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740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炮膛清洗技术领域,提出的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胀紧部、前支撑部、刷洗部和后支撑部,壳体前端端部设置有叶轮,胀紧部包括套在壳体上的胀紧套,胀紧套上设置有开口,壳体的开口两边四角均分别与四个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位于壳体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杆中部通过推轴连接,胀紧套外侧设置有毛毡套,壳体上沿径向还滑动设置有撑板,撑板位于胀紧套开口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洗线膛炮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标准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炮膛清洗
,涉及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的作用下,炮弹的滑动弹带上的铜微粒和火药残渣会被粘挂到炮膛内壁,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射击精度严重时还会发生炸膛事故。而擦炮又是一件非常繁琐和辛苦的工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军队里,火炮的清洁工作都比较艰难。长期以来,我军火炮炮管的清洗一直是由士兵人力来完成的,一门火炮需要8-9名战士耗时6-8个小时,清洗火炮尤其是清洗线膛炮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标准不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洗线膛炮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标准不统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胀紧部、前支撑部、刷洗部和后支撑部,所述壳体前端端部设置有叶轮。所述胀紧部包括套在所述壳体上的胀紧套,所述胀紧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胀紧套开口的两边分别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壳体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中部通过推轴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胀紧套外侧设置有毛毡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沿径向还滑动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位于所述胀紧套开口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支撑部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轮一。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支撑部上设置有若干喷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支撑部上转动设置有调整环,所述调整环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轮二。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支撑部后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调整环的锁紧机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盖和若干锁紧螺钉,所述锁紧盖设置在所述后支撑部上并位于所述调整环后端,所述锁紧螺钉一端穿过所述锁紧盖并抵在所述调整环上,另一端设置有三角把手。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叶轮能够旋转带动气流流动,炮管内被炮膛清洗装置划分成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能够推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支撑轮为主动轮时会对膛线造成磨损降低火炮炮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风压驱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减轻了支撑轮对膛线的磨损,延长了炮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叶轮能够在炮膛清洗装置与炮管间产生强气流,将炮膛清洗装置产生的清洗液迅速吹干,防止清洗液自然风干造成氧化腐蚀,设置科学合理。在炮膛清洗装置行进至炮管根部时,胀紧部胀紧,叶轮反转将炮膛清洗装置推出炮管,胀紧部将刷洗部刷洗时刷下的铜屑、火药和残留的刷洗液带出炮管,叶轮在炮管内形成强气流,将被胀紧部擦洗过的炮管进一步风干,增强了刷洗效果,设置科学合理。胀紧部是通过在两端设置的推轴二推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胀紧套张开实现的胀紧,本技术采用的胀紧部结构简单,且生成的胀紧力较大,充分满足胀紧部与炮膛内壁锁紧的需求,同时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减少了炮膛清洗装置的维护成本,设置科学合理。2、本技术在胀紧套的外侧套有一圈毛毡套,毛毡套有一定弹性,能够随胀紧套一起胀紧和缩回,同时毛毡套能够避免胀紧套对炮膛内壁直接接触,防止胀紧套对膛线造成刮划,在胀紧部移动时还能将被刷下的铜屑和火药带走,设置科学合理。3、本技术在壳体下侧设置有撑板,在胀紧套胀紧时,胀紧套开口变大,撑板伸出将开口弥补,撑板与胀紧套构成一个圆柱结构,增强了胀紧效果,同时能够对毛毡套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设置科学合理。4、本技术的前支撑部是通过若干支撑轮一实现的,在前支撑部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头,若干喷头能将清洗液喷在炮膛内壁上,增强对炮膛的清洗效果,清洗被喷头喷出,同时经过叶轮产生的高气流带动进一步雾化,均匀喷在泡汤内壁上,设置科学合理。5、本技术的调整环可以绕壳体旋转,使后支撑轮根据膛线旋向卡入炮膛中,同时后支撑轮与壳体活动连接能够消除壳体和对膛线产生了应力,进而延长了炮膛清洗装置的使用寿命,减轻了对膛线的磨损,同时使用更加方便,设置科学合理。6、本技术可以通过锁紧螺钉锁紧调整环,锁紧盖上设置有与锁紧螺钉规格相同的螺纹孔,锁紧螺钉可穿过该螺纹孔而对调整环施加压力,锁紧调整环,可通过拧动三角把手将锁紧螺钉拧紧,便于炮膛清洗装置的使用,在将炮膛清洗装置装入炮膛时,可调整调整环,使后支撑轮卡入膛线内,拧紧锁紧螺钉将调整环锁紧,防止调整环谐振对膛线产生刮划,还能增加炮膛清洗装置在炮管内部运动的平稳程度,增强清洗效果,设置科学合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胀紧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胀紧部胀紧时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胀紧部,21-胀紧套,22-连接杆,23-推轴,3-前支撑部,31-支撑轮一,32-喷头,4-刷洗部,5-后支撑部,51-调整环,52-支撑轮二,53-锁紧机构,531-锁紧盖,532-锁紧螺钉,533-三角把手,6-撑板,7-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胀紧部2、前支撑部3、刷洗部4和后支撑部5,壳体1前端端部设置有叶轮7。胀紧部2包括套在壳体1上的胀紧套21,胀紧套21上设置有开口,胀紧套21的开口两边分别与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连接杆22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位于壳体1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杆22中部通过推轴23连接。本技术中叶轮7能够旋转带动气流流动,炮管内被炮膛清洗装置划分成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能够推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支撑轮为主动轮时会对膛线造成磨损降低火炮炮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风压驱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减轻了支撑轮对膛线的磨损,延长了炮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叶轮7能够在炮膛清洗装置与炮管间产生强气流,将炮膛清洗装置产生的清洗液迅速吹干,防止清洗液自然风干造成氧化腐蚀,设置科学合理。在炮膛清洗装置行进至炮管根部时,胀紧部2胀紧,叶轮7反转将炮膛清洗装置推出炮管,胀紧部2将刷洗部4刷洗时刷下的铜屑、火药和残留的刷洗液带出炮管,叶轮7在炮管内形成强气流,将被胀紧部2擦洗过的炮管进一步风干,增强了刷洗效果,设置科学合理。胀紧部2是通过在两端设置的推轴23二推动连接杆22,连接杆22带动胀紧套21张开实现的胀紧,本技术采用的胀紧部2结构简单,且生成的胀紧力较大,充分满足胀紧部2与炮膛内壁锁紧的需求,同时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减少了炮膛清洗装置的维护成本,设置科学合理。进一步,胀紧套21外侧设置有毛毡套。本技术在胀紧套21的外侧套有一圈毛毡套,毛毡套有一定弹性,能够随胀紧套21一起胀紧和缩回,同时毛毡套能够避免胀紧套21对炮膛内壁直接接触,防止胀紧套21对膛线造成刮划,在胀紧部2移动时还能将被刷下的铜屑和火药带走,设置科学合理。进一步,壳体1上沿径向还滑动设置有撑板6,撑板6位于胀紧套21开口处。本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胀紧部(2)、前支撑部(3)、刷洗部(4)和后支撑部(5),所述壳体(1)前端端部设置有叶轮(7),所述胀紧部(2)包括套在所述壳体(1)上的胀紧套(21),所述胀紧套(2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胀紧套(21)开口的两边分别与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22)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壳体(1)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2)中部通过推轴(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胀紧部(2)、前支撑部(3)、刷洗部(4)和后支撑部(5),所述壳体(1)前端端部设置有叶轮(7),所述胀紧部(2)包括套在所述壳体(1)上的胀紧套(21),所述胀紧套(2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胀紧套(21)开口的两边分别与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22)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壳体(1)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2)中部通过推轴(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套(21)外侧设置有毛毡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沿径向还滑动设置有撑板(6),所述撑板(6)位于所述胀紧套(21)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紧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河周英杰刘公卓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巴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