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Ag*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68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特征在于其为含有AgNO↓[3]和HTeO↓[2]↑[+]的水溶液,其中[AgNO↓[3]]∶[HTeO↓[2]↑[+]]=1∶5,[HTeO↓[2]↑[+]]=0.1~1M,电镀液的pH值用HNO↓[3]调为0.5~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镀液可以在室温下快速、安全地实现Ag↓[2]Te的大量沉积,所得单晶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
,具体涉及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配方。
技术介绍
热电半导体Ag2Te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英国《材料化学杂志》( / M"/w C//e/ . 2002 年,第12巻,第2435页)报道了一种采用电镀来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其电镀液是由TeCU和AgN03溶解在剧毒的二甲亚砜中形成的。由于TeCU和AgNCb在二 甲亚砜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因此该电镀液导电性差、沉积速度慢、沉积量有限;而且该方 法电镀条件苛刻,需要将剧毒的二甲亚砜恒温在8(TC下使用,操作不方便,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简易而有效地用于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可以在室 温下快速、安全地实现Ag2Te的大量沉积,所得单晶质量高。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特征在于其为含有AgN03和 HTe02+的水溶液,其中 : = l:5, = 0.1~1 M,电镀液的pH值用HN03调为0.5~1.5。在Ag2Te的电沉积过程中,存在下面的电化学反应HTe02++ + 4e-= Te(s) + 2H20 (1) Ag+ + e- = Ag(s) (2) 总的反应为-HTe02+ + 2Ag十+ 3『+ 6e- = Ag2Te (s) + 2H20 (3)要实现Ag和Te的电化学共沉淀,必须使它们的沉积电势接近。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溶液 中的金属离子浓度,通过增大电势较负的金属离子浓度使其电势正移,通过降低电势较正 的金属离子浓度使其电势负移的方法,使两者的电势接近,根据能斯特方程可以算出Ag2Te 电镀液中的电极电位《Te。;/Te -0.534V, cp:+^ -0.699V,两者的电势相差不大,基本 上能满足金属共沉淀的条件。另夕卜,溶液的pH值可以影响HTe02+/Te和H+/H2的电极电位, 一方面,如果pH值太低,H^H2的电势提高将产生H2,会阻碍HTe(V和Ag+向阴极移动, 最终影响单晶Ag2Te的沉积质量;另一方面,如果pH值太高,HTe02+和Ag+会发生水解生 成Te02(OH)N03和AgOH沉淀,因此本专利技术将电镀液pH值保持在0.5~1.5之间。与己有电镀液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进步的效果体现在1、 由于本专利技术电镀液的离子浓度高,因此导电性好,可以实现快速、大量的沉积,使所得到的单晶Ag2Te质量明显提高。2、 本专利技术电镀液为水溶液,避免了使用剧毒的二甲亚砜,因而电镀过程更加安全。3、 本专利技术电镀液的沉积温度为室温,沉积条件更加简易可控。 附图说明图l是Ag2Te薄膜的X射线衍射(XRD)花样。 图2是Ag2Te薄膜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3是Ag2Te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图。 图4是Ag2Te纳米线阵列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5是Ag2Te纳米线阵列的透射电镜(TEM)照片。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铜片上电镀制备AfcTe薄膜及其表征 制备1、 电镀液的配制采用电子天平称取0.1 mol的Te粉放到烧杯中,边加5 M HN03边搅拌,直至Te粉完 全溶解,即得到0.1 mol的HTe02+;再加入0.02 mol AgN03后,将溶液移入100 ml容量瓶 中,加水至接近100 ml;用5 M HN03调节电镀液pH在0.5 1.5,再加水至100 ml,搅拌 10分钟、待用。2、 电镀利用传统双电极电解槽,采用上述电镀液进行电化学共沉积,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 极,电流密度由HDV—7C型晶体管恒电位仪恒定在10mA/cm2,室温下电镀10min。电镀 结束后,取出样品,用蒸馏水冲洗,烘干后即得薄膜样品A。表征图1给出了上述薄膜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花样,图1中所有的峰都可以指标化为纯的单斜相Ag2Te (JCPDS, No.34-0142, a=0.81698nm, b=0.8940 nm, c=0.80653 nm,P=112.793°),没有发现其他Ag7Te4或单质Ag、 Te的衍射峰,说明样品很纯净。Ag2Te薄膜的扫描电镜图片如图2所示,从该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薄膜上的颗粒分布均匀,大小在200~300 nm,薄膜表面起伏很小。图3给出了单晶Ag2Te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图。从图3谱图中可以看出, 除了测试靶台上的Cu、C和O以外,没有发现其他杂质(如Te032-, NOr,元素态Ag或Te), 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Ag : Te 2:1.05,表明本实施例中所制备得到的Ag2Te薄膜符合化学 计量比(5%的偏离在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内)。实施例2:单晶AgzTe纳米线阵列的电镀制备及表征 制备1、 电镀液的配制采用电子天平称取0.01 mol的Te粉放到烧杯中,边加5 M HN03边搅拌,直至Te粉 完全溶解,即得到0.01 mol的HTe02+;再加入0.002 mol AgNCb后,将溶液移入100ml容 量瓶中,加水至接近100ml;用5 MHNO3调节电镀液pH在0.5 1.5,再加水至100 ml, 搅拌10分钟、待用。2、 模板准备取一片厚0.1mm、孔径为50nm、直径为2.5 cm的圆片状双通氧化铝模板,在其一面 溅射一层厚100nm的金层做电极。将上述模板浸没在上述电镀液中,利用机械泵在低于1 Pa的压力下抽真空30min。3、 电镀利用传统双电极电解槽,采用上述电镀液,在抽好真空的模板中进行电化学共沉积, 模板有金层的一面做阴极,石墨做阳极,电流密度由HDV—7C型晶体管恒电位仪恒定在2 mA/cm2,室温下电镀lh。电镀结束后,取出样品,用蘸有八1203粉的酒精棉球将模板背面 的金层轻轻擦去,用蒸馏水冲洗,烘干后即得黑色圆片状样品C。表征用1MNaOH溶液腐蚀后的Ag2Te纳米线阵列的扫描电镜图片如图4所示,从该扫描电 镜照片可以看出,腐蚀5分钟后的照片Cl中,模板的孔洞均填满了纳米线,填充率接近 100%。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照片C2中为15分钟;照片C3中为30分钟),纳米线暴露 的部分越多,纳米线就越长,最终长度可达几十微米。这些纳米线表面光滑、连续致密, 直径均匀,皆在50nm左右,同所用模板孔径一致。用1MNaOH溶液腐蚀后的Ag2Te纳米线阵列的透射电镜图片如图5所示,从TEM图 片C4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大量直径均匀、表面干净、长径比大的纳米线,且纳米线的直径等于所用模板直径。Ag2Te单根纳米线及其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片如图C5所示,其中的衍射斑点可以指标化为单斜Ag2Te的(IOI), (10i)和(200)等衍射面,而且(200)面的衍射斑点与纳米线方向相同,说明Ag2Te纳米线沿方向生长。Ag2Te单根纳米线高分辨 透射电镜(HRTEM)图片如图C6所示,清晰规则的晶格条纹说明样品是完美的单晶。两 组间距分别为0.44 nm和0.67 nm的晶格条纹,分别与单斜Ag2Te的{101}晶面族((1 = 0.44911111)和{101}晶面族((1 = 0.676nm)对应,经测量计算,垂直于纳米线方向的面间距为0.74nm, 与单斜Ag2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Ag2Te薄膜或纳米线阵列的电镀液,特征在于其为含有AgNO↓[3]和HTeO↓[2]↑[+]的水溶液,其中[AgNO↓[3]]∶[HTeO↓[2]↑[+]]=1∶5,[HTeO↓[2]↑[+]]=0.1~1M,电镀液的pH值用HNO↓[3]调为0.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冲陈翌庆苏勇周汉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