平台、壳体及设置于车架顶部的两个滑轨,两个滑轨纵向平行布置,两端分别与车架固定相连。滑动平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可沿滑轨的轴线方向前后水平滑动。所述壳体为底部开放的箱体,固定安装于滑动平台的上方。壳体的顶板部分向前伸出并向下弯曲形成弧形探沿,壳体的内部具有收纱通道,收纱通道的前端与外部相通。滑动平台的左前侧设有拔纱凸轮,拔纱凸轮位于收纱通道的正下方。弧形探沿的左侧底部设有压线弹簧,压线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将纱线压于定子上的压线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对纱线损伤小,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压线效果好,生产的连续性高,生产效率提高。

A pullout device for replacing the gauz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yarn pullout device for replacing the gauze tube, which includes a sliding platform, a shell and two slide rail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rame. The two slide rails are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in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two ends are fixed to the frame respectively. The slid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wo slide rails, and can slide horizontally along the axis of the slide rail. The shell is a box body with an open bottom, and is fixedly installed above the sliding platform. The top part of the shell extends forward and bent down to form an arc shaped probe edg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body has a yarn collecting channel,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yarn collecting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e left front side of the slid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drawing cam, and the yarn drawing cam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yarn collecting channel. A pressing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left side of the arc detection edg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pressing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essing bar which can press the yarn on the sta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mall damage to yar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time saving and labor, good pressure line effect, high production continuity and high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
技术介绍
纱线制成后需要在纺织设备将其缠绕于纱管上,纱线缠满纱管后,将满纱管从定子上取下,更换新的空纱管,并将取下后的满纱管与缠绕于定子上的纱线剪断,更换后的空纱管继续缠纱线,上述过程就是纱管的更换过程。纱管的更换通常采用人工更换,人工更换纱管,费事费力,换管速度慢,带来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目前,现有的拔纱机构需要用到一组两个拔纱轮辅助拔纱,一轮预松,一轮顺纱,根据纱支粗细的不同情况,存在很多情况下拔不出来的现象,对纱线损伤严重。为提高拔纱效率,减经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更换纱管时调节速度瞬间惯性,实现一次性拔出满纱管,需要设计一种更先进的拔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以解决对纱线损伤严重,容易造成定子与纱线分离,需要人工进行辅助,自动化程度低,工作连续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包括滑动平台、壳体及设置于车架顶部的两个滑轨,所述两个滑轨纵向平行布置,两端分别与车架固定相连。滑动平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可沿滑轨的轴线方向前后水平滑动。所述壳体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固定安装于滑动平台的上方。壳体的顶板部分向前伸出并向下弯曲形成弧形探沿,壳体的内部具有收纱通道,收纱通道的前端与外部相通。滑动平台的左前侧设有拔纱凸轮,拔纱凸轮位于收纱通道的正下方。弧形探沿的左侧底部设有压线弹簧,压线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将纱线压于定子上的压线杆。优选地,所述收纱通道是由壳体的内壁和设于壳体内的导向板配合形成的弯曲通道。在工作状态下,满纱管被拔纱凸轮拔起,由进纱口进入收纱通道滑行,并由壳体的底部落下。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右侧壁上开有连续的纱线槽,纱线槽由收纱通道前端口的左下角延伸至右侧壁的中部,所述纱线槽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优选地,所述滑动平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缸,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与车架的后侧相连,驱动滑动平台和壳体相对于车架前后滑动。优选地,滑动平台位于拔纱凸轮后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拔纱凸轮转动,电机的转速可调节。优选地,所述拔纱凸轮的主体部分嵌于壳体内,其两侧通过轴承安装于滑动平台上,拔纱凸轮的前侧部分伸出壳体前侧外部。优选地,拔纱凸轮由轮体及包裹体构成,所述包裹体套在轮体外侧且与轮体相连成一体,包裹体是由橡胶制成的多个凸起部首尾顺次相连构成的环形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拔纱凸轮采用柔性橡胶,对纱线损伤小,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设置的压线杆避免纱线与定子分离,生产的连续性高,生产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滑动平台及相关部件。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拔纱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3,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包括滑动平台1、壳体2及设置于车架顶部的两个滑轨3,所述两个滑轨3纵向水平平行布置,滑轨3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上端固定相连。滑动平台1的左右两侧,通过直线轴承分别与两个滑轨3滑动连接,滑动平台1可沿滑轨3的轴线方向前后水平滑动。所述壳体2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壳体2位于滑动平台1的上方,其下端与滑动平台1固定相连。所述滑动平台1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缸11,电动伸缩缸11的伸缩端与车架的后侧相连,电动伸缩缸11驱动滑动平台1和壳体2相对于车架前后滑动。壳体1的顶板部分向前伸出并向下弯曲形成弧形探沿21,弧形探沿21的左侧底部设有压线弹簧9,压线弹簧9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将纱线压于定子上的压线杆10。壳体1的内部具有收纱通道22,收纱通道22的前端与壳体2外部相通,满纱管可由收纱通道22的前端口进入收纱通道22,在收纱通道22内下滑,并从壳体2的底部落至收纱筐内。收纱通道22是由壳体2的内壁和设于壳体2内的导向板配合形成的弯曲通道,壳体2的前侧壁和右侧壁上开有连续的纱线槽23,纱线槽23由收纱通道22前端口的左下角延伸至壳体2的右侧壁的中部,所述纱线槽23由左向右的走势,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滑动平台1的左前侧安装有拔纱凸轮4,拔纱凸轮4位于收纱通道22的正下方,拔纱凸轮4的主体部分镶嵌于壳体2的内部。所述拔纱凸轮4的主体部分嵌于壳体2内,其两侧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滑动平台1上,拔纱凸轮4的前侧部分伸出壳体2前侧壁的外侧。拔纱凸轮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8,从动轮8与拔纱凸轮4同步转动,滑动平台1位于拔纱凸轮4后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转速可调节,电机5的动力输出点设置有主动轮6,主动轮6通过皮带7与从动轮8相连,从动轮8带动拔纱凸轮4一起转动,根据不同的纱支的粗细,通过电机转速的调节实现对调节拔纱凸轮4的转动速度调节,实现一次性惯性拔纱,不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在工作状态下,满纱管被拔纱凸轮拔起,由进纱口进入收纱通道向下滑行,并由壳体2的底部落下。拔纱凸轮4由轮体41及包裹体42构成,所述包裹体42套在轮体41外侧与轮体41相连成一体,包裹体42是由橡胶制成的三个凸起部421首尾顺次相连构成的环形体,每个凸起部421与其相邻的凸起部421之间为台阶结构。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包括滑动平台、壳体及设置于车架顶部的两个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轨纵向平行布置,两端分别与车架固定相连;滑动平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可沿滑轨的轴线方向前后水平滑动;所述壳体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固定安装于滑动平台的上方;壳体的顶板部分向前伸出并向下弯曲形成弧形探沿,壳体的内部具有收纱通道,收纱通道的前端与外部相通;滑动平台的左前侧设有拔纱凸轮,拔纱凸轮位于收纱通道的正下方;弧形探沿的左侧底部设有压线弹簧,压线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将纱线压于定子上的压线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包括滑动平台、壳体及设置于车架顶部的两个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轨纵向平行布置,两端分别与车架固定相连;滑动平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可沿滑轨的轴线方向前后水平滑动;所述壳体为底部敞口的箱体结构,固定安装于滑动平台的上方;壳体的顶板部分向前伸出并向下弯曲形成弧形探沿,壳体的内部具有收纱通道,收纱通道的前端与外部相通;滑动平台的左前侧设有拔纱凸轮,拔纱凸轮位于收纱通道的正下方;弧形探沿的左侧底部设有压线弹簧,压线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将纱线压于定子上的压线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纱通道是由壳体的内壁和设于壳体内的导向板配合形成的弯曲通道;在工作状态下,满纱管被拔纱凸轮拔起,由进纱口进入收纱通道滑行,并由壳体的底部落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纱管更换的拔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鸿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