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型结构SnO*单分散纳米单晶及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868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及合成方法。该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为棒状结构纳米单晶,其直径为5-50纳米,长度为50-300纳米。其方法是将四氯化锡溶解于盐酸溶液,混合均匀后,放入高压釜中,充空气至压力为0.1-1.5兆帕作为预压,在200-400℃下保温4-8小时,直接得到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溶液的酸度和预压,提高前驱体水解温度,使其在高温下水解,由于此时系统处于高压力下,SnO↓[2]分子结晶时沿被限定的晶面,择优生长,且直接长成密度最大的、几乎无缺陷的四方型结构SnO↓[2]纳米单晶。该晶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用作发光器件和发射装置,可提高其发光效应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及合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热—液压法制备的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及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SnO2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其用途广泛,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催化剂和化工原料;在陶瓷工业中可用作釉料和搪瓷乳浊剂;同时还可用于导电材料、薄膜电阻器和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由于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纳米氧化锡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和气敏性能,使得它在气敏元件、半导体元件、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因此氧化锡的应用开发,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课题。纳米氧化锡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微乳液法。制备的前驱体不多,主要为易溶的无机锡盐和醇盐。而上述这些方法制备的SnO2,由于制备工艺不同,所以得到的粒子粒径不均匀,性能不稳定,表面缺陷较多,表面能大,不易分散,易于团聚,这直接导致了纳米氧化锡在光电性能方面的不稳定性,制约了纳米氧化锡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结晶度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及合成方法。该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粒子粒径均匀,性能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方型结构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其特征是该SnO↓[2]单分散纳米单晶为棒状结构纳米单晶,其直径为5-50纳米,长度为50-300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英夏晓红范晶贾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