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纤维束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定位框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47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纺纱机中一对相邻纺纱台的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定位框架,每个拉伸装置带有将纤维束传送到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所述框架包括两对承座,用来容纳两根轴,并使它们保持平行和相互隔开;两个相邻纺纱台中拉伸装置的压力罗拉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可旋转地安装在轴上;一作用在轴上的纵向臂,可使同一个纺纱台中的压力罗拉保持纵向对齐;和横向臂,用来使两个相邻纺纱台的传送皮带分别与同压力罗拉一起旋转的环形齿轮(25,26)保持对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纺织纤维束的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定位框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领域为有若干相邻纺纱台(未示出)的纺纱机,在每个纺纱台中有与热压预缩装置相联的拉伸装置,用来将粗纱或纺织纤维束转变成加捻纱。附图说明图1是纺纱机中纺纱台的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局部断面侧视图,其中纺纱机包括若干在一个方向上并排布置的纺纱台(未示出),该方向在此定义为横向。参考图1,纤维或粗纱束1被送到拉伸装置2上,拉伸装置通常包含三对罗拉件,可以渐增的线速度拉伸粗纱使其逐渐变细。在拉伸装置2中,第一对罗拉3、4以受控的线速度引入粗纱。罗拉4按箭头A方向旋转,反向的上罗拉3在上支座5上可自由旋转以便与罗拉4一起压紧放在它们之间的粗纱。拉伸装置的第二对组件包含皮带6、7,其中的下皮带6由马达驱动罗拉8驱使作循环运动,其线速度大于第一对罗拉3、4的输出速度,上皮带7环绕装在上支座5上的惰罗拉9和导杆10。第三对拉伸件包含下罗拉11和压在其上的上惰罗拉12,下罗拉11的线速度大于第二对拉伸件的线速度。接着,在拉伸装置2输出的粗纱送去加捻之前,先送到布置在拉伸装置下游的热压预缩装置13中。热压预缩装置13包含与吸气源相连的并为若干个并排布置的纺纱台所共有的下固定管14;每个纺纱台中的固定管14带有布置在粗纱通道上沿粗纱前进方向的吸入狭缝15。最好是由柔软纺织材料的移动环构成的过滤元件16以较宽的边盖住相应的狭缝15,并可在上压力罗拉19的作用下环绕固定管14回转,弹性材料制成的压力罗拉19将粗纱压紧在过滤环16上。过滤环16的路径由管子14的上表面和导杆17限定,导杆17装有回弹元件18使过滤环16保持在绷紧状态。由于吸入作用,构成粗纱1的纤维被拉入狭缝15,然后在过滤表面16上被挤到一起并受到横向压缩。从热压预缩装置上输出的细线以大家都了解的方式送至高速旋转的锭子(布置在下游且未示出)进行缠绕。旋转的锭子拉入拉伸装置提供的细线,并驱使钢丝圈在纺纱钢环的圆形轨道上运行从而使纤维围绕线轴产生捻绕;罗拉19施加的压力可以防止锭子产生的捻绕从细线被罗拉19释放的位置向上游扩展。压力罗拉19由拉伸装置的最后一个压力罗拉12通过传送皮带20驱使旋转。压力罗拉19的外圆周速度比罗拉11、12的略大,以确保粗纱在通过吸入狭缝的区段不会太松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确保轴的位置正确,拉伸装置最后一对组件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在该轴上旋转。特别希望能保持上述压力罗拉轴的正确间距并使它们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使皮带保持正确的平直状态,皮带将拉伸装置最后一个压力罗拉的旋转传递到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权利要求1所定义特征的装置可以实现这些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加以限定。通过对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变得很清楚,可以参考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给出的附图,其中图1是已知纺纱台中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局部剖面的侧视立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纺纱台装备有定位框架的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局部剖面的侧视立面图;图3是从下往上看的分解透视图,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框架;图4是从下往上看的透视图,示出在装配好状态下的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图5是装配有保护盖的框架侧视立面图;图6是沿图5中箭头VI从上面向下看去的视图;图7是装配有清洁罗拉的框架侧视立面图;图8是沿图7中箭头VIII的方向从上往下看的视图。图2中所示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布置可以被认为是大家都知道的。下面将只详细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具有特殊重要性和影响的元件。对于未加详细说明的零件和元件的构造,可以参考本说明书介绍部分中所描述类型的解决方案,或是参考任何已知的纺纱台。参考图2、5和6,在两个相邻的纺纱台中,压力罗拉12和19通过滚动轴承(为简明起见未示出)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应轴21、22的一端,在轴21、22的另一端装有相邻纺纱台同样的压力罗拉12、19。更详细地说,压力罗拉12、19紧密地安装到圆柱形元件23、24上,其中圆柱形元件23、24固定在上述轴承外滚圈上以便可以旋转。纺纱台拉伸装置的最后一个压力罗拉12通过有齿皮带20驱使热压预缩装置的相邻压力罗拉19旋转,其中有齿皮带20绕在固定于圆柱形元件23、24的环形齿轮25、26上,环形齿轮25、26也可以与圆柱形元件23、24整体制成。轴21、22安装在定位框架中,它通常标记为27(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框架27包括由模制塑胶材料制成的主体28,它具有相对于纵向垂直中间平面对称的结构。在图3中单独示出的主体28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要有两对相对的侧承座29、30用来容纳轴21、22,一个上表面31用来安装保护盖或清洁罗拉(将在下面作进一步解释),以及一个下表面32用来安装多功能定位元件40。侧面承座29、30的形状为倒U形凹口,成对平齐的侧面承座平行于水平的横向轴线(垂直于细线前进的方向)。在优选实施例中,承座29、30加工成相应于轴21、22的宽度,以便能以微小间隙或最小过盈来容纳轴。在主体28的上表面31中有一对圆孔33(图5和6)用来容纳对应的销轴35,销轴35从基本上是矩形的上盖34上突出来。上盖34的大小应可以在两个相邻纺纱台的各自狭缝15上方盖住两个罗拉12和19之间的区域,以减少纺纱机器运转时吸入狭缝中的灰尘数量。另一种方法是,如图7和8所示,圆孔33可以用来在定位框架27上可释放地安装类似托架的装置36,它从主体28的上表面31上垂直地延伸以便支撑清洁罗拉37,清洁罗拉37与同一个纺纱台的两个压力罗拉12和19的顶部接合并跨接在上面。用海绵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清洁罗拉37可以自由旋转,并被迫在压力罗拉12和19的上部滚动以保持它们的清洁。塑料主体28的上表面31向前延伸形成拱形的附属部分31a以盖住和保护两个相邻纺纱台中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19,并防止纤维在橡胶罗拉19上形成缠绕。在所示实施例中,销轴35和圆孔33构成了快速的压入式接合元件,但是也可以用其它不同的易拆卸连接方式来代替,比如用螺纹连接的型式。在主体28的下表面32中央有一个面对纤维束的螺纹孔38,用来将十字形的刚性多功能元件40通过锥头固定螺丝39固定到框架27上;在十字形元件40的中心位置上带有一个向上变细的圆锥孔座41,用来容纳螺丝39的头部。在图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十字形元件40带有第一对相对且平直的纵向臂42,其端部42a做成可以与轴21、22的较小直径中间部分21a、22a接合(图4),以便将这些轴保持在正确的横向位置上,从而使两个纺纱台中的罗拉12、19对中布置在被热压预缩细线的通道上。纵向臂42的端部42a最好在底面斜切,其方向基本上与轴21和22的中间部分21a、22a的表面相切。在图4中可以看到,纵向臂42沿纵向延伸,所以在装配或维护过程中,当框架27从纺纱机器上拆卸下来时,纵向臂42的端部可以防止轴21和22从承座29和30上意外滑脱。十字形元件40带有第二对横向臂43,横向延伸并越过有齿皮带20,所以皮带的下面一段20a伸展到对应的部分臂43a中,这部分臂的厚度减少形成侧肩表面,使每根皮带保持正确准直以与环形齿轮25和26啮合。厚度减小的部分臂43a的表面最好是光滑和圆的,以降低皮带产生的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纺纱机中一对相邻纺纱台的拉伸和热压预缩装置的定位框架,其中每个纺纱台装备有与热压预缩装置相联的拉伸装置,用来拉伸和热压预缩纺织纤维束,而且每个拉伸装置带有将纤维束传送到所述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12),并通过传送皮带(20)使所述热压预缩装置的压力罗拉(19)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 两对承座(29、30),用来容纳两根轴(21、22)并使它们保持平行和相互隔开,两个相邻纺纱台中所述拉伸装置的所述压力罗拉(12)和所述热压预缩装置的所述压力罗拉(19)可旋转地固定在轴上; 第一纵向定位装置(42、42a),纵向分开布置并作用在所述轴(21、22)上,以便使同一个纺纱台中的所述压力罗拉(12、19)保持纵向对齐,和 第二横向定位装置(43、43a),横向分开布置可用来使两个相邻纺纱台的所述两条传送皮带(20)分别与同所述压力罗拉一起旋转的环形齿轮(25、26)保持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卡莫兹
申请(专利权)人:马尔佐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