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39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包括卡座本体、卡托及限位结构;卡座本体包括底板及固定于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底板形成滑槽;卡托包括托盘及盖板,托盘的中部形成镂空的SIM卡容置腔,托盘的一侧面远离盖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托盘滑动插接于滑槽内;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导向槽及圆柱弹簧,限位块具有相互连接的梯形端及矩形端,在卡托插入或拔出时,凸台可推动限位块向压缩圆柱弹簧的方向运动以使得凸台越过限位块。通过在托盘的侧面设置凸台,在用户需要查看或者更换SIM卡时,限位结构限制卡托与卡座本体完全分离,防止卡托完全取出而丢失。

A block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loss of Cato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relates to a card seat structure preventing Cato loss. The card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Cato and a limit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floor and a first side plate and a two side plate fix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loor. The first side plate forms a sliding groove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Cato includes a tray and a cover plate. The middle of the tray forms a hollow SIM cavities. One side of the tray is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cover plate. The tray slider is inserted in the slot, and the limit structure includes a limit block, a guide slot and a cylindrical spring, and the limit block has a trapezoid end and a rectangular end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When the Cato inserts or pulls out, the convex block can push the limit block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pressed cylindrical spring so that the convex platform passes the limit block. By setting the protruding platform on the side of the tray, when the user needs to view or replace the SIM card, the limit structure limit is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the seat body to prevent the card from being completely removed and l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
本技术属于通信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已成为现今人们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该移动终端不仅可用于通话、发短信息、发彩信等通讯用途,亦为人们进行歌曲、影视、图片、视频等娱乐用途。移动终端要实现通讯功能离不开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同时用户要存储图片、视频等数据也离不开数据卡(例如,SD卡等),这些卡都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卡托来承载。现在的卡托大多能够完全与卡座分离,当用户需要查看或者更换SIM卡时,由于卡托的体积太小,因此在用户拔出卡托后,经常容易造成卡托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卡托容易与卡座本体完全分离而使得卡托丢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包括卡座本体、卡托及限位结构;所述卡座本体包括底板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滑槽;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及盖板,所述托盘具有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顶边与所述顶面相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底边与所述底面相接,所述托盘的中部形成镂空的SIM卡容置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托盘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导向槽及圆柱弹簧,所述限位块具有相互连接的梯形端及矩形端,所述梯形端具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梯形端的下底面与所述矩形端相接,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端的端面上,所述限位块可沿所述圆柱弹簧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且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在所述卡托插入或拔出时,所述凸台可推动所述限位块向压缩所述圆柱弹簧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凸台越过所述限位块。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75°,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45°,且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可选地,所述凸台为半圆形凸台,且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切。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卡托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时,所述弹性凸起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面设有用于拉出所述托盘的凹槽。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通过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置所述凸台,在用户需要查看或者更换SIM卡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卡托与所述卡座本体完全分离,防止所述卡托完全取出而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在卡托插入卡座本体时凸台与限位块开始接触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在卡托完全插入卡座本体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在卡托拔出卡座本体时凸台与限位块开始接触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卡座本体;101、底板;102、第一侧板;103、第二侧板;104、滑槽;2、卡托;201、托盘;2011、顶面;2012、第二侧面;2013、第三侧面;2014、凹槽;2015、SIM卡容置腔;2016、凸台;2017、限位槽;202、盖板;3、限位结构;301、限位块;302、导向槽;303、圆柱弹簧;304、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卡托2丢失的卡座结构,包括卡座本体1、卡托2及限位结构3。所述卡座本体1包括底板101及固定于所述底板10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102及第二侧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2与所述底板101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03的滑槽104。如图1所示,所述卡托2包括托盘201及盖板202,所述托盘201具有顶面2011、底面(图中未标出)、第一侧面(图中未标出)、第二侧面2012、第三侧面2013及第四侧面(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2012、第三侧面2013及第四侧面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2012、第三侧面2013及第四侧面的顶边与所述顶面2011相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2012、第三侧面2013及第四侧面的底边与所述底面相接,所述托盘201的中部形成镂空的SIM卡容置腔2015,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盖板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2012远离所述盖板202的一端设有凸台2016,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滑槽104内,所述托盘201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104内;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限位块301、导向槽302及圆柱弹簧303,所述限位块301具有相互连接的梯形端及矩形端,所述梯形端具有第一斜面(图中未标出)及第二斜面304,所述梯形端的下底面与所述矩形端相接,所述导向槽302设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圆柱弹簧3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03上,所述圆柱弹簧30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端的端面上,所述限位块301可沿所述圆柱弹簧303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导向槽302内滑动,且所述限位块301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向槽302的深度,在所述卡托2插入或拔出时,所述凸台2016可推动所述限位块301向压缩所述圆柱弹簧303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凸台2016越过所述限位块30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2012的夹角为第一夹角(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斜面304与所述第二侧面201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75°,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可以理解的,由力的分解可知,当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75°时,若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则所述卡托2插入所述卡座本体1所需的力小于所述卡托2拔出所述卡座本体1所需的力,即所述卡托2容易插入而不易拔出。在一未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2012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斜面304与所述第二侧面201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45°,且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可以理解的,由力的分解可知,当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45°时,若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则所述卡托2插入所述卡座本体1的力小于所述卡托2拔出所述卡座本体1的力,即所述卡托2容易插入而不易拔出。在一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本体、卡托及限位结构;所述卡座本体包括底板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滑槽;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及盖板,所述托盘具有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顶边与所述顶面相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底边与所述底面相接,所述托盘的中部形成镂空的SIM卡容置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托盘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导向槽及圆柱弹簧,所述限位块具有相互连接的梯形端及矩形端,所述梯形端具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梯形端的下底面与所述矩形端相接,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端的端面上,所述限位块可沿所述圆柱弹簧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且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在所述卡托插入或拔出时,所述凸台可推动所述限位块向压缩所述圆柱弹簧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凸台越过所述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卡托丢失的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本体、卡托及限位结构;所述卡座本体包括底板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滑槽;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及盖板,所述托盘具有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顶边与所述顶面相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底边与所述底面相接,所述托盘的中部形成镂空的SIM卡容置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托盘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导向槽及圆柱弹簧,所述限位块具有相互连接的梯形端及矩形端,所述梯形端具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梯形端的下底面与所述矩形端相接,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圆柱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端的端面上,所述限位块可沿所述圆柱弹簧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且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家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睿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