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534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使低温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高温的加热源流体的入口温度。该吸收式热交换系统构成为具备:冷凝部,其利用制冷剂蒸气的冷凝热而使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蒸发部,其通过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制冷剂液的蒸发潜热而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吸收部,其借助吸收液吸收了制冷剂蒸气时释放出的吸收热而使在冷凝部中温度上升后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再生部,其通过从加热源流体夺取使制冷剂从稀溶液脱离所需的热而使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热交换部,其使被加热流体与升温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使吸收部以及蒸发部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再生部以及冷凝部高。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The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the cryogenic heated fluid to be higher than the inlet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source fluid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condensing part, which uses the condensation heat of the refrigerant vapor to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ed fluid; the evaporation section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source by taking the latent heat of the refrigerant liquid from the fluid of the heating source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source; the absorption part absorbs the refrigerant vapor with the aid of the absorption liqui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ed fluid that is released by the release of heat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ed fluid is raised after the temperature rises in the condensation part; the regenerative part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 source fluid by taking the heat from the heat source fluid to remove the refrigerant from the dilute solution; and the heat exchange part makes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heated flow body and the heating fluid. Through the absorption heat pump cycle of the absorption liquid and the refrigerant,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side the absorption part and the evaporating part are higher than the regeneration part and the condensatio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特别是涉及以使低温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高温流体的入口温度的方式,使两个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作为在高温的流体与低温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而广泛使用。在两个流体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中,无法使低温的流体的出口温度成为比高温的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专利第5498809号公报(参照图11等)作为热交换器的用途之一,可列举出回收废热。废热是不使用而废弃的热,因此若能够使回收废热而使温度上升的低温的流体的出口温度成为比包含废热的高温的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温度,则应用的范围变得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相当于低温的流体的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比相当于高温的流体的加热源流体的入口温度高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如图1所示,具备:冷凝部40,其利用在制冷剂的蒸气Vg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Vf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使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上升;蒸发部20,其通过从冷凝部40导入制冷剂液Vf,并从加热源流体FH夺取导入的制冷剂液Vf蒸发而成为制冷剂蒸气Ve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使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降低;吸收部10,其从蒸发部20导入制冷剂蒸气Ve,并且导入在冷凝部40中温度上升后的被加热流体FL,并借助吸收液Sa吸收导入的制冷剂蒸气Ve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稀溶液Sw时释放出的吸收热,使导入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上升;再生部30,其通过从吸收部10导入稀溶液Sw,并从加热源流体FH夺取对导入的稀溶液Sw进行加热而使制冷剂Vg从稀溶液Sw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的浓溶液Sa所需的热,使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降低;以及热交换部80,其使在吸收部10中温度上升前的被加热流体FL、与使在吸收部10中温度上升前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上升的升温流体FH之间进行热交换;构成为:通过吸收液Sa、Sw与制冷剂Ve、Vf、Vg的吸收热泵循环,使吸收部10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再生部30高,蒸发部20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冷凝部40高。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从吸收部流出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比流入蒸发部的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构成为:为了对再生部30内的稀溶液Sw加热,而将在蒸发部20中温度降低后的加热源流体FH导入再生部30。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在再生部中吸收液过度地浓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构成为:热交换部80构成为包括第一热交换部81,该第一热交换部81将在再生部30中温度降低后的加热源流体FH作为升温流体而导入。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加热源流体全部导入蒸发部以及再生部,从而能够使投入至蒸发部以及再生部的热量最大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如图2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或者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基础上构成为:热交换部80构成为包括第二热交换部82,该第二热交换部82将从被导入蒸发部20前的加热源流体FH分流的一部分的加热源流体FHs作为升温流体而导入。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根据加热源流体的分流比,调节被导入吸收部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的基础上构成为:以使被导入吸收部10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流入蒸发部20的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与流入第二热交换部82的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之比。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被导入吸收部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设定为规定的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1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第五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的基础上构成为:以使被导入冷凝部40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低于从再生部30流出的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从吸收部10流出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高于流入蒸发部20的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被加热流体FL的流量与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之比。若这样构成,则经由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能够使加热源流体保有的热更多地向被加热流体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5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基础上构成为:为了对蒸发部20内的制冷剂液Vf进行加热,而将在再生部30中温度降低后的加热源流体FH导入蒸发部20。若这样构成,则与将在蒸发部中温度降低后的加热源流体导入再生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被加热流体获得的热量增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5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基础上构成为:热交换部80构成为包括第三热交换部81,该第三热交换部81将在蒸发部20中温度降低后的加热源流体FH作为升温流体而导入。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加热源流体全部导入蒸发部以及再生部,从而能够使投入蒸发部以及再生部的热量最大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6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或者第八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A的基础上构成为:热交换部80构成为包括第四热交换部82,该第四热交换部82将从被导入再生部30前的加热源流体FH分流的一部分加热源流体FHs作为升温流体而导入。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根据加热源流体的分流比,调节被导入吸收部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6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A的基础上构成为:以使被导入吸收部10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流入再生部30的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与流入第四热交换部82的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之比。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被导入吸收部的被加热流体的温度设定为规定的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5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第十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A的基础上构成为:以使被导入冷凝部40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低于从蒸发部20流出的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从吸收部10流出的被加热流体FL的温度高于流入再生部30的加热源流体FH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被加热流体FL的流量与加热源流体FH的流量之比。若这样构成,则经由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能够使加热源流体保有的热更多地向被加热流体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9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1B的基础上构成为:导入蒸发部20的加热源流体FH和导入再生部30的加热源流体FH被并联地导入。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蒸发部的来自加热源流体的除热量与再生部的来自加热源流体的除热量成为相同程度。此外,使被加热流体获得的热量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在再生部中吸收液过度地浓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例如参照图10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式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2B的基础上构成为:热交换部80构成为包括第五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式热交换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凝部,其利用在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使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蒸发部,其通过从所述冷凝部导入所述制冷剂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导入的所述制冷剂液蒸发而成为制冷剂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吸收部,其从所述蒸发部导入所述制冷剂蒸气,并且导入在所述冷凝部中温度上升后的所述被加热流体,并借助吸收液吸收导入的所述制冷剂蒸气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稀溶液时释放出的吸收热,使导入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再生部,其通过从所述吸收部导入所述稀溶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对导入的所述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制冷剂从所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的浓溶液所需的热,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以及热交换部,其使在所述吸收部中温度上升前的所述被加热流体、与使在所述吸收部中温度上升前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的升温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构成为:通过所述吸收液与所述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使所述吸收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所述再生部高,所述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所述冷凝部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8 JP 2016-238644;2017.09.22 JP 2017-182961.一种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凝部,其利用在制冷剂的蒸气冷凝而成为制冷剂液时释放出的冷凝热而使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蒸发部,其通过从所述冷凝部导入所述制冷剂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导入的所述制冷剂液蒸发而成为制冷剂蒸气时所需的蒸发潜热,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吸收部,其从所述蒸发部导入所述制冷剂蒸气,并且导入在所述冷凝部中温度上升后的所述被加热流体,并借助吸收液吸收导入的所述制冷剂蒸气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稀溶液时释放出的吸收热,使导入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再生部,其通过从所述吸收部导入所述稀溶液,并从加热源流体夺取对导入的所述稀溶液进行加热而使制冷剂从所述稀溶液脱离而成为浓度上升的浓溶液所需的热,使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以及热交换部,其使在所述吸收部中温度上升前的所述被加热流体、与使在所述吸收部中温度上升前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上升的升温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构成为:通过所述吸收液与所述制冷剂的吸收热泵循环,使所述吸收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所述再生部高,所述蒸发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温度变得比所述冷凝部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为了对所述再生部内的所述稀溶液加热,而将在所述蒸发部中温度降低后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导入所述再生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构成为包括第一热交换部,该第一热交换部将在所述再生部中温度降低后的所述加热源流体作为所述升温流体而导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构成为包括第二热交换部,该第二热交换部将从被导入所述蒸发部前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分流的一部分所述加热源流体作为所述升温流体而导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使被导入所述吸收部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流入所述蒸发部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量与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量之比。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使被导入所述冷凝部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低于从所述再生部流出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从所述吸收部流出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高于流入所述蒸发部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流量与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量之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使被导入所述冷凝部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低于从所述再生部流出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从所述吸收部流出的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温度高于流入所述蒸发部的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温度的方式,来设定所述被加热流体的流量与所述加热源流体的流量之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为了对所述蒸发部内的所述制冷剂液进行加热,而将在所述再生部中温度降低后的所述加热源流体导入所述蒸发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构成为包括第三热交换部,该第三热交换部将在所述蒸发部中温度降低后的所述加热源流体作为所述升温流体而导入。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吸收式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构成为包括第四热交换部,该第四热交换部将从被导入所述再生部前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淳竹村与四郎平田甲介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