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303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和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反向弧形与正向弧形反向相切连接,在胎面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凸出量的凹槽,解决了卡丁车等赛车因胎体形变过大使得胎面在产生向外的凸出量,进而影响胎面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轮胎的抓地力,有效提高了卡丁车的操控稳定性;采用轻质材料、多层小角度排列方式的帘布层,大大减小了轮胎的重量,减小了卡丁车的惯性力并大大提高了卡丁车的加速能力,保证了卡丁车良好的动力性能。

A type of kart tyr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art tyr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tread side and a bead section. The tread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crown arc, a second crown arc, and a third crown arc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ire meridian, from the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tire equator and the tread contour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fetal shoulder.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is connected in reverse arc with a forward arc, and a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tread to counteract the protruding amount of the tread when the shape of a tire is changed. The problem is solved by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carin car changes the outward projection due to the shape of the fetus, and then affects the reduction of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tread and the ground.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grip of the tir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handling stability of the carting car. The tire weight is reduced greatly, the inertia force of carin car is reduced and the speed of carin car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kart car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是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赛车运动已不再遥不可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轿车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用,赛车运动在中国日趋兴起,贴近寻常百姓生活。卡丁车作为入门级赛车运动的赛车,因其门槛相对较低,车型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而轮胎作为赛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正是发挥赛车良好性能的关键所在,轮胎的良好运动性能的是赛车必要的基础。相比于普通汽车用轮胎,赛车轮胎需要具有更好的抓地力,以提供良好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提高赛车的操控性能,此外,对于卡丁车而言,轮胎还需尽可能的减轻重量,提高加速能力,保证赛车运行过程中良好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和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为圆心在轮胎外侧的反向弧,并在胎面中间位置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凸出量的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面内侧贴合有交叉排列的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帘布层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帘布层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相等且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40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帘布层贴合于第二帘布层内侧,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两端分别沿着胎圈钢丝和三角胶进行反包,第一帘布层的反包端点高度H1、第二帘布层的反包端点高度H2及三角胶的高度H3存在H1>H2>H3的关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为全纤维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帘布层内侧设有用于存气稳压的内衬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反向弧形与正向弧形反向相切连接,在胎面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凸出量的凹槽,解决了卡丁车等赛车因胎体形变过大使得胎面在产生向外的凸出量,进而影响胎面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轮胎的抓地力,有利于提高卡丁车等赛车行驶时的驱动力及刹车时的制动力,有效提高了卡丁车的操控稳定性;多段相切的弧形胎面轮廓设计,保证了胎面与地面之间的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卡丁车等赛车的使用性能;采用轻质材料、多层小角度排列方式的帘布层,大大减小了轮胎的重量,减小了卡丁车的惯性力并大大提高了卡丁车的加速能力,保证了卡丁车良好的动力性能,减小了卡丁车等赛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胎的形变程度;通过在帘布层内侧设置内衬层提高了轮胎的存气稳压性能,保证了卡丁车运行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轮胎断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胎面轮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帘布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设计的轮胎与常规设计的轮胎运行时的接地印痕对比图。图中:1-胎面、2-胎侧、3-第三冠弧、4-第二冠弧、5-第一冠弧、6-第一帘布层、7-第二帘布层、8-内衬层、9-胎圈钢丝、10-三角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侧2和胎圈部,所述胎面1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1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5、第二冠弧4和第三冠弧3,所述第一冠弧5为圆心在轮胎外侧的反向弧,并在胎面1中间位置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1凸出量的凹槽,所述胎面1内侧贴合有交叉排列的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所述第一帘布层6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帘布层7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相等且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40度,第一帘布层6贴合于第二帘布层7内侧,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两端分别沿着胎圈钢丝9和三角胶10进行反包,第一帘布层6的反包端点高度H1、第二帘布层7的反包端点高度H2及三角胶10的高度H3存在H1>H2>H3的关系,所述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为全纤维材料制成,第一帘布层6内侧设有用于存气稳压的内衬层8。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将轮胎的胎圈部安装在卡丁车等赛车的轮辋上,使用时,内衬层8有利于保证轮胎内部的气压稳定,具有存气稳压的作用,在胎面1内侧设置双层交叉设置的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在保证胎体强度的同时,采用全纤维的轻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形成无钢丝的轮胎骨架,降低了轮胎的生产成本,大大减小了轮胎的重量,同时,帘布层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减小了卡丁车等赛车车轮的惯性力并大大提高了卡丁车等赛车赛车时的加速能力,保证卡丁车等赛车良好的动力性能,通过改变两层帘布层的帘布排布角度,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为小角度交叉排布,第一帘布层6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帘布层7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相等且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度-40度,第一帘布层6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帘布层7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具体可根据帘布层的胎体帘布膨胀系数进行调整,减小了卡丁车等赛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胎的形变程度,有效改善轮胎胎面向外凸出的问题,进而改善轮胎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卡丁车等赛车的使用性能。轮胎的胎面1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1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5、第二冠弧4和第三冠弧3,所述第一冠弧5为圆心在轮胎外侧1反向弧,第一冠弧5与第二冠弧4反向相切连接,胎面1的轮廓采用多段弧形结构相切的连接方式,有效改善轮胎的接地状况,增加轮胎的抓地力及卡丁车等赛车行驶时的操控稳定性,同时,轮胎胎面的第一冠弧5为处于胎面1中间位置的反向弧,第一冠弧5与第二冠弧4为反向相切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冠弧5在胎面1中间位置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1凸出量的凹槽,且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冠弧5相比常规设计的轮胎胎面在高度方向上存在一个凹陷高度为h的凹槽,在卡丁车等赛车行驶过程中,因胎体形变过大会使得胎面1在产生向外的凸出量,在胎面1中间位置形成的凹槽可用于抵消卡丁车等赛车行驶过程中胎面1向外的凸出量,从而使得轮胎充气后能达到正常形状。表1采用反向弧设计的轮胎胎面TL1与常规设计的轮胎胎面TL1'运行时相比,得出如上表1所示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反向弧设计的轮胎胎面接触面积相对于常规设计的轮胎胎面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保证了胎面1、胎面1胶与地面之间的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轮胎的抓地力,有利于提高卡丁车等赛车行驶时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驱动力及刹车时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制动力,提高卡丁车等赛车的操控性能,有效提高卡丁车等赛车的操控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侧(2)和胎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1)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5)、第二冠弧(4)和第三冠弧(3),所述第一冠弧(5)为圆心在轮胎外侧的反向弧,并在胎面(1)中间位置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1)凸出量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丁车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侧(2)和胎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在轮胎子午线的截面上、从轮胎赤道面与胎面(1)轮廓的交点到胎肩部起始处依次分成第一冠弧(5)、第二冠弧(4)和第三冠弧(3),所述第一冠弧(5)为圆心在轮胎外侧的反向弧,并在胎面(1)中间位置形成用于抵消胎体形变时胎面(1)凸出量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内侧贴合有交叉排列的第一帘布层(6)和第二帘布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丁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帘布层(6)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帘布层(7)与胎冠中心线的夹角相等且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朱敏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