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52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包括多个在旋转电机的轴向上的定子芯的外侧位置在该旋转电机的周向上延伸的扁平线状的线圈片(32),在所述轴向上的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周向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接合于在与所述周向第一方向反向的周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中的轴向外侧端面(42)为向轴向外侧凸出的圆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接合多个线圈片而成的定子线圈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广泛已知有接合多个线圈片而成的定子线圈(例如日本特开2014-007795等)。线圈片在定子芯的轴向外侧在周向上延伸,线圈片的前端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于另一线圈片的前端。在此,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1所示,线圈片32在沿周向延伸之后向轴向外侧弯曲而向与轴向平行的外侧方向笔直地延伸。在该情况下,线圈端部高度按向轴向外侧延伸的距离h1的量变高。在设置空间有限的旋转电机例如作为行驶用马达搭载于电动车辆的旋转电机等的情况下,这样的线圈端部高度增加乃至旋转电机的体积增加是重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一部分人提出了下述方案:如图12所示,将线圈片32的前端不向轴向外侧延伸而是在周向上延伸的状态下接合。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将线圈端部高度抑制得较低,能减小旋转电机的体积。但是,在如图12所示、将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的轴向外侧端面42设为平坦面的情况下,很难将多个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的轴向高度统一。即,通常,线圈片32在径向上配设多个。越往径向外侧,槽间的距离越大,因此在要将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的高度统一了的情况下,越是径向外侧的线圈片32,弯曲角度α越小。若线圈片32的弯曲角度α改变,则如图13所示,前端部40的一部分超出所接合的另一接合部。为了避免这样的超出,需要根据弯曲角度α来改变线圈片32的前端部40的形状。但是,准备前端部40的形状不同的多种线圈片32,会导致制造工时和/或成本的增加。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体积进一步减小同时能简易地制造的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具有与所述转子同心地配置的定子芯和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具有多个在旋转电机的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该旋转电机的周向上延伸的扁平线状的线圈片,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周向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接合于在与所述周向第一方向反向的周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线圈片的前端部,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中的轴向外侧端面为向轴向外侧凸出的圆弧面。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线圈片以在周向上延伸的状态接合,能降低线圈端部高度,能减小旋转电机的体积。另外,各线圈片的轴向外侧端面为圆弧面,因此即使相互接合的二个线圈片的姿势(轴向外侧位置处的倾倒角度)变了,也能使这二个线圈片的前端部适当地重合。其结果,不需要准备前端部的形状不同的多种线圈片,能简易地制造旋转电机。另外,也可以设为,相互接合的所述线圈片以使得各自的所述圆弧面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在所述线圈片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并接合。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使相互接合的线圈片的前端部更适当地重合。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线圈片的所述圆弧面的半径比所述线圈片的宽度大。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使接合的二个线圈片重合的重叠部分的距离(重叠距离)变大,能确保充分的接合面积。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线圈片具有:在形成于所述定子芯的槽内在轴向上延伸的腿部;和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外侧位置在周向上延伸的搭接部,所述定子线圈具有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径向上排列的二个以上的所述线圈片,在所述二个以上的线圈片中,越是配置于靠径向外侧的线圈片,所述腿部与所述搭接部所成的弯曲角度越小,以使得所述前端部的轴向高度变得相同。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将在径向上排列的线圈片的前端部的高度统一为低的高度,能进一步减低线圈端部高度乃至于旋转电机的体积。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多个线圈片的前端部全部为同一形状。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将线圈片的前端部的形状种类设为一种,因此能进一步降低制造的工时和/或成本。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线圈片的除所述前端部外的其余的所有部分由绝缘覆膜被覆,所述绝缘覆膜的厚度为未由所述绝缘覆膜被覆的线圈片与由所述绝缘覆膜被覆了的线圈片之间所需的绝缘距离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即使不对被施加了绝缘覆膜的部分和前端部的配置下功夫,也能确保两者的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旋转电机,线圈片保持在周向上延伸的状态而接合,因此能降低线圈端部高度、能减小旋转电机的体积。另外,各线圈片的轴向外侧端面为圆弧面,因此即使相互接合的二个线圈片的姿势(轴向外侧位置处的倾倒角度)变了,也能使这二个线圈片的前端部适当地重合。其结果,不需要准备前端部的形状不同的多种线圈片,能简易地制造旋转电机。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图1是示出旋转电机的构成的图。图2是定子的线圈端部周边的立体图。图3是仅拔出了属于同相的线圈片的图。图4是组装于定子之前的线圈片的概略主视图。图5是示出相互接合了的线圈片的前端部附近的图。图6是示出相互接合了的线圈片的前端部附近的图。图7是说明线圈片的绝缘距离的图。图8是说明定子线圈制造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线圈材料的切断情况的图。图10是示出线圈材料的切断情况的图。图11是示出现有线圈片的一例的图。图12是示出现有线圈片的另一例的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线圈片中弯曲角度变化了的情况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旋转电机10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轴向”、“周向”以及“径向”为旋转电机10的轴向、周向以及径向的意思。图1是示出旋转电机10的构成的概略图。另外,图2是定子14的线圈端部周边的立体图,图3是仅拔出了属于同相的线圈片32的图。旋转电机10具备转子12、定子14以及转轴16。转子12具备转子芯18和设置于该转子芯18内的1块以上的永磁体20。转子芯18为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例如硅钢板)而成的圆柱形部件。多块永磁体20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构成转子12的磁极。在转子芯18的中心插通并附着固定有转轴16。转轴16和转子12一起自转。定子14具有定子芯22和定子线圈24。定子芯22与转子12同心地配置于转子12的外侧。定子芯22是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例如硅钢板)而成的。定子芯22大体分为大致圆筒形的轭(yoke)26和从该轭26的内周缘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teeth)28。多个齿28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在相邻的二个齿28之间形成有作为供定子线圈24插入的空间的槽(slot)30。此外,在此,例举转子12配置于定子14的内侧的内转子型的旋转电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技术,只要是转子12和定子14同心地配置的旋转电机即可,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形态的旋转电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技术,也可以适用于例如在定子14的外侧同心地配置有转子12的外转子型的旋转电机、在定子14的外侧和内侧这两方配置有转子12的双转子型的旋转电机等。在外转子型旋转电机的情况下,齿28从轭26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双转子型旋转电机的情况下,定子14具有从轭26的内周缘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齿和从轭26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定子线圈24包括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以下,在不对U、V、W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相线圈”)。各相线圈的基端连接于输入端子,各相线圈的末端连接于另一相线圈的末端而形成中性点。因此,该定子线圈24为星形接线。只是,定子线圈24的接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地配置的定子芯;和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具有多个扁平线状的线圈片,所述扁平线状的线圈片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上延伸,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周向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接合于在与所述周向第一方向反向的周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线圈片的前端部,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中的轴向外侧端面为向轴向外侧凸出的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4 JP 2016-242399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地配置的定子芯;和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具有多个扁平线状的线圈片,所述扁平线状的线圈片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上延伸,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外侧的位置,在周向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接合于在与所述周向第一方向反向的周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线圈片的前端部,所述线圈片的前端部中的轴向外侧端面为向轴向外侧凸出的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相互接合的所述线圈片以使得各自的所述圆弧面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在所述线圈片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并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尾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