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539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堆是将二次电池和树脂部件交替地层叠而得的层叠体,包括:第一加压工序,其沿要进行层叠的方向对与二次电池一起层叠之前的树脂部件进行加压;层叠工序,其将经过了第一加压工序的树脂部件与二次电池一起层叠而成为层叠体;以及第二加压工序,其沿层叠方向对层叠而得的层叠体进行加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将多个二次电池组合为一体而得的二次电池堆用于各种用途。在二次电池堆中,有的使用方形外形的二次电池。在上述那样的二次电池堆中,通常二次电池和大致平板状的框架部件在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上层叠。作为上述那样的构成的二次电池堆的一例,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2-129043所记载的“电池包1”。如图2和图14所示,所述文献的“电池包1”是“单电池10”(二次电池)和“分隔部件40”(框架部件)层叠而成的。并且,如所述文献的图1所示,用“端板31”和“带32”约束上述的层叠体使其成为一体。在所述文献的技术中,由“带32”对“电池包1”赋予约束力。所述约束力的施加是为了抑制“单电池10”的膨胀所必需的(参照所述文献的0023段)。然而,在所述技术中,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点。有时在作为“电池包1”的一部分的“单电池10”中会发生短路不良。已知产生上述问题点的原因有上述的约束力的施加。在用“带32”来约束层叠体时沿层叠方向进行加压,因此,因所述加压在“单电池10”的内部压力也会上升。并且,所述加压强势进行到使“分隔部件40”一定程度地变形的程度。因此,有时此时的内压上升会引发因一定程度混入了“单电池10”内的微小的金属性异物导致的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抑制对组装时的二次电池的加压力的施加、又持续对做好的二次电池堆施加必要的载荷的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一种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堆是将二次电池和树脂部件交替地层叠而得的层叠体,包括:第一加压工序,其沿要进行层叠的预定的方向对与二次电池一起层叠之前的树脂部件进行加压;层叠工序,其将经过了第一加压工序的树脂部件与二次电池一起层叠而成为层叠体;以及第二加压工序,其沿层叠方向对层叠而得的层叠体进行加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仅对树脂部件进行第一加压工序,不对二次电池进行第一加压工序。因此,在第一加压工序中,能够对树脂部件施加相对地高的加压载荷。在层叠工序中,将如上述那样预先进行了加压的树脂部件与二次电池一起层叠。因此,在对层叠体进行加压的第二加压工序中,不需要过度地施加载荷。即使如此,因进行了第一加压工序得到的效果,也会对做好的二次电池堆施加必要的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加压工序时使树脂部件升温到不会熔化的范围内的温度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因升温而使树脂部件软化了的状态下,进行第一加压工序,所以能够更切实地对树脂部件进行压缩。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加压工序中使树脂部件发生蠕变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防止做好的二次电池堆中的载荷不足,会相对长时间地持续施加必要的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以比第一加压工序中的加压力弱的加压力来进行第二加压工序中的加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因对二次电池的加压载荷导致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既抑制对组装时的二次电池的加压力的施加、又持续对做好的二次电池堆施加必要的载荷的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图1是利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堆的立体图。图2是具有通气槽的框架部件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预加压工序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进行取得预加压工序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试验的状况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通过图4的试验得到的结果的图表。图6是示出在预加压工序中一次对多个框架部件进行加压的情况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进行温度调整的情况下的预加压工序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正式加压工序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经过了预加压工序和正式加压工序的载荷的变迁的图表。图10是根据有无预加压工序比较地示出施加于正式加压工序后的单元电池的载荷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在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堆1的制造方法中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因此,首先对二次电池堆1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的二次电池堆1是在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的厚度方向上交替地层叠多个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而得的。单元电池2是锂离子二次电池或其他二次电池,为平板状的外形。更详细而言,单元电池2是使电极卷绕体内置于铝等方形的金属制壳体而成的。电极卷绕体是将正负的带状的电极板隔着分隔体交替地重叠卷绕并压缩成扁平状而成的。框架部件3为大致平板状,是形成为收纳单元电池2的框架状的树脂制部件。框架部件3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平坦部分形成有通气槽14。通气槽14为用于二次电池堆1的使用状态下的单元电池2的散热的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便省略了通气槽14。另外,在二次电池堆1的图1近前侧端部,具备端面部件4。端面部件4与框架部件3同样地也为树脂制,二次电池堆1的两端为树脂制的部件。也可以是,在二次电池堆1还适宜地设置有例如日本特开2012-129043的图1中作为“20”所描绘的那样的捆束部件,但是省略了图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关于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作为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的单体均作为成品来供给。将作为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的单体的单元电池2和框架部件3组装成二次电池堆1这一层叠形态并进行固定的过程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适用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按下面的步骤来制造二次电池堆1。以下,依次对各步骤进行说明。1.对框架部件3的预加压工序(第一加压工序)→2.单元电池2与框架部件3的层叠工序→3.对层叠体的正式加压工序(第二加压工序)首先,对“1.”的预加压工序进行说明。预加压工序是如图3所示沿框架部件3的厚度方向对框架部件3进行加压的工序。所述预加压工序以与单元电池2组合之前的单独状态下的框架部件3为对象来进行。即,单元电池2不是预加压工序的对象物。在图3的预加压工序中,用固定块5和可动块6夹持着框架部件3的平坦部分。接着,用缸体7将可动块6朝向固定块5推压(推压力F)。由此,沿厚度方向对框架部件3的平坦部分进行加压。当然,所述加压的方向是之后将框架部件3和单元电池2一起层叠的预定的方向。缸体7的推压力F的发生源可以是气压也可以液压还可以是电磁力。在框架部件3中通过所述预加压工序加压了的部分发生蠕变变形。变形的内容当然是厚度方向上的压缩。所述蠕变变形造成的压缩,在解除了推压力F后也不会完全恢复,会某一程度地残留。使用图4和图5更详细地对预加压工序中的加压的状况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进行取得压缩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试验的状况。图4描绘了将用隔板(dummyplate)8从上下夹着框架部件3而得的物体放置到基板9之上,并用万能试验机(autograph)10从上往下进行推压的状况。基板9是不动的。基板9和下方的隔板8与固定块5相当,上方的隔板8与可动块6相当。能够一边用万能试验机10朝下推压上方的隔板8,一边测定此时的行程(下降量)和推压力F。图5示出了用图4的装置使行程随时间的经过而线性地增加了时的、推压力F的载荷值的上升状况。在加压开始后4秒左右行程达到1.3mm,之后相反地使行程线性地减小。图5的图表是隔板8与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堆是将二次电池和树脂部件交替地层叠而得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压工序,其沿要进行层叠的预定的方向对与所述二次电池一起层叠之前的所述树脂部件进行加压;层叠工序,其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加压工序的所述树脂部件与所述二次电池一起层叠而成为所述层叠体;以及第二加压工序,其沿层叠方向对层叠而得的所述层叠体进行加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5 JP 2016-2434661.一种二次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堆是将二次电池和树脂部件交替地层叠而得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压工序,其沿要进行层叠的预定的方向对与所述二次电池一起层叠之前的所述树脂部件进行加压;层叠工序,其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加压工序的所述树脂部件与所述二次电池一起层叠而成为所述层叠体;以及第二加压工序,其沿层叠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兔泽孝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