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78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7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养殖笼支架,所述养殖笼支架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养殖笼、第二养殖笼和第三养殖笼,所述第一养殖笼、第二养殖笼和第三养殖笼的前侧面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食槽、第二食槽和第三食槽,所述储料箱的上部铰接有箱盖,所述储料箱的底面由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第一食管、第二食管和第三食管的一端,所述外壁电源电连接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由一个电机带动三条传送带,使三排养殖笼同时上料,极大的节约了电量消耗和上料时间,使上料更急快捷,提高了上料效率,适合适合广泛使用。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breeding far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 farm, including a cage bracket. The front side of the cage bracket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a first culture cage, a second cage and a third cag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culture cage, the second cage and the third cag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orage tank is articulated with a box cover. The bottom of the storage box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esophagus, the second esophagus and the third esophagus from front to back, and the outer wal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ree strips are driven by an electric motor. The conveyor belt makes three rows of cage up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saves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ity and the feeding time, makes the feeding faster and faster, improves the feeding efficiency, and is suitable for extensiv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料
,具体为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畜牧业舍饲养殖发展迅猛,从事养殖行业的人群越来越多,目前,畜牧业养殖大多集中饲养,以节省空间,并确保畜牧的营养均衡,集中尾料大多选择在舍棚,通过较长的食槽进行喂料,现在这种喂料方式大多采用人工分配饲料,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大大的提高了饲养成本,而现有的自动上料装置,大多操作复杂,维修不便,因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养殖笼支架,所述养殖笼支架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养殖笼、第二养殖笼和第三养殖笼,所述第一养殖笼、第二养殖笼和第三养殖笼的前侧面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食槽、第二食槽和第三食槽,所述养殖笼支架的左端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三滚轴,所述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机箱支架,所述机箱的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壁的后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且转杆的前端穿出机箱穿入第一食槽内,所述机箱的后侧内壁由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前端分别卡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外壁的前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且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的前端分别穿出机箱穿入第二食槽和第三食槽内,所述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的外壁的后部均固定连接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一滚轴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一食槽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一滚针轴承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二滚轴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二传送带,且第二传送带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二食槽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二滚针轴承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三滚轴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三传送带,且第三传送带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三食槽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机箱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部铰接有箱盖,所述储料箱的底面由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第一食管、第二食管和第三食管的一端,且第一食管、第二食管和第三食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第一食槽、第二食槽和第三食槽的内腔的右端,所述外壁电源电连接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食槽、第二食槽和第三食槽的左端的上沿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的左端铰接有挡板,且铰接点在挡板的上侧面的左端,所述顶板的底面的右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的上侧面的右端。优选的,所述养殖笼支架和机箱支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面内壁贴合有防潮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在养殖笼的前部固定安装有食槽,在养殖笼支架的左端固定安装滚轴,在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杆和滚针轴承转动,转杆和滚针轴承转动分别滑动连接传送带,且传送带分别位于食槽的内部,且传送带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食槽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在机箱的上部固定安装储料箱,储料箱固定连接食管的上端,食管的下端伸入食槽内,解决自动上料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滚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笼支架,2、第一养殖笼,3、第二养殖笼,4、第三养殖笼,5、第一食槽,6、第二食槽,7、第三食槽,8、第三滚轴,9、机箱支架,10、机箱,11、电机,12、转杆,13、第一齿轮,14、第一连杆,15、第二齿轮,16、第二连杆,17、第一滚针轴承,18、第三连杆,19、第四齿轮,20、第三齿轮,21、第四连杆,22、第二滚针轴承,23、第五齿轮,24、第三传送带,25、储料箱,26、箱盖,27、第一食管,28、第二食管,29、第三食管,30、第二滚轴,31、第一滚轴,32、第一传送带,33、第二传送带,34、弹簧,35、橡胶套,36、防潮垫,37、顶板,3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养殖笼支架1,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且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呈阶梯形排列。所述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的前侧面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左端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轴31、第二滚轴30和第三滚轴8,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机箱10,所述机箱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机箱支架9,所述机箱10的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固定连接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外侧壁的后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3,且转杆12的前端穿出机箱10穿入第一食槽2内,所述机箱10的后侧内壁由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18和第四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14和第三连杆18的前端分别卡接有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二连杆16和第四连杆21的外壁的前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且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前端分别穿出机箱10穿入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内,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外壁的后部均固定连接第四齿轮19和第五齿轮23,且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5、第四齿轮19、第三齿轮20和第五齿轮23依次啮合连接,所述转杆12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一滚轴31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一传送带32,且第一传送带32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一食槽5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7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二滚轴30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二传送带33,且第二传送带33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二食槽6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三滚轴8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三传送带24,且第三传送带24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三食槽7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机箱10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储料箱25,所述储料箱25的上部铰接有箱盖26,所述储料箱25的底面由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第一食管27、第二食管28和第三食管29的一端,且第一食管27、第二食管28和第三食管29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的内腔的右端,且第一食管27、第二食管28和第三食管29的底端距离第一传送带32、第二传送带33和第三传送带24的上侧面的高度等于上料厚度,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11。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的左端的上沿均固定连接有顶板37,所述顶板37的底面的左端铰接有挡板38,且铰接点在挡板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养殖笼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所述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的前侧面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左端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轴(31)、第二滚轴(30)和第三滚轴(8),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机箱(10),所述机箱(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机箱支架(9),所述机箱(10)的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固定连接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外侧壁的后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3),且转杆(12)的前端穿出机箱(10)穿入第一食槽(2)内,所述机箱(10)的后侧内壁由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18)和第四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14)和第三连杆(18)的前端分别卡接有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二连杆(16)和第四连杆(21)的外壁的前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且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前端分别穿出机箱(10)穿入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内,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外壁的后部均固定连接第四齿轮(19)和第五齿轮(23),且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5)、第四齿轮(19)、第三齿轮(20)和第五齿轮(23)依次啮合连接,所述转杆(12)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一滚轴(31)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一传送带(32),且第一传送带(32)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一食槽(5)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7)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二滚轴(30)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二传送带(33),且第二传送带(33)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二食槽(6)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三滚轴(8)的外壁均滑动连接第三传送带(24),且第三传送带(24)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贴合第三食槽(7)的前面内壁和后面内壁,所述机箱(10)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储料箱(25),所述储料箱(25)的上部铰接有箱盖(26),所述储料箱(25)的底面由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第一食管(27)、第二食管(28)和第三食管(29)的一端,且第一食管(27)、第二食管(28)和第三食管(29)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的内腔的右端,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养殖笼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所述第一养殖笼(2)、第二养殖笼(3)和第三养殖笼(4)的前侧面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食槽(5)、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左端的前侧面由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滚轴(31)、第二滚轴(30)和第三滚轴(8),所述养殖笼支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机箱(10),所述机箱(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机箱支架(9),所述机箱(10)的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固定连接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外侧壁的后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3),且转杆(12)的前端穿出机箱(10)穿入第一食槽(2)内,所述机箱(10)的后侧内壁由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18)和第四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14)和第三连杆(18)的前端分别卡接有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20),所述第二连杆(16)和第四连杆(21)的外壁的前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且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前端分别穿出机箱(10)穿入第二食槽(6)和第三食槽(7)内,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7)和第二滚针轴承(22)的外壁的后部均固定连接第四齿轮(19)和第五齿轮(23),且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5)、第四齿轮(19)、第三齿轮(20)和第五齿轮(23)依次啮合连接,所述转杆(12)的外壁的前部和第一滚轴(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德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乐米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