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042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构成,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和第二调速盘构成,第一调速盘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第二调速盘套设在第一调速盘的台阶外侧并通过螺纹结构与台阶连接,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与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三角胶带设置在间隙内。拆除固定螺钉后转动第二调速盘,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轴向间距改变,梯形间隙宽度变化,三角胶带发生径向位移,改变了带轮副的节径。实现转速调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并条机,特别涉及并条机中出条罗拉与圈条器之间的张力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并条机出条罗拉与圈条器之间的张力通过调节圈条器的转速来实现,而圈条器与带轮和三角胶带连接,通过调换不同直径的带轮来实现转速调节,因此,如需要更大的张力调节范围,就需要更多的带轮,这样就既增加了产品成本,又不方便操作及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并条机出条罗拉与圈条器之间的张力通过调节圈条器的转速来实现,而圈条器与带轮和三角胶带连接,通过调换不同直径的带轮来实现转速调节,因此,如需要更大的张力调节范围,就需要更多的带轮,这样就既增加了产品成本,又不方便操作及管理。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所述的这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构成,其中,所述的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和一个第二调速盘构成,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轴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二调速盘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外侧,所述的第二调速盘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连接,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半径相等,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的固定螺钉均设置在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中的螺钉孔中并垂直于第二调速盘和第一调速盘的圆周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面与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面之间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所述的三角胶带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的三角胶带设置在所述的间隙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三角胶带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的间隙的截面形状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六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调速盘中部的轴连接孔中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键与所述的转轴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拆除连接第二调速盘和第一调速盘的固定螺钉,转动第二调速盘,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之间通过螺纹结构改变间距,从而使得截面呈梯形的间隙的宽度发生变化,使三角胶带在径向发生位移,改变了此带轮副的节径。具体的,当转动第二调速盘一周,可使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之间发生轴向位移1.5毫米,从而使带轮副的节径发生4.9毫米的变化值;当然,在一周中又可等分为六等分,即第二调速盘每转过六十度,可使带轮副的节径发生0.81毫米的变化,从而保证最合理的转速调节。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通过可调节节径的带轮副,利用三角胶带传动实现转速调节,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调节并条机中出条罗拉与圈条器之间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3构成,其中,所述的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1和一个第二调速盘2构成,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中部设置有轴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台阶外侧,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通过螺纹结构5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台阶连接,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半径相等,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4连接固定,所述的固定螺钉4均设置在第二调速盘2与第一调速盘中1的螺钉孔中并垂直于第二调速盘2和第一调速盘1的圆周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面与第二调速盘2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面之间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所述的三角胶带3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的三角胶带3设置在所述的间隙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三角胶带3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的间隙的截面形状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调速盘2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通过六个固定螺钉4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中部的轴连接孔中设置有一个转轴6,所述的第一调速盘1通过键与所述的转轴6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和一个第二调速盘构成,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轴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二调速盘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外侧,所述的第二调速盘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连接,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半径相等,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的固定螺钉均设置在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中的螺钉孔中并垂直于第二调速盘和第一调速盘的圆周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面与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面之间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所述的三角胶带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的三角胶带设置在所述的间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胶带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的间隙的截面形状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六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中部的轴连接孔中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键与所述的转轴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构成,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和第二调速盘构成,第一调速盘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第二调速盘套设在第一调速盘的台阶外侧并通过螺纹结构与台阶连接,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与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三角胶带设置在间隙内。拆除固定螺钉后转动第二调速盘,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轴向间距改变,梯形间隙宽度变化,三角胶带发生径向位移,改变了带轮副的节径。实现转速调节。文档编号D01G15/00GK2761635SQ20052003919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徐冬美, 吴晓骏, 王宝昌 申请人:上海纺织机械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由一个组合式带轮和三角胶带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带轮由一个第一调速盘和一个第二调速盘构成,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轴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二调速盘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外侧,所述的第二调速盘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台阶连接,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半径相等,所述的第二调速盘与所述的第一调速盘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的固定螺钉均设置在第二调速盘与第一调速盘中的螺钉孔中并垂直于第二调速盘和第一调速盘的圆周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呈斜面,所述的第一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上侧面与第二调速盘的圆周边缘部的下侧面之间构成截面呈梯形的间隙,所述的三角胶带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的三角胶带设置在所述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美吴晓骏王宝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纺织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