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桨及使用该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157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桨及使用该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搅拌桨采用中心非对称结构设计,分别为框式结构和锚式结构,框式结构配合通流孔可使流体上下翻腾引发混沌,锚式结构贴近搅拌槽的侧壁,可对搅拌槽的近侧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驱使近侧壁处的流体环向流动,桨叶的下部贴近搅拌槽的底壁,可对近底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剪切力,通过中心非对称结构的框式、锚式及近底壁的底壁贴合面结构,使得搅拌槽中的流体组分可以充分、有效混合,确保在不提高搅拌转速的前提下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同时,搅拌槽中的流体还会在搅拌槽的中、上部形成低压区,使得作为气泡主要产生区域的中、上部的气泡轻易排出,提高流体组分质量。

A stirred impeller and a vacuum injection machine using the agit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irring paddle and a vacuum casting machine using the stirring paddle. The propeller is designed with a central asymmetric structure, which is a frame structure and an anchorage structure. The frame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a flow hole can cause the flow of fluid up and down to lead to chaos. The anchorage structure is close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stirred tank. It can produce a larger shear force on the fluid near the near side wall of the agitator and drive the flow of the fluid in the near side wall. The lower part of the blade is close to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tirred tank, which can produce a larger shear force on the near bottom wall. Through the frame, anchorage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near bottom, the fluid components in the mixing tank can be fully and effectively mixed to ensure that the stirr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ithout high stirring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luid in the mixing tank will also form the low pressure area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he mixing tank, making the bubbl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 of the bubble easily expelle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luid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桨及使用该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
本技术涉及搅拌桨及使用该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
技术介绍
真空注型(VacuumCasting,VC)技术作为快速模具(RapidTooling,RT)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方法,与传统模具制造相比,其制造周期仅为后者的30%-50%,制造成本仅为后者的20%-30%,而且在制造复现度、梯度功能材料和不同材质表面模具方面,具有机加工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电、医疗等行业中。目前VC技术主要成形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反应成形领域,聚氨酯树脂材料通常由A、B两组分构成,多采用一步法工艺或两步法工艺制备。A组分一般为异氰酸酯,B组分为多元醇(含扩链剂),A、B组分材料经混合均匀后,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醋类聚合物,反应使得材料在短时间内完成从液体向固体的转变,借助聚合物的交联和相分离作用实现产品的快速成型。因此工艺过程中的种种化学变化是以参加反应的双组分材料充分混合为前提,材料的混合质量直接决定了成型后产品的质量。目前真空注型机使用的搅拌桨多为斜叶式、直叶式和涡轮式等,对于介质较为黏稠的双组分材料,单纯的提高搅拌桨转速来提高混合质量及效果,会使高分子材料遭到破坏,因此搅拌桨的转速一般控制在(80-150r/min),材料通常处于低雷诺数的层流状态,混合过程中搅拌槽内形成环状混合隔离区,隔离区内的材料混合只能依靠分子扩散运动来实现,使得混合质量及效率普遍偏低,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提高搅拌桨转速、仅通过搅拌桨本身结构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混合质量和混合效率的搅拌桨;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本技术的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搅拌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桨叶,桨叶包括位于搅拌轴两侧的左右两半部分,左半部分为框式结构、右半部分为锚式结构,框式结构包括横向框边和通流孔,横向框边的上下两侧用于供流体通过;锚式结构具有用于与搅拌槽侧壁面贴近以便为搅拌槽侧壁面处的流体提供环向剪切力的侧壁贴合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下部还设有用于与搅拌槽的底壁贴近以使搅拌槽底壁处的流体向上翻腾的底壁贴合面。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搅拌桨采用中心非对称结构设计,分别为位于搅拌轴两侧的框式结构和锚式结构,框式结构配合通流孔可使流体上下翻腾引发混沌,实现流体的轴向流动,锚式结构贴近搅拌槽的侧壁,可对搅拌槽的近侧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驱使近侧壁处的流体环向流动,桨叶的下部贴近搅拌槽的底壁,可对近底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剪切力,使流体上下并环向翻腾流动,通过中心非对称结构的框式、锚式及近底壁的底壁贴合面结构,使得搅拌槽中的流体组分可以充分、有效混合,确保不提高搅拌转速的前提下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同时,搅拌槽中的流体还会在搅拌槽内形成自上而下依次增大的压力,并在搅拌槽的中、上部形成低压区,使得作为气泡主要产生区域的中、上部的气泡轻易排出,提高流体组分质量。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锚式结构上设有通流孔。锚式结构上通流孔的设置可促使流体可以更好的上下翻腾,使组分混合更加均匀。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锚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两个,两个通流通横向并排布置。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锚式结构呈挂钩形。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框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多个且在框式结构上均匀布置。多个通流孔的设计可使流体上下翻腾、环向翻腾更均匀。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框式结构的通流孔有四个,四个通流孔呈两行两列布置。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框式结构呈矩形。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桨叶上所有通流孔的总面积与桨叶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2。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搅拌轴包括上、下两段,两段通过接头可拆连接。搅拌轴上下两段可拆连接可具有方便运输和方便维修的作用。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接头包括分别转动装配在搅拌轴的下段的上部和上段的下部的上、下螺圈,上、下螺圈通过螺纹连接,搅拌轴的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之间还设有传递扭矩的凸台和凹槽。本技术的真空注型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真空注型机包括搅拌槽以及从搅拌槽上端开口伸入搅拌槽内的搅拌桨,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桨叶,桨叶包括位于搅拌轴两侧的左右两半部分,左半部分为框式结构、右半部分为锚式结构,框式结构包括横向框边和通流孔,横向框边的上下两侧用于供流体通过;锚式结构具有与搅拌槽侧壁面贴近以便为搅拌槽侧壁面处的流体提供环向剪切力的侧壁贴合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下部还设有与搅拌槽的底壁贴近以使搅拌槽底壁处的流体向上翻腾的底壁贴合面。本技术的真空注型机的搅拌桨采用中心非对称结构设计,分别为位于搅拌轴两侧的框式结构和锚式结构,框式结构配合通流孔可使流体上下翻腾引发混沌,实现流体的轴向流动,锚式结构贴近搅拌槽的侧壁,可对搅拌槽的近侧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驱使近侧壁处的流体环向流动,桨叶的下部贴近搅拌槽的底壁,可对近底壁处的流体产生较大剪切力,使流体上下并环向翻腾流动,通过中心非对称结构的框式、锚式及近底壁的底壁贴合面结构,使得搅拌槽中的流体组分可以充分、有效混合,确保不提高搅拌转速的前提下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同时,搅拌槽中的流体还会在搅拌槽内形成自上而下依次增大的压力,并在搅拌槽的中、上部形成低压区,使得作为气泡主要产生区域的中、上部的气泡轻易排出,提高流体组分质量。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锚式结构上设有通流孔。锚式结构上通流孔的设置可促使流体可以更好的上下翻腾,使组分混合更加均匀。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锚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两个,两个通流通横向并排布置。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锚式结构呈挂钩形。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框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多个且在框式结构上均匀布置。多个通流孔的设计可使流体上下翻腾、环向翻腾更均匀。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框式结构的通流孔有四个,四个通流孔呈两行两列布置。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框式结构呈矩形。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桨叶上所有通流孔的总面积与桨叶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2。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搅拌轴包括上、下两段,两段通过接头可拆连接。搅拌轴上下两段可拆连接可具有方便运输和方便维修的作用。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接头包括分别转动装配在搅拌轴的下段的上部和上段的下部的上、下螺圈,上、下螺圈通过螺纹连接,搅拌轴的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之间还设有传递扭矩的凸台和凹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注型机具体实施例中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下搅拌轴连接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下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上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真空注型机工作时其搅拌槽中的纵截面上流体产生的流场结构示意图;图6为真空注型机工作时其搅拌槽中的横截面上流体产生的流场结构示意图;图7为真空注型机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搅拌桨及使用该搅拌桨的真空注型机

【技术保护点】
1.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桨叶,其特征是,桨叶包括位于搅拌轴两侧的左右两半部分,左半部分为框式结构、右半部分为锚式结构,框式结构包括横向框边和通流孔,横向框边的上下两侧用于供流体通过;锚式结构具有用于与搅拌槽侧壁面贴近以便为搅拌槽侧壁面处的流体提供环向剪切力的侧壁贴合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下部还设有用于与搅拌槽的底壁贴近以使搅拌槽底壁处的流体向上翻腾的底壁贴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桨叶,其特征是,桨叶包括位于搅拌轴两侧的左右两半部分,左半部分为框式结构、右半部分为锚式结构,框式结构包括横向框边和通流孔,横向框边的上下两侧用于供流体通过;锚式结构具有用于与搅拌槽侧壁面贴近以便为搅拌槽侧壁面处的流体提供环向剪切力的侧壁贴合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下部还设有用于与搅拌槽的底壁贴近以使搅拌槽底壁处的流体向上翻腾的底壁贴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锚式结构上设有通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锚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两个,两个通流通横向并排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锚式结构呈挂钩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框式结构上的通流孔有多个且在框式结构上均匀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框式结构的通流孔有四个,四个通流孔呈两行两列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所述框式结构呈矩形。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桨叶上所有通流孔的总面积与桨叶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2。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搅拌轴包括上、下两段,两段通过接头可拆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桨,其特征是,所述接头包括分别转动装配在搅拌轴的下段的上部和上段的下部的上、下螺圈,上、下螺圈通过螺纹连接,搅拌轴的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之间还设有传递扭矩的凸台和凹槽。11.真空注型机,包括搅拌槽以及从搅拌槽上端开口伸入搅拌槽内的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壮雅赵珂李萌阳李明利段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