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束集束装置和纺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23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收集由纺纱机的牵伸部分牵伸的纤维束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设置在该牵伸部分的最后的输出罗拉对的下游上并且装备有一夹持罗拉的输出部分;一具有一滑动表面的抽吸部分的,该滑动表面装备有一设置成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朝向该输出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延伸的抽吸孔  ;和一构成该输出部分并且与该滑动表面接触滑动的透气皮圈,该抽吸部分具有多个分别对应多个锭子单元的而形成的抽吸孔,多个抽吸孔与一共同的导管相连,该导管通过多个抽吸装置保持在一负压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和纺纱机,更具体说涉及一种例如在一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牵伸部分)的下游侧上设置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该纤维束集束装置适于收集由该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并涉及装备有该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技术介绍
图7示出一公开的装备有这样的类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纺纱机的实例(例如JP2000-73224A)。一种纺纱机在该机器底部的两侧上装备多个纺纱站71,该纤维束集束装置装备有具有多个抽吸缝隙(抽吸孔)的抽吸型面72和73,该抽吸缝隙对应该纺纱站71设置,该抽吸缝隙对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施加抽吸作用。该抽吸型面72和73通过抽吸管74和75分别连接到抽吸装置76和77。每个抽吸装置76和77装备有一由马达78驱动的风机79。在这个纤维束集束装置中,该抽吸装置76和77分别设置用于一固定数目的纺纱站71,使得作用在该单个的纺纱站71的抽吸缝隙上的抽吸压力差被降低,从而易于降低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质量误差到一许可的水平。此外,根据JP2000-73224A,为了检测真空状态和纱线质量,压力测量装置分别设置用于该抽吸管74和75,在发生错误操作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停止相应的机器部分的操作。与通过一单一的产生真空的风机使所有的纺纱站共用的抽吸通道保持在一真空状态的并且纤维束集束装置连接到这个抽吸通道上的结构相比,在JP2000-73224A中公开的装置中,容易降低每个纺纱站71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质量误差到一许可的水平。然而,用于赋予成组的纺纱站71的每一个的抽吸型面72,73抽吸作用的抽吸装置76,77的数目限制为一个,以至于当一个抽吸装置状态不好时,对于分配给该抽吸装置的抽吸型面没有产生任何抽吸作用。因此,当继续纺纱时,在由纺纱站71在无抽吸作用下获得的纱线和在抽吸作用下由该纺纱站71获得的纱线的质量误差超出了许可限度。根据上述的出版物,上述的问题通过设置分别用于该抽吸管74和75的压力测量装置并且在错误操作时停止相应的机器部分,来解决上述的问题。然而该出版物没有提到用于停止相应的机器部分的机构。此外,当纺纱机不是所谓的单一锭子驱动类型时,提供的用于停止相应的机器部分的机构将导致为相当复杂的机构,这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成本的增加。此外,在JP2000-73224A所公开的装置中,单一的抽吸管74,75连接到抽吸型面72,73上,每个抽吸型面72,73对应8个纺纱站71。随着从一个抽吸型面72,73接收抽吸作用的纺纱站71数目的增加,在更加靠近该抽吸管74,75的纺纱站71和远离该抽吸管74,75的纺纱站71之间的抽吸作用误差增加。因此,质量偏差倾向于在由不同纺纱站71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中产生。在JP200073224A的装置中,该抽吸管74和75直接连接到该抽吸装置76和77,难于使得增加连接到该抽吸装置76,77上的抽吸管74,75的数目以便使接收来自一个抽吸型面72,73的抽吸作用的纺纱站71的数目减少。此外通过增加抽吸装置的数目而不增加连接到一个抽吸装置上的抽吸管的数目以解决抽吸管数目的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进行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为一纺纱机设置一纤维束集束装置,在该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即使当在任何抽吸装置中产生异常时,也可以将由锭子单元(纺纱站)在抽吸装置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和由其它锭子单元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之间的质量误差保持在一许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收集由一纺纱机的牵伸部分牵伸的纤维束设置一纤维束集束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设置在一牵伸部分的最后的输出罗拉对的下游侧上并且装备有一夹持罗拉的输出部分;一具有一滑动表面的抽吸部分,该滑动表面装备有设置成使得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朝向该输出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延伸的抽吸孔;和一构成该输出部分并且在接触该滑动表面的同时旋转的透气皮圈,该抽吸部分具有多个抽吸孔,该抽吸孔分别对应多个锭子单元形成,多个抽吸孔与一公共的导管连通,该导管通过多个抽吸装置保持在负压状态。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多个该抽吸部分的抽吸孔中由于导管中的负压,产生了抽吸作用。该导管通过多个抽吸装置保持在负压下,以便,即使一些抽吸装置失常并且被停止,也可以由于其它的抽吸装置产生负压而可以在许可范围内保持通过纺制获得的纱线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抽吸装置和导管的结构的简示平面视图;图2是示出一牵伸装置和一纤维束集束装置的部分截面简示侧视图;图3是示出抽吸部分和下夹持罗拉的关系的部分简示图;图4a是从纤维束运动方向的前侧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部分简示图;图4b是一旋转轴的前部视图;图5是图2的部分放大视图;图6是一连接管的部分透视图;和图7是一常规装置的简示平面视图。优选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示出纤维束集束装置,抽吸装置,和抽吸部分的关系的简示平面视图,图2是示出一牵伸装置的一个侧面上的部分截面简示侧视图。图3是该牵伸装置的部分简示图,同时省去了上罗拉侧,示出了该纤维束集束装置的抽吸部分和下夹持罗拉之间的关系。图4a是在一夹持点沿纤维抽出方向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简示图(从关于纤维束在该牵伸装置中移动的方向前侧看去)。如图2所示,作为一牵伸部分的牵伸装置11是一装有一前部下罗拉12,一中间下罗拉13和一后部下罗拉14的三排结构。该前部下罗拉12支撑在一预定位置,相应于构成一机器底部机架的一罗拉支座15,该中间下罗拉和后部下罗拉13和14通过紧固到该罗拉支座15中的支架13a和14a的中间部分支撑,以便允许沿纵向方向调整位置。该支架13a和14a通过穿入一形成在该罗拉支座15中的细长孔中的螺栓和螺母(没有全部示出)紧固到预定位置。一下皮圈16围绕一下张紧器17和中间下罗拉13卷绕。通过该上罗拉支撑元件的中间部分,一前部上罗拉19,中间上罗拉29和一后部上罗拉21,在相应该前部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和后部下罗拉14的位置处被一重量臂18支撑。每个上罗拉19-21支撑在两个锭子单元中。该前部下罗拉12和前部上罗拉19构成该牵伸装置11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在该重量臂18上,设有一杠杆18a以便可旋转到一压力位置和一释放位置。在杠杆18a设置在杠杆18a靠在图2示出的重量臂18的框架18b上的压力位置的情况中,保持一由该重量臂18支撑的上罗拉19-21处于压向该下罗拉12,13和14的压力位置(纺纱位置)的锁止状态。在该杠杆18a已经从图2示出的位置转到上面的情况下,取消了锁止状态。如图2所示,一纤维束集束装置30设置在该牵伸装置11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该纤维束集束装置30装备有一输送部分31,作为抽吸部分S的抽吸管32和33,和一作为透气元件的透气皮圈34。该输送部分31包括在一旋转轴35上形成的下夹持罗拉35a,该旋转轴35平行于该前部下罗拉12设置,该输送部分还包括一通过该透气皮圈34的中间部分压靠在该下夹持罗拉35a上的上夹持罗拉31a。如图4a所示,在这个实施例的纤维束集束装置30中,在每两个锭子中类似牵伸装置11的上罗拉19-21的上夹持罗拉31a,通过一支撑元件36(在图2和5中)的中间部分由该重量臂18支撑。注意到,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支撑元件36与该前部上罗拉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勉药司诚河合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