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438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马达。振动马达的背轭具有呈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从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马达
本技术涉及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现今,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具备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存在沿横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和沿纵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作为用户的人相比横向的振动更容易感知纵向的振动。现有的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的一个例子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公报中公开。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公报的振动马达具备固定部、磁场部、基板、振动部以及弹性部件。固定部具有下部敞开的壳体、和对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封闭的托架。磁场部具有固定在托架上的磁性体、和固定在磁性体上的轭板。振动部具有线圈和质量体。基板固定于线圈的下表面。弹性部件配置于壳体与振动部之间。线圈具有比对置的磁性体的外径大的内径,磁性体的一部分能够向由线圈形成的空间内插入。若经由基板对线圈进行通电,则因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和由磁性体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振动部沿纵向进行振动。此处,在搭载振动马达的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中,为了实现长时间的驱动,而有搭载更大的电池的趋势,从而振动马达的配置场所、配置体积的自由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搭载于空间有限的设备时有利的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在本技术示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案1是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利用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上述壳体对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以及上述平衡锤进行收纳,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上述背轭具有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从上述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对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粘接剂。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用于将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基板的软钎焊固定部。方案4根据方案1~3任一项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背轭的用于固定上述磁铁的面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具有: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对置的第三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与上下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中央部的第五连接部。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方案8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部至第四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延伸部至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宽。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在由上述第三延伸部、上述第四延伸部、上述第三连接部以及上述第四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所夹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当俯视时上述弹性部件所占的面积内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具有至少在上述线圈的内周侧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贯通区域的缘部设有多个切口部。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贯通区域的周围设有闭路图案。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板的上述贯通区域内的区域,设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孔部。方案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长边部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短边部沿与上下方向以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在上述底板的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边部分别设有切口凹部,上述壳体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侧面部,上述侧面部分别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上述凸部与上述切口凹部嵌合。根据本申请示例的一个实施方式,可提供振动马达在搭载于空间有限的设备时有利的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侧视剖视图。图5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下的俯视时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包括弹性部件的变形例在内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阻尼部件的适当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图8是背轭的整体立体图。图9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0是示出相对于底板配置有基板以及线圈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相对于底板配置有基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用于说明夹具所进行的线圈固定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附图中,将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以X方向来表示。并且,作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以Y方向来表示。并且,作为与上下方向以及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第二方向,以Z方向来表示。其中,该方向的定义并非示出实际设置于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1.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首先,使用图1~图4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振动马达15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振动马达15的侧视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大致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振动马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利用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上述壳体对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以及上述平衡锤进行收纳,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上述背轭具有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从上述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JP 2016-193228;2016.09.14 US 62/394,3001.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利用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上述壳体对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以及上述平衡锤进行收纳,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上述背轭具有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从上述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对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粘接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用于将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基板的软钎焊固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背轭的用于固定上述磁铁的面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具有: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对置的第三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与上下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央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然自村田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