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生产线上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3339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轧钢生产线上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循环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加热炉区域辅助设备单独水循环冷却,在非正常生产状态下,加热炉区域辅助设备可以不依赖整个生产线净环水循环系统进行冷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轧钢生产线停产时,可以立即将净环水循环泵站停止运行,而不必等待加热炉降温到其区域内辅助设备可以承受不需要水冷却的温度范围,从而可以节约能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整个净环水冷却系统中,除加热炉区域设备以外的其它任何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止净环水泵站运行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同样不必等待加热炉降温,而立即可以停止净环水的循环、投入检修作业,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作业率。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钢生产线上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生产线的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轧钢生产线中能实现加热炉区域辅助设备单独水循环冷却的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轧钢生产线的循环冷却系统普遍由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构成:一部分是采用汽化冷却技术的加热炉区域的水梁立柱,这一部分有单独的加热炉软化水循环泵站来驱动,冷却水在软化水循环泵站和加热炉水梁立柱之间形成循环冷却,其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后续有专门的收集再利用,损失的水,由厂区新水总管路中的工业新水来进行补充。另一部分包括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生产线其他需要冷却的设备,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如入炉和出炉的炉内辊道、钢坯入炉的定位挡板、炉内摄像机等设备;生产线其他需要冷却的设备包括轧钢区域的电机水冷却和收集包装区域的电机水冷却、中央空调等其它所有生产线上采用循环水冷的设备;该部分设备的循环水冷,由生产线配置的净环水循环泵站来进行驱动,冷却水在需要冷却的设备和净环水循环泵站之间形成循环,在净环水循环泵站内的冷却塔进行蒸发降温,损失的水,同样由厂区新水总管路中的工业新水来进行补充。因为加热炉的工艺特性,按照常规生产经验,加热炉正常加热期间,加热炉停炉后,炉膛内温度的降低是缓慢的,如炉膛内温度1200℃的较大型加热炉,其停炉后自然冷却的情况下,需要至少24小时以后才能降低到辅助设备不需要循环水冷的温度区间。由于加热炉温度降低缓慢的特点,决定了加热炉在停炉后,不能立即停止其区域内辅助设备的循环水冷,参照上述轧钢生产线净环水循环系统的普遍设计,也就不能立即停止净环水循环泵站的运行,此种情况有明显的两个弊端:1)加热炉停炉期间,生产线肯定是停产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除去加热炉区域需要循环水冷的辅助设备和加热炉内水梁立柱的汽化冷却循环以外(炉内水梁立柱的汽化冷却有单独的软水循环泵站来完成),生产线上其它区域的设备不需要循环水冷;但这时,由于加热炉炉膛内温度降低缓慢,加热炉区域内需要循环水冷的辅助设备还需要净环水循环泵站继续工作很长时间,这种情况,造成能耗的浪费,主要是驱动泵站的电能消耗。2)在生产线有故障的时候,主要是除加热炉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设备出现故障(包括净环水循环泵站本身),需要停止净环水循环泵站的运行来检修设备,这期间,同样由于加热炉降温缓慢、辅助设备还需要循环水冷的客观情况,而无法立即停止净环水循环泵站的运行,增加了检修等待时间,检修的灵活性降低,甚至有时候,只能牺牲加热炉区域辅助设备来寿命,强行停止净环水循环泵站的运行来抢修故障,而造成较大损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轧钢生产线中能实现加热炉区域辅助设备单独水循环冷却的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钢生产线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在轧钢生产线上需要冷却的设备包括加热炉区域的设备和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设备包括水梁立柱和辅助设备,其中,所述水梁立柱采用汽化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采用水循环冷却;所述轧钢生产线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第二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炉区域的水梁立柱位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水梁立柱;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用于提供循环冷却系统中所需要的冷却用水;在所述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在所述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上,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连接;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与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连接;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分别位于所述辅助设备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能控制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连通和断开。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分流阀,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设备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之间;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设备的前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管道增压泵组,且所述管道增压泵组与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三接口连接。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还包括:回收管路,用于回收冷却水;在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四分流阀,且所述第五控制阀与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分流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所述第四分流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回收管路连接。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和回收收集器,且所述第六控制阀与所述第四分流阀的第三接口连接。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中输送的冷却水为软化水;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加热炉软化水循环泵,所述加热炉软化水循环泵用于驱动汽化冷却循环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进而汽化冷却所述水梁立柱。如上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优选,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中输送的冷却水为净环水;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净化水循环泵,所述净化水循环泵用于驱动管道中的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一种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正常生产情况下,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正常运行;2)当生产线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需要检修或停产时,将停止第一循环管路的运行;3)关闭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使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的冷却管路的进水和回水管路均与第一循环管路系统断开;4)接着打开第二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使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与管道增压泵组之间形成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5)再打开第一控制阀,将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中的工业新水引入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中;6)开启管道增压泵组,使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开始运行,对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进行降温冷却;7)步骤5)中引入的工业新水充满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后,不再补充水,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将逐渐上升;等待一段时间之后,若水温过高,无法满足设备冷却降温的要求,则开启第六控制阀,将温度高的水排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轧钢生产线上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钢生产线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轧钢生产线上需要冷却的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钢生产线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轧钢生产线上需要冷却的设备包括加热炉区域的设备和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设备包括水梁立柱和辅助设备,其中,所述水梁立柱采用汽化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采用水循环冷却;所述轧钢生产线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和所述其他需要水冷的设备;第二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炉区域的水梁立柱位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水梁立柱;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用于提供循环冷却系统中所需要的冷却用水;在所述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上设有第一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在所述厂区工业新水总管路上,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连接;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用于输送冷却水进而冷却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与所述加热炉区域的辅助设备连接;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分别位于所述辅助设备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能控制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连通和断开。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单独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分流阀,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设备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之间;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设备的前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管道增压泵组,且所述管道增压泵组与所述第三分流阀的第三接口连接。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明苗增军钟德华王乃新张亮赵培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