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915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封装方法,通过设置新的金属端子的结构、金属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各个密封件的装配和制备方法,使得密封结构整体更可靠、密封性能更好,且可以利用普通导线代替原先的防虹吸导线,使得成本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封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连接组件领域,特别是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内,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监测汽车运行的各项指标。因而,传感器始终保持着稳定运行性能对于汽车的安全、寿命、节能、环保地行驶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保证传感器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传感器一般需要具有避免受到环境影响的性能,譬如具有一定等级的防水密封性能。传感器在工作时会伴随气体压强的不断变化,如果密封不良,则极易发生虹吸进水问题。现有的传感器连接组件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胶壳主体1内设置有金属端子,金属端子的下方连接有防虹吸导线,传感器的引脚从上方插入金属端子,使得传感器通过金属端子与防虹吸导线电连接,实现信号传递。为了防止传感器在工作时受到水汽影响,密封结构应能较好地阻止位于下方的水汽上移至传感器处,因此,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和连接组件,包括主密封圈3、密封圈4、卡扣6和密封管7。上述密封结构中,传感器通过与胶壳主体1、主密封圈3之间过盈配合,此处可以达到IP9K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较好。而在金属端子3、防虹吸导线相关的密封结构中,密封效果欠佳。其中,密封圈4内侧与防虹吸导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实现防水密封,防水等级为IP6,金属端子3通过压接的方式将防虹吸导线5与密封圈4固定在一起;将装配好的防虹吸导线、密封圈4、金属端子3插入胶壳主体1内,密封圈4外侧与胶壳主体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实现防水密封,防水等级为IP6;将露在胶壳主体1外的防虹吸导线用密封管7进行保护并用卡扣6将各个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卡扣6和密封管7对防虹吸导线有一定的密封保护,但由于卡扣6与密封管7以及胶壳主体1连接时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此处的密封防水效果不是很好。其次,上述结构中使用的防虹吸导线,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外部的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和内部的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包括若干金属导线8-1和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所述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将金属导线8-1之间以及金属导线8-1与绝缘层5之间的间隙充填满,使得防虹吸导线本身的防水密封性能等级达到IP9K,即使水汽通过卡扣6的装配间隙进入密封管,在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破损的情况下也无法通过金属导线8-1之间或金属导线8-1与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密封连接组件的内部。目前的传感器连接组件密封结构中均使用这种防虹吸导线,虽然密封效果好,但这种导线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及封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中,与导线相关的部分密封结构密封效果不佳以及防虹吸导线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包括胶壳主体、管状金属端子、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且第二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的内外壁均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管状金属端子设置于胶壳主体内,所述管状金属端子上与导线连接的一端为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导线的一端自导线孔处进入胶壳主体内部,且导线的该端设置于管状结构内,管状结构的外壁与导线之间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内,且第一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第一密封部分别与导线以及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孔上远离胶壳主体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且第三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且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所述第四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外部,且第四密封部过盈设置于第三密封部外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线为防虹吸导线或非防虹吸导线。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外。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后端处的金属导体外露,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开口处的金属导体置于绝缘层内。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管状结构与导线的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热缩管。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为注塑结构,且第二密封部充填满由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以及胶壳主体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上述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状金属端子的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的一端的外部,定义导线的该端为内侧端,导线的另一端为外侧端,在管状结构与导线的接线处套上热缩管进行密封;步骤二、将导线的外侧端穿过第一密封部,使得第一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步骤三、将管状金属端子安装到胶壳主体内,同时将第一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处的内壁过盈配合,其中第一密封部完全位于胶壳主体内腔中;步骤四、将导线的外端穿过第三密封部,使得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位于胶壳主体外部;步骤五、将第四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过盈连接;步骤六、对胶壳主体的进线端处进行注塑形成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胶壳主体和第四密封部,且第二密封部布满由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以及胶壳主体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以提升密封防护性能的密封连接组件及传感器组件;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密封组件的结构更可靠,机械性能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密封连接组件整体的防水等级,由原先的IP6提高到IP9K,密封等级的提高,可以反向减缓密封组件本身的老化,延缓老化导致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非防虹吸导线,选用普通导线,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防虹吸导线而产生的成本较高的问题。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虹吸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线、金属端子以及热缩管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非防虹吸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按照步骤一和步骤二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按照步骤三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按照步骤四和步骤五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胶壳主体1、金属端子2、主密封圈3、密封圈4、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防虹吸导线密封层5-3、卡扣6、密封管7、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金属导线8-1、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管状金属端子9、双壁热缩管10、第三密封部11、导线12、导线绝缘层12-1、第一密封部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封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壳主体、管状金属端子、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且第二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的内外壁均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管状金属端子设置于胶壳主体内,所述管状金属端子上与导线连接的一端为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导线的一端自导线孔处进入胶壳主体内部,且导线的该端设置于管状结构内,管状结构的外壁与导线之间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内,且第一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第一密封部分别与导线以及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孔上远离胶壳主体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且第三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且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所述第四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外部,且第四密封部过盈设置于第三密封部外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壳主体、管状金属端子、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且第二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的内外壁均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管状金属端子设置于胶壳主体内,所述管状金属端子上与导线连接的一端为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导线的一端自导线孔处进入胶壳主体内部,且导线的该端设置于管状结构内,管状结构的外壁与导线之间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内,且第一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第一密封部分别与导线以及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孔上远离胶壳主体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且第三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且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所述第四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外部,且第四密封部过盈设置于第三密封部外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防虹吸导线或非防虹吸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后端处的金属导体外露,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开口处的金属导体置于绝缘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与导线的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热缩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平汪开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好世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