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以空型芯套筒自动更换满粗纱管的装置的粗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67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粗纱机,其中利用短吊架轮系横向插入锭翼行来实现用空型芯套筒对满管的自动更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纱机,它具有一种以空型芯套筒自动更换满粗纱管的装置,而在该空型芯套筒上可实现粗纱管卷绕。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其中有两行锭翼,一行从一条前行退后形成后行,并且在其中通过导纱器或使用穿过锭翼的吊式走车轮系实现纱管更换。通常,粗纱机带有两行粗纺工位。通常分处于机器的两侧,工位通常被称为精纺站,在每一个站中,从位于一个与机器相接近的条筒区中的条筒中送达的纱条被纺成粗纱并绕在一个型芯套筒上形成一个纱管。在机器的每一侧有一行工位位于另一行类似工位的后方。在机架上,普遍的作法是为每一个这样的工位分别提供一个锭翼,由此粗纺机也可被称为粗纱机。锭翼通常与锭子排成一线并带有向下伸展的臂。它们可轴颈支承在在位于倒置的锭翼的扣孔边上的锭子的上方。从而使每一个锭翼的粗纱可以沿其中的一条臂向下通过并且可以在锭翼臂的下端,如一个偏向纱管的压指,被施加到纱管上。在粗纺操作中,能够穿过位于粗纱机顶部的牵伸架的纱条沿各个锭翼的前述臂经过到达安装在锭子上的型芯套筒上。因此,每一个锭子能接收一个空芯套筒,在套筒上绕成一个纱管并最终形成一个满管,该满管必须被移走并代之以一个空型芯套筒。锭子可以安装在能抬高或降低的锭轨上,从而在粗纺操作中可以将粗纱分送到各个纱管上。在典型的纱管更换操作中,锭架被关闭后,满管可以被提高,与依附于吊式走车轮系的吊架相遇,由此在锭子再次降低时将满管横送到吊架。当载有空型芯套管的吊架排成直线由比实现空芯套筒向锭子移送时,可提高锭轨。满管在吊式走车轮系上从工位移走,并在一个并非工位的位置,将满管从吊式走车轮系上移走并推入空型芯套筒以备下一次的纱管替换操作之用。在纱管从吊式走车轮系上移走和在其上安装型芯套筒的过程中,工位上在型芯套筒上绕成纱管。德国专利4229 296中,在纱管更换阶段吊式走车轮系被移置到一条可伸展通过一行锭翼的导轨上。为此,在粗纱机的锭翼头部下方和/或在锭轨下方,装有特殊的导纱部件,以便当锭翼旋转至相对于粗纺机纵轴的横向位置时,导纱部件形成导轨。其结果是在花费大量时间的操作中,轮系通过锭翼作相对较长的移动。另一种在纺织机中更换粗纱管的方法如EP 0311 862 B1中所述,其中带有纱管的托架移置到一条沿机器伸延的吊轨上。在这类装置的一种结构中,每一个满管托架被移置在分离的两条轨道的一条中,同时载有半满管的托架在位于头两条轨道之间的另一轨道上传送。这里同样出现满管更换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而与在各个托架中的半满管的协调运动所需的特殊构造无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机的改良结构,它带有自动更换粗纱管的装置,从而缩短锭翼行中满管的运行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采用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来缩短纱管更替操作中满管在锭翼行中的运行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粗纱机,其中矫正3现存装置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些目的以及其它在下文将呈现出的目的通过提供吊式走车轮系来实现,从而每一个吊式走车轮系均可在仅两个锭翼中相对粗纱机的纵向量纲横向移置,其中,两个锭翼即,一个后行锭翼和一个前行而来的锭翼。这保证这一优势,即在纱管更换中吊式走车轮系进出锭翼行的时间被有效地缩短了。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粗纱机可以包括两行粗纺工位,每一工位装有一个锭翼,其中两行锭翼依粗纱机的纵向延伸,并且一种用于用空型芯套筒自动更换满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各个就纵方向来说横向延伸穿过由两行锭翼中每行仅出一个锭翼形成的各对锭翼的导纱器,和一种按纵向的横向在每一导纱器上移置的各自的吊式走车轮系,该轮系具有若干吊式走车,每一走车上分别装有一个吊架,用于有选择地从中吊起一个满管和一个空型芯套筒,以及联结装置,用于将各个轮系的走车联结起来,从而使每一个轮系只在各对锭翼中在各自的导纱器上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吊式走车轮系由刚性杆或轨道组成,在刚性杆或轨道上衔接纱管和纱芯套筒的吊架向下方延伸。这些杆或轨道可被插入一对锭翼,在典型的双行粗纺机中,每对锭翼沿相对粗纱机纵向的斜向与另一对锭翼纵向偏离,典型的双行粗纱机即至少在一侧具有两行锭翼,但最好是在两侧均有两行锭翼的粗纱机。因此刚性轨可以被移置到由位于锭翼之间的支撑部件形成的导纱器上。导纱器也可以是前述轨道的一个伸缩结构的一部分。轨道在倾斜于粗纱机纵向的方向上形成吊式走车轮系,它的运动可能造成与粗纱机横向延伸的中间支座相撞。为了避免这一潜在碰撞,可以在中间支座上安装相应的保险装置或使它们与纵向度量相倾斜取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该吊式走车轮系属于水平灵活的轮系,其中独立的部件与其它部件关节铰接,并在轨道中被引导。这些轨道可以具有与尺度成某一斜角的多部分。这些轨道部分可在锭翼内绕水平或垂直轴线摆动到位。采用灵活铰接的吊式走车轮系,导纱器可以转动角度,并且吊式走车轮系可以绕导纱器内的角度弯曲。当每一个锭翼的一个锭翼臂上安装上一个压指并可以安装一个压指板时,压指板可以带有一个偏转导板用以保护位于压指板上的粗纱,使其避免在导入锭翼行中时与空纱芯套筒接触。由此,可以避免在压指板外侧运行的粗纱被损伤或撕裂以至粗纱自动应用到新装的空纱芯套筒的运作无法进行的危险。偏转导板防止空套管与压指板上的粗纱接触。偏转导板特别适用于横向插入的较短的吊式走车轮系和最多有两个空套筒每个与一个偏轻表面接合的吊式走车轮系。由于锭翼静止处于以偏转方向发生钞管移置的位置上,需要为每一个后锭翼的压指板提供一个偏转导板。前锭翼的压指最好用落下的满管压离。当然,前锭翼的压指也可装配一个偏转导板。这减少了必需的不同部件的数目并保证前锭翼的压指背离未在其上卷绕的套筒向内摆动。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中更加明显,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幅带有角度的导轨的粗纱机的两个区段的平面视图;图2是一幅具有直刚性导轨的粗纱两个区段的平面视图;图3是一幅部分切除的粗纱机的局部侧视图;图4是图3中沿线IV-IV的一个剖面图;图5是吊式走车轮系的刚性系统的侧视图,其中部分被切除;图6a至图61是关于一个偏角系统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满管更换装置的平面图;图7和图8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一个带有压指和偏转导板的锭翼的侧视图,同时图示3一个空纱芯套筒;图10是关于一个带有偏转导板的压指的侧视图,其中部分被切除;图11是关于带有平面图的一个压指板的两条锭翼臂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有两个锭翼正处于运作中的装置的平面图,两个锭翼即内行中的一个锭翼和外行中的一个锭翼。本申请中我用吊式走车轮系来代表一排靠附于其后继部分吊式走车的吊架,吊式走车可相互铰接,并且如果需要,还可用与走车枢轴连接的联结部件进行互联。尽管如此,我还使用“轮系”一词代表靠附于一刚性的构件的一排吊架,该刚性构件可如已描述过的那样在一伸缩装置上被引导,或在分开分布或沿该刚性件路径分布的支座上引导,在此定义为“轨道”,本例中,轮系指吊架轮系,即一组共同移置的吊架。尽管在后面的例子中单个走车无法被分辨出来,支撑若干吊架的刚性轨的每一区域实际上是与其它走车刚性联接并形成该轨道或杆各部分的走车。结果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出带有如下所述支撑它们的轮子以及安有单独的吊架的单个走车,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吊架可以沿一刚性构件分开分布,本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纱机,它包括两行粗纺工位,每一工位均装有一个锭翼,两行上述锭翼沿粗纺机的纵向伸展,以及一种用空型芯套筒自动更换满管的装置,上述装置包括:各个相对于上述纵方向横向延伸展过各对锭翼的导向器,该锭翼对由上述两行锭翼的每个的仅一个锭翼构成,以及位于各条上述导向器上,相对于上述纵方向可横向移动的各个吊式走车轮系,它包括:若干吊架,每一吊架均可有选择地吊挂一个满管和一个空型芯套筒,和令各条轨道上的吊式轮系仅在各对锭翼中移动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粗纱机,其中每个上述吊式轮系均为一个可横向活动的吊车走车轮系,包括若干吊式走车,每一吊式走车装配一个上述吊架,以及用于铰合到走车上并与其互联的联结构件,每一上述导向器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且各轮系以一定角度相对于各导向器弯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H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青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