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740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炮膛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提出的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桨叶和毛刷,毛刷通过C型架与转轴连接,桨叶设置在C型架与转轴所围成空腔内,动力装置和桨叶之间还设置有封盖,封盖设置在转轴上;封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中央的活动部,活动部通过弹性锥套与盖体连接,转轴设置在活动部,动力装置与设置在盖体上的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洗炮膛,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炮膛清洗设备
,涉及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的作用下,炮弹的滑动弹带上的铜微粒和火药残渣会被粘挂到炮膛内壁,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射击精度严重时还会发生炸膛事故。而擦炮又是一件非常繁琐和辛苦的工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军队里,火炮的清洗工作都比较艰难。长期以来,我军火炮炮管的清洗一直是由士兵人力来完成的,一门火炮需要8~9名战士耗时6~8个小时这样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洗炮膛,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桨叶和毛刷;所述毛刷通过C型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C型架与所述转轴所围成空腔内;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桨叶之间还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封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中央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通过弹性锥套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上,所述动力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气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毛刷包括交错设置在所述C型架上的长毛刷和短毛刷。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桨叶包括交错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桨叶上设置有通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C型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锥形套。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设计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实现了炮膛内壁的自动清洁,降低了炮膛内壁清理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该操作的工作速度,保证了炮膛清洁效果良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封盖的设置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清洁剂及污垢由炮膛内蹦出的风险,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性,降低了清洁噪音,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桨叶的设置实现了炮膛内清洁剂的均匀搅拌,保证了炮膛内不同区域清洁剂的密度一致,进而确保了炮膛内不同区域的清洁效果良好。C型架的设置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炮膛的内径的大小灵活选取C型架的尺寸,实现不同规格炮膛的顺利清洁,同时降低了毛刷的长度,确保了毛刷作用于炮膛内壁的力度足够大,进而确保了炮膛内壁的清洁效果良好。相邻两个C型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转轴底部设置有锥形套。连接杆的设置有效增加了C型架的支撑强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C型架发生变形的风险,保证了炮膛清洁的顺利进行。锥形套的设置便于清洗装置快速准确送入炮膛内,有效降低了清洗装置进入炮膛时与炮膛发生碰撞的风险,进而降低了炮膛清洗作业时清洗装置和炮膛发生磨损的风险,设置科学合理。2、本技术将封盖设置为了分体式结构,并在封盖的固定部(盖体)上加设了气缸,实现了动力装置及转轴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清洁装置(毛刷)的上下移动,确保了炮膛不同区域清洁效果一致且良好。这一设置有效降低了设备的体积和耗材,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灵活性,同时这一设置增加了毛刷由侧面清洁炮膛内壁的作用,进一步确保了炮膛清洁效果良好。毛刷设置了两种(长毛刷和短毛刷),有效实现了炮膛内壁及膛线底部的彻底清洗,保证了炮膛的清洗效果良好。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交替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不同区域清洁剂的均匀搅拌,保证了炮膛内不同区域清洁剂密度的一致性。第一桨叶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第一桨叶的重量和第一桨叶转动所受到的阻力,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同时实现了清洁剂的多角度搅拌,进一步确保了清洁剂搅拌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2-动力装置,3-桨叶,31-第一桨叶,32-第二桨叶,4-毛刷,41-长毛刷,42-短毛刷,5-C型架,6-封盖,61-盖体,62-活动部,63-弹性锥套,7-气缸,8-通孔,9-连接杆,10-锥形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转轴1,转轴1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桨叶3和毛刷4;毛刷4通过C型架5与转轴1连接,桨叶3设置在C型架5与转轴1所围成空腔内;动力装置2和桨叶3之间还设置有封盖6,封盖6设置在转轴1上。使用时,先将清洁剂放置到炮膛内进行浸泡,之后将一部分清洁剂排出,将转轴1放置到炮膛内,使用封盖6盖紧炮膛口,盖好后启动动力装置2,动力装置2带动转轴1及其上的毛刷4进行旋转,实现炮膛内壁的清洁。待炮膛清洁完成后将清洗装置由炮膛内取出,由炮膛内壁清理下来的残渣和污垢,被毛刷4带出。本技术所设计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实现了炮膛内壁的自动清洁,降低了炮膛内壁清理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该操作的工作速度,保证了炮膛清洁效果良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封盖6的设置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清洁剂及污垢由炮膛内蹦出的风险,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性,降低了清洁噪音,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桨叶3的设置实现了炮膛内清洁剂的均匀搅拌,保证了炮膛内不同区域清洁剂的密度一致,进而确保了炮膛内不同区域的清洁效果良好。C型架5的设置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炮膛的内径的大小灵活选取C型架5的尺寸,实现不同规格炮膛的顺利清洁,同时降低了毛刷4的长度,确保了毛刷作用于炮膛内壁的力度足够大,进而确保了炮膛内壁的清洁效果良好。进一步,封盖6包括盖体61和设置在盖体61中央的活动部62,活动部62通过弹性锥套63与盖体61连接,转轴1设置在活动部62上,动力装置2与设置在盖体61上的气缸7连接。本技术将封盖6设置为了分体式结构,并在封盖6的固定部(盖体61)上加设了气缸7,实现了动力装置2及转轴1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清洁装置(毛刷4)的上下移动,确保了炮膛不同区域清洁效果一致且良好。这一设置有效降低了设备的体积和耗材,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灵活性,同时这一设置增加了毛刷4由侧面清洁炮膛内壁的作用,进一步确保了炮膛清洁效果良好。进一步,毛刷4包括交错设置在C型架5上的长毛刷41和短毛刷42。毛刷4设置了两种(长毛刷41和短毛刷42),有效实现了炮膛内壁及膛线底部的彻底清洗,保证了炮膛的清洗效果良好。进一步,桨叶3包括交错设置在转轴1上的第一桨叶31和第二桨叶32。第一桨叶31和第二桨叶32交替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不同区域清洁剂的均匀搅拌,保证了炮膛内不同区域清洁剂密度的一致性。进一步,第一桨叶31上设置有通孔8。通孔8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第一桨叶31的重量和第一桨叶31转动所受到的阻力,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同时实现了清洁剂的多角度搅拌,进一步确保了清洁剂搅拌的均匀性。进一步,相邻两个C型架5通过连接杆9连接,转轴1底部设置有锥形套10。连接杆9的设置有效增加了C型架5的支撑强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C型架5发生变形的风险,保证了炮膛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所述转轴(1)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桨叶(3)和毛刷(4),所述毛刷(4)通过C型架(5)与所述转轴(1)连接,所述桨叶(3)设置在所述C型架(5)与所述转轴(1)所围成空腔内,所述动力装置(2)和所述桨叶(3)之间还设置有封盖(6),所述封盖(6)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所述转轴(1)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桨叶(3)和毛刷(4),所述毛刷(4)通过C型架(5)与所述转轴(1)连接,所述桨叶(3)设置在所述C型架(5)与所述转轴(1)所围成空腔内,所述动力装置(2)和所述桨叶(3)之间还设置有封盖(6),所述封盖(6)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效果好的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6)包括盖体(61)和设置在所述盖体(61)中央的活动部(62),所述活动部(62)通过弹性锥套(63)与所述盖体(61)连接,所述转轴(1)设置在所述活动部(62)上,所述动力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河周英杰刘公卓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巴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