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154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7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通过具体实施例将其与现有的银杏叶提取物作对比,发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银杏叶提取物不仅对垂体后叶素导致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可有效保护大鼠再灌注损伤,明显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备工艺所得产品的收率高,质量稳定,且提取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的推广应用。

An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f and its use in medic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its medicinal use.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existing extract of ginkgo leaf, it is found that the extract of ginkgo leaf in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on myocardial ischemia caused by pituitrin,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reperfusion injury of rats and obviously reduce the reperfusion injury. Infarct size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addition, the production of ginkgo leaf extrac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yield, stable quality, simple extraction proces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onvenient application of the ginkgo leaf extract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三十年来持续上升,由六十年代的第七位跃居第一位,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约有250万人,占人口总病死率的50%,略低于工业化发达国家。另有部分患者虽经抢救而幸存,但多数留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亲属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寻找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一直是医药界的一个热点。在众多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中,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有效药物一直是药物研究者努力的方向。由于中药具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优点,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公孙树,白果,是裸子植物银杏科植物,是当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全身都是宝,集果用、叶用、材用、花粉用、防护用和观赏用于一身。银杏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白果可“入肺经、益脾气、定咳喘、缩小便、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可治哮喘、痰咳、白带、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银杏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而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备受亲睐。银杏叶提取物(GBE,EGB,ExtractorofGinkgoBiloba)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苷类和萜类物质。黄酮苷类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为主;萜类以银杏内酯(GA、GB、GC)、白果内酯(BB)为主。银杏提取物的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功能,而萜类内酯中的银杏内酯B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在临床上治疗血栓、急性胰腺炎和心血管疾病,其疗效优于其他同类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GBE质量标准为:总黄酮醇苷含量≥24%,萜类内酯含量≥6%,现在该标准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进出口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相比,对疾病具有更好治疗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完成上述目的:一种含银杏内酯和银杏游离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提取工艺得到的:A.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银杏叶,用20%-70%的乙醇溶液按料液比为1:5-1:20的比例进行醇提,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密度为1.1-1.2;B.大孔树脂纯化及萃取分相将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1L/kg生药材,先用水洗脱6倍体积,再用60%乙醇洗脱8倍体积并收集醇洗脱液。洗脱液浓缩至无醇,用乙酸乙酯按1:0.2-1:2的比例进行萃取,同样的方法萃取三次,合并酯相,分别得到水相和酯相;C.萜类内酯的纯化及银杏酸的脱除乙酯相浓缩干燥,用20%-70%的乙醇溶解,体积为0.01-2L/kg生药材,并加入活性炭,加入量为生药材的0.1%-0.6%,60-90℃搅拌1-6h进行脱酸。同样的条件进行二次脱酸,滤液浓缩后烘干得到萜类内酯;D.总黄酮醇苷水解及黄酮苷元纯化水相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加入盐酸进行酸水解,反应温度60-90℃,反应时间2-6h。反应结束后,用NaOH中和至PH为5-6。中和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0.5L/kg生药材。先用水洗4倍体积,再用60%醇洗8倍体积,收集醇洗脱液并浓缩后干燥,得到总游离黄酮;E.含量计算萜类内酯合并总游离黄酮,经HPLC检测,按照质量份数计算,萜类内酯≥25%,总游离黄酮≥25%,总银杏酸≤5ppm。以上各步骤优选为:A.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银杏叶,用20%-70%的乙醇溶液按料液比为1:10-1:15的比例进行醇提,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密度为1.1-1.2;B.大孔树脂纯化及萃取分相将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1L/kg生药材,先用水洗脱6倍体积,再用60%乙醇洗脱8倍体积并收集醇洗脱液。洗脱液浓缩至无醇,用乙酸乙酯按1:1的比例进行萃取,同样的方法萃取三次,合并酯相,分别得到水相和酯相;C.萜类内酯的纯化及银杏酸的脱除乙酯相浓缩干燥,用50%的乙醇溶解,体积为0.05-0.2L/kg生药材,加入并加入活性炭,量为生药材的0.1%-0.6%,80℃搅拌1-2h进行脱酸。同样的条件进行二次脱酸,滤液浓缩后烘干得到萜类内酯;D.总黄酮醇苷水解及黄酮苷元纯化水相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加入盐酸进行酸水解,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6h。反应结束后,用NaOH中和至PH为5-6。中和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0.5L/kg生药材。先用水洗4倍体积,再用60%醇洗8倍体积,收集醇洗脱液并浓缩后干燥,得到总游离黄酮;E.含量计算萜类内酯合并总游离黄酮,经HPLC检测,按照质量份数计算,萜类内酯≥25%,总游离黄酮≥25%,总银杏酸≤5ppm。其中所述的步骤B和D中的大孔树脂优选为D101、AB-8或DA201;所述的步骤D中加入的盐酸的浓度为3-7mol/L,体积为水相的1/20-1/2。该方法所得产品的收率高,质量稳定,且提取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在制备疾病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可以为本专利技术申请日前所公开的所有疾病。优选的,所述的疾病为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更优选的,所述的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为比较本专利技术中的银杏叶提取物与银杏酮酯滴丸及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的抗急性心肌缺血效果,进行垂体后叶素造模引起SD大鼠心肌缺血的药效试验。实施例9试验结果表明:(1)与模型组相比,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组可显著降低LDH和CK水平(##P<0.01),且降低作用显著强于银杏酮酯滴丸组和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组(△P<0.05;§P<0.05,§§P<0.01);(2)与模型组相比,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组均可显著升高SOD及GSH-Px水平(##P<0.01),且升高作用显著强于银杏酮酯滴丸组和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组(△P<0.05;§P<0.05,§§P<0.01);(3)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所致的J点上移(##P<0.01),且降低作用显著强于银杏酮酯滴丸组和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组(△P<0.05;§P<0.05,§§P<0.01)。急性心肌梗死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其恢复程度和速度与心肌梗死面积呈负相关,因而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可作为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主要疗效指标。为考察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与银杏酮酯滴丸及现有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实施例10结果表明:(1)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且作用显著强于银杏酮酯滴丸组和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组(△P<0.05;§§P<0.01);(2)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降低LDH和CK水平(#P<0.05,##P<0.01),且降低作用显著强于银杏酮酯滴丸组和现有银杏叶提取物组(△P<0.05;§P<0.05,§§P<0.01)。本专利技术对除实施例9和10中所述的其它组成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如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及大鼠再灌注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作用明显强于现有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酮酯滴丸。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与现有银杏叶相关产品相比,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如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通过酸水解方法将黄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此提取物中含有银杏萜类内酯和银杏游离黄酮,其中,银杏萜类内酯包括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中的一种或多种;银杏游离黄酮包括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和木樨草素、三粒小麦黄酮、杨梅槲皮素、洋芹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此提取物中含有银杏萜类内酯和银杏游离黄酮,其中,银杏萜类内酯包括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中的一种或多种;银杏游离黄酮包括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和木樨草素、三粒小麦黄酮、杨梅槲皮素、洋芹素中的一种或多种。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银杏叶,用20%-70%的乙醇溶液按料液比为1:5-1:20的比例进行醇提,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密度为1.1-1.2;B.大孔树脂纯化及萃取分相将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1L/kg生药材,先用水洗脱6倍体积,再用60%乙醇洗脱8倍体积并收集醇洗脱液,洗脱液浓缩至无醇,用乙酸乙酯按1:0.2-1:2的比例进行萃取,同样的方法萃取三次,分别得到水相和酯相;C.萜类内酯的纯化及银杏酸的脱除酯相浓缩干燥,用20%-70%的乙醇溶解,体积为0.01-2L/kg生药材,并加入活性炭,加入量为生药材的0.1%-0.6%,60-90℃搅拌1-6h进行脱酸,同样的条件进行二次脱酸,滤液浓缩后烘干得到萜类内酯;D.总黄酮醇苷水解及黄酮苷元纯化水相浓缩至无乙酸乙酯,加入盐酸进行酸水解,反应温度60-90℃,反应时间2-6h,反应结束后,用NaOH中和至PH为5-6,中和液上大孔树脂,柱体积为0.5L/kg生药材,先用水洗4倍体积,再用60%醇洗8倍体积,收集醇洗脱液并浓缩后干燥,得到总游离黄酮。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银杏叶,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姚景春梁红宝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