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纱机上的接头方法以及纺纱装置和纺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4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气纺纱机(1)的纺纱装置上的接头方法,    其中,通过并条机(4)将抽成纱线厚度的纤维带(14)供应给所述纺纱装置(5),在输入侧的机械加捻保持机构(53)和纺纱锥(25)之间,通过纺纱喷嘴机构产生旋转流,该纺纱喷嘴机构收集形成自由纤维端的纤维并对它们进行卷绕,从而绕不参与旋转且已结合的纤维形成真捻,且拉动由所述纤维带(14)如此形成的纱线(26)通过所述中空纺纱锥(25),    其中,为了进行接头而使用辅线(30),首先通过其自由端将该辅线穿入所述纺纱装置(5)中,接着将其拉动穿过所述纺纱锥(25),    其中,接着在不参与扭转的连续辅线(30)上进行接头,将所述纤维带(14)的纤维供给至所述辅线(30)并卷绕在其周围,并且    其中,引导出正进行退绕的辅线(30),在经过辅线端部之后,分离没有辅线的新纺成纱线(26),并通过线结或捻接将其连接至上纱线(38)的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喷气纺纱机上的接头方法以 及用于实现该接头方法的纺纱装置和喷气纺纱机。
技术介绍
喷气纺纱机通常包括纺纱装置,从并条机向所述纺纱装置供应抽成 纤维束的纤维带。纤维带行进穿过纺纱喷嘴,在该纺纱喷嘴中,纤维带 受到旋涡气流的作用,从而形成真扭或真捻。在紡纱喷嘴下游定位有中 空的纺纱锥,纤维带穿过该纺纱锥以纱线的形式从出口开口拉出,然后 以上纱线的形式缠绕到巻绕筒子上。DE 3611050 Al描述了一种纺纱单元,其旨在生产用作加捻用供给筒 子的筒子。基本上未加捻的纱线成分被巻绕到供给筒子上。为了进行接 头,分别从辅助筒子拉出两根辅线。借助于线夹将辅线的末端传送给抽 吸装置,接着通过线夹将其放在构造为一对辊的抽出机构中,然后将其 放入假捻机构中,最后从侧边放入并条机的一对退绕辊内。被致动的假 捻机构使辅线受到假捻作用。辅线逆着纱线行进方向将假捻传送给并条 机的退绕辊。为了进行接头,从并条机将纤维股分别供给至行进的辅线 上。此时使辅线和分别供给至其上的纤维股一起通过假捻机构从并条机 的退绕辊至假捻机构形成假捻。DE 3611050 Al的纺纱单元不适于形成真 捻纺线。根据DE 3611050 Al的公开,在使用与加捻保持机构和中空纺 纱锥一起运行的喷气纺纱装置时,不能从侧面插进辅线。EP 1 072 702 A2中描述了一种作为现有技术的喷气纺纱机,在该喷 气纺纱机中,在启动期间或断线时,通过输送臂将上纱线的端部输送到 设计成锭子的纺纱锥的幵口附近。上纱线从该处沿着与纱线输送侧相反 的方向行进通过纺纱锥和纺纱喷嘴而被吸入抽吸元件中。输送侧上的从并条机退出的纤维束也被吸入抽吸元件并与上纱线相互巻绕。然后将相 互巻绕的这两根线吸入到纺纱喷嘴中以进行连接。在该方法中,上纱线 必须沿与纺纱操作相反的方向从纺纱装置前进到抽吸元件。在该接线操 作的准备阶段,会频繁出错,从而妨碍线连接的形成,甚至阻碍了线连 接的形成。另一缺点是包含上纱线和线束之间连接的线部分明显比其余 纱线粗。这种粗节在诸如机织物的最终产品中具有破坏性影响,因而是 一种质量缺陷。除了接线过程经常不成功的缺点以外,还很难控制形成 捻接头的纱线部分的长度。不能确保捻接头的长度基本相同。为了克服这些问题,EP 1 072 702 A2提出了一种用于另选接头方法 的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具有纺纱锥,紡纱锥具有靠近顶端的接头喷嘴 并具有轴向延伸的纺线通道,纺线通过该通道被拉出。纺线通道以阶梯 方式朝其线出口侧变宽。这些接头喷嘴用于通过供应的压縮空气而在纺 纱锥中产生旋涡气流,通过该旋涡气流在纺纱锥的顶端处形成降低的压 力。若压縮空气作用在传统的纺纱喷嘴上,并且还作用在布置在纺纱锥 内位于纺纱喷嘴下游的接头喷嘴上,则由并条机供应的纤维束首先受到 旋转流的作用并被输送至位于纺纱锥顶端处的纺线通道的嘴部。由于通 过被致动的接头喷嘴在该处产生了降低的压力,纤维束被吸入纺线通道 中,在穿过接头喷嘴时受到逆着纺纱喷嘴旋转的旋转流作用,并在向外 流动的压縮空气的作用下被输送到线出口端。在连接期间,接头喷嘴短 暂地为纤维束提供假捻。 一旦纱线已到达布置在纺纱锥下游的送出辊并 被夹持在该处,就使接头喷嘴停止工作,然后纺织具有真捻的正常线。 切掉纺成有假捻的线部分,然后通过捻接装置将新纺成的纱线的端部连 接到从巻绕筒子抽出的上纱线的端部。因而,在接头过程期间可将纤维束的末端吸入到纺纱锥中,纺线通 道的嘴部的孔径至少为例如直径为1 mm。孔径的这一限制必然导致影响 纱线特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缺陷。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的纺纱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3的喷气纺纱机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能使接头线的引线简单,并减小了不成功的接头尝试次数。 可更好地影响纱线性质。若选择捻接连接,则在成品纱线中仅留有与纱 线实际上相同的捻接连接,从而不会降低成品的质量。若辅线就其特征而言不同于其余的线,则可选择辅线,以通过其实 现更好的引线。特别合适的是比其余的线更硬且/或更光滑的辅线。辅线 比其余的线更结实或更细也是有利的。相比于在进行接头之前逆着纺纱操作期间的正常纱线行进方向将上 纱线端部引入纺纱装置的方法,辅线的使用在插入方面有显著改善。具 体地说,如果不是仅沿纺纱操作期间纱线的正常行进方向弓i入纤维束, 而是在进行接头之前使用辅线,就会有改善。为了减少接头时产生的故障,分两个阶段将辅线引入纺纱装置。在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通过射流将辅线引入纺纱喷嘴机构前方的纤 维带通道中,在第二阶段中通过在纺纱锥上作用降低的压力而将辅线引 入纺纱锥中。为了引入辅线,使纺纱喷嘴机构和纺纱锥暂时彼此分开, 使得可以在纺纱喷嘴机构和纺纱锥之间手动抓住辅线。这使得可以以简 单方式基本上手动地实现引线。不过也可以使该处理自动化,至少是部 分自动化。若在接头期间调节接头速度(该接头速度比正常纺纱操作期间的速 度低),则可降低接头过程中产生中断的风险。若纺纱装置具有用于暂时夹持上纱线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用于暂时夹 持辅线的第二夹持机构,就可以方便地准备线头的捻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优选是这样一种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辅线和随后新纺成的纱线。所述纺纱装置优选具有以下部件用于储存所述辅线和新纺成纱线的储存机构、用于使所述辅线和所 述纱线分开的分开装置以及用于将新纺成纱线连接至上纱线的捻接机 构。这些部件可以固定地设置在喷气纺纱机的纺纱站处。可选的是,在喷气纺纱机处有多个纺纱站的情况下,可将所述部件专门布置在至少一 个可沿喷气纺纱机的纺纱装置移位的操作滑架处。因而可降低构造喷气 纺纱机的费用。可在所述操作滑架处有利地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暂时夹持辅线的夹持 机构。附图说明以下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喷气纺纱机的简化图2相比于图1以放大的局部剖视简化图示出了具有上游并条机的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装置;图3示出了位于引线位置的分开的纺纱装置; 图4示出了穿有辅线的图3的纺纱装置;图5以侧视图示出了捻接过程之前具有操作滑架的纺纱站的示意图6示出了捻接过程之后的图5的纺纱站;图7示出了正常纺纱操作中图5的纺纱站;图8以侧视图示出了纺纱站的示意图,其中捻接机构和储线机构处 于正常纺纱操作中;图9示出了在接头过程中,捻接过程之前的图8的纺纱站; 图10示出了捻接过程中图8的纺纱站。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示出的喷气纺纱机1具有多个并排成行布置的纺纱站2。各 个纺纱站2包括纤维带源3 (其例如可构造成纺纱罐)、并条机4、纺纱 装置5、 一对送出辊6、清纱器7、纱线传送机构8和构造成交叉巻绕筒 子9的巻绕筒子。沿纺纱站2在杆11、 12上引导操作滑架10。在喷气纺 纱机的一端设有驱动单元13。图2示出了后面有着纺纱装置5的并条机以及纤维的通过。从纤维带源3抽出的纤维带14被设置成供给辊的成对的上辊15和下辊15A抽 入,并通过成对的上辊16和下辊16A、上辊17和下辊17A、上辊18和 下辊18A拉动。在纺纱装置5的第一部件中设有镊状加捻保持机构53和 纺纱喷嘴机构19。喷嘴20、 21通过线路22与压縮空气源23相连。流出 喷嘴20、 21的空气产生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魏德赫尔穆特·福伊尔洛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