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65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自丝束引入至丝束导出、并依丝束的走向排布有集束罗拉、中和浴槽、湿热牵伸装置、水洗浴槽和变位装置。特征是中和、水洗浴槽的总长度分别不少于10m,在浴槽内设有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的直立或斜立于两侧的丝宽导杆和同时使丝束浸沉在浴液中的水平榨液导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具有各种型号喷丝头(包括大、小喷丝头)的纺丝机均能取得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便于提高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的产质量。(*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纺丝机中的中和、水洗装置。随着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在多种领域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如在建筑材料中取代石棉,经牵切、纺纱制成高强力工业纱线,用于橡胶制品、涂层布、编织软管等,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对聚乙烯醇高模纤维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大。一种较为成熟的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的生产方法是湿法含硼长丝工艺。含硼湿法长丝工艺生产时,通常都是在具有小型喷丝头(500~3000孔)的立式纺丝设备上进行纺丝,而后将纺成的长丝束再进行中和、湿热牵伸、水洗、热处理等工序制得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在这一工艺生产过程,中和、水洗的效果对丝束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原以维纶短纤为最终产品的卧式纺丝机,投产以来,维纶由于受到较差的服用性能的限制,这些卧式纺丝机基本上都已停产闲置。这种卧式纺丝机均采用大型喷丝头,其孔数为10000~30000孔,一束丝总纤度可达100000~450000dtex。众所周知,在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生产中,丝束总纤度越大,就越难以取得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目前国内已有的长丝水洗设备,如腈纶水洗机,内设多达几十只罗拉,丝束在罗拉表面呈S形运行,浴液从顶部进行喷淋,或者同时底部罗拉下表面浸入浴液中浸泡,该设备用于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生产作为中和、水洗设备使用有相当多局限性,主要包括1、罗拉之间距离短,不易调整丝束宽度和厚度,对于采用大型喷丝头的纺丝机,由于丝束总纤度高,更是无法达到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2、内设罗拉过多,易造成丝束缠辊,影响整机工作效率。3、在喷淋腐蚀性浴液(如酸液)时,极易造成罗拉表面、轴承等机件腐蚀,恶化操作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配套于生产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纺丝机的中和水洗装置。该装置针对具有各种型号喷丝头(包括孔数在500至3000的小型喷丝头和孔数在10000至30000的大喷丝头)的纺丝机均能取得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以便于提高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的产量和质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自丝束引入至丝束导出、并依丝束的走向排布有集束罗拉、中和浴槽、湿热牵伸装置、水洗浴槽以及变位装置。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述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其总长度分别不少于10m,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80mm;在浴槽内(指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设置有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的丝宽导杆和水平榨液导杆,所述丝宽导杆直立或斜立于浴槽内两侧并可调节其相对位置,所述榨液导杆使丝束浸没在浴液中,在相邻两榨液导杆上,丝束(7)分别位于导杆上方和导杆下方。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浴槽内浴液的流向与丝束运动方向相反、位于各处罗拉的侧面设置滴水机构以及在盛有酸性浴液的中和浴槽槽口上的加盖盖板,槽体空间开设与风道相通的风道口。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采取在整个中和、水洗过程中,保持丝束为薄片状、丝束完全浸没在浴液中,以及由榨液导杆不断对丝束进行压榨、并刮除沉积在丝束表面的反应物,使丝束不断接触新鲜浴液等措施,对于任何纤度的丝束都能达到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2、本技术中丝束基本上以“一”字状一次通过浴槽,在槽内没有来回卷绕,因此彻底消除了丝束在槽内的缠辊现象。此外,在罗拉侧面设置滴水机构,益于丝束剥离,减少缠辊的现象。3、由于在中和浴槽上加盖盖板,并为其设置风道,极大地改善了操作环境;同时,由于腐蚀性减轻,整机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中和浴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和浴槽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中和浴槽主体为槽式结构,槽体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总长度不少于10m。当单个槽体1长度超过10m时,应加有膨胀节。沿着丝束7运动方向,槽体1逐渐升高,坡度为0.1‰~5%(千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槽内浴液的流向与丝束运动方向相反。在槽内,设置有直立或斜立于浴槽两侧的丝宽导杆5,该丝宽导杆间的宽度可根据丝束总宽度予以调整,以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在浴槽内,还设有水平的榨液导杆6,榨液导杆6必须使丝束浸没在浴液中,在相邻两榨液导杆上,丝束分别位于导杆上方和导杆下方。榨液导杆6由槽体两侧壁上的导杆架支撑。在中和浴槽的槽口上加有于槽体1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的透明盖板2,槽体空间开有风道口4,风道口4与风道8相通,风道口4上设有开度可调的风门9。水洗浴槽具有与中和浴槽相同的槽体结构,所不同的是由于不存在腐蚀性,在水洗浴槽中,槽口上方无需设置盖板以及风道结构。参见图3,来自纺丝机的丝束经过整形、集束,以薄片状自导向罗拉引入中和浴槽,之后,依次经过湿热牵伸、水洗,从变位罗拉导出。在各浴槽分别装有丝束导杆,导杆截面为圆形,表面光洁、耐腐耐磨。在各浴槽的出口装有牵伸装置,本实施例中,该牵伸装置为“品”字形罗拉,双端支撑,该结构牢固、能增大丝束在罗拉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罗拉对丝束的牵引。为了有利于丝束剥离,并减少罗拉表面腐蚀,在罗拉侧面增设滴水机构。使用过程中,根据丝束的牵伸性能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调节中和水洗程度,具体措施包括调整丝束运行速度、改变拉伸比;调节丝束宽度、厚度;调节浴液流量、温度;调节浴液酸度、比重。如此,能够达到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利用该装置生产的聚乙烯醇纤维干断裂强度为11.5CN/dtex,模量为288CN/dtex,伸长度为6.3%。权利要求1.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该装置自丝束引入至丝束导出、并依丝束的走向排布有集束罗拉、中和浴槽、湿热牵伸装置、水洗浴槽和变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其总长度分别不少于10m,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80mm;在浴槽内(指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设置有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的丝宽导杆(5)和水平榨液导杆(6),所述丝宽导杆(5)直立或斜立于浴槽内两侧并可调节其相对位置,所述榨液导杆(6)使丝束浸没在浴液中,在相邻两榨液导杆上,丝束(7)分别位于导杆上方和导杆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在沿丝束运动方向槽体逐渐升高,坡度为0.1‰~5%,浴液的流向与丝束运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采用不少于2个罗拉、各罗拉长度不小于100mm,直径不小于80mm,且在各罗拉的侧面设置滴水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和浴槽的槽口上加有与槽体(1)之间用铰链连接的透明盖板(2),槽体空间开有与风道相通的风道口(4),风道口(4)上设有平插式或回转式且开度可调的风门挡板(9)。专利摘要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自丝束引入至丝束导出、并依丝束的走向排布有集束罗拉、中和浴槽、湿热牵伸装置、水洗浴槽和变位装置。特征是中和、水洗浴槽的总长度分别不少于10m,在浴槽内设有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的直立或斜立于两侧的丝宽导杆和同时使丝束浸沉在浴液中的水平榨液导杆。本技术针对具有各种型号喷丝头(包括大、小喷丝头)的纺丝机均能取得满意的中和水洗效果,便于提高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的产质量。文档编号D01D5/00GK2192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纺丝机中和、水洗装置,该装置自丝束引入至丝束导出、并依丝束的走向排布有集束罗拉、中和浴槽、湿热牵伸装置、水洗浴槽和变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其总长度分别不少于10m,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80mm;在浴槽内(指中和浴槽和水洗浴槽)设置有使丝束保持为薄片状的丝宽导杆(5)和水平榨液导杆(6),所述丝宽导杆(5)直立或斜立于浴槽内两侧并可调节其相对位置,所述榨液导杆(6)使丝束浸没在浴液中,在相邻两榨液导杆上,丝束(7)分别位于导杆上方和导杆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生陈正伦王光钊冯光明周可祥张竣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维尼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