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子进专利>正文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129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和制作不成功的问题。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腔内的数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且所述单体电池的内腔相互独立,所述壳体内位于上述电池腔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的内腔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所述壳体内还具有共压腔,所有所述分气室分别通过排气孔与所述共压腔相连通。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具有能成功制作且能正常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
,涉及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分气室共压力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包括正极端板、若干个双极性极板、负极端板、隔板、电解液、电池槽以及电池盖等。其中,双极性极板是由双极性基板的两面分别涂上正极膏和负极膏形成的,通过该双极性极板的设计,使得铅膏利用率提高,比能量高。例如,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710179695.8;其公布号为:CN106876804A),该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壳体和连接于壳体上方具有空腔的顶盖,壳体内设有平行排列的双极板且通过双极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若干扁平状的矩形隔室,在隔室内设有扁平的电池单体,壳体的上开口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下侧面与双极板密封连接且盖板的上侧面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的空腔分隔成数量与隔室数量相同且相互独立的气室,若干气室与若干隔室一一对应并通过开设在盖板上的通孔相连通,每个气室均连接有单向阀。该铅酸蓄电池将每个隔室分别连通至相互独立的气室中,使得每个隔室均具有一条独立的排气通路,避免出现电解液互窜而导致的微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技术保护点】
1.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11a)的壳体(1)以及设置于电池腔(11a)内的数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21)且所述单体电池(2)的内腔(21)相互独立,所述壳体(1)内位于上述电池腔(11a)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2)的内腔(21)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12a),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具有共压腔(14a),所有所述分气室(12a)分别通过排气孔(13a)与所述共压腔(14a)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11a)的壳体(1)以及设置于电池腔(11a)内的数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21)且所述单体电池(2)的内腔(21)相互独立,所述壳体(1)内位于上述电池腔(11a)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2)的内腔(21)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12a),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具有共压腔(14a),所有所述分气室(12a)分别通过排气孔(13a)与所述共压腔(14a)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压腔(14a)位于所述分气室(12a)的上方,所述排气孔(13a)分别连通至所述共压腔(14a)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室(12a)的排气孔(13a)处均连接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气孔伞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伞帽(6)包括呈筒状的连接部(61),该连接部(61)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环状的伞状部(62),所述壳体(1)位于上述排气孔(13a)上端处具有向上凸出呈筒状的排气部(13b),所述连接部(61)插接或者套接在所述排气部(13b)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2)包括呈环形的密封胶圈(4)以及依次设置正极板(22)、隔板(23)和负极板(24),所述正极板(22)和负极板(24)相对于隔板(23)的另一侧分别具有基板,所述密封胶圈(4)连接在两个基板的外沿之间且三者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单体电池(2)的内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进
申请(专利权)人:林子进陈双应陈欢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