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91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包括光学膜和光学膜固定件,所述光学膜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背光模组的光源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侧设有紧固固定部,所述第四侧设有开放固定部,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紧固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开放固定部开放连接。通过在光学膜上设固定紧固部与开放紧固部,并分别于光学膜固定件连接,固定紧固部固定连接,开放紧固部开放连接,可使光学膜固定的同时确保提供一定的伸缩空间,防止光学膜晃动且防止褶皱,减少了双面粘的使用,更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背光
,更具体地涉及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显示装置的品质,特别是应用在工业及车载产品上的背光模组,尤其针对车载产品,由于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震动,所以客户对背光模组震动可靠性试验、晃动声响问题有较高的要求。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导光板、光学膜、背光源等,车载的背光模组要求摇晃时内部无响声,现有常规的设计是在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用橡胶块过盈塞入,防止导光板撞击背板产生响声,而对于光学膜的防响声固定,一般是将光学膜粘在导光板上,由于光学膜容易出现褶皱现象,所以不能四边都粘,通常是只在一侧边贴双面粘,且一整侧边粘住会造成此侧边热胀冷缩不均而出现变形褶皱现象。这种设计方案,另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没有粘住的另一端会出现甩动,在甩动时光学膜还是会撞击背板产生响声,因此需要作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光学膜晃动且防止褶皱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包括光学膜和光学膜固定件,所述光学膜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背光模组的光源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侧设有紧固固定部,所述第四侧设有开放固定部,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紧固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开放固定部开放连接。优选地,所述紧固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三侧的第一凹槽和开设在第二侧的第二凹槽,对应第一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一凸起,对应第二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延伸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所述开放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四侧的第三凹槽,对应第三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延伸至第三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分别小于等于0.1mm。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优选地,所述紧固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三侧的第一通孔,对应第一通孔、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延伸至第一通孔内;所述开放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四侧的第三凹槽,对应第三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延伸至第三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第四凸起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三凸起之间的间隙为1.0-1.5mm。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倾斜于第四侧设置。优选地,所述紧固固定部包括光学膜的第三侧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对应第二通孔、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五凸起,所述第五凸起延伸至第二通孔内;所述开放固定部包括光学膜的第四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延伸部,对应第二延伸部、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开设有两个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进第四凹槽内。优选地,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为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或者中胶框。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光学膜上设固定紧固部与开放紧固部,并分别于光学膜固定件连接,固定紧固部固定连接,开放紧固部开放连接,可使光学膜固定的同时确保提供一定的伸缩空间,防止光学膜晃动且防止褶皱,减少了双面粘的使用,更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光学膜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和B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光学膜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和B’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光学膜较佳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和B’’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2中C-C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包括光学膜1和光学膜固定件2。所述光学膜1大体为长方形结构,具有第一侧3、与第一侧3相对的第二侧4、与第一侧3相邻的第三侧5和第四侧6。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侧3与背光模组的光源端对应设置,为了使光学膜1能够有效固定不产生晃动,所述第三侧5设有紧固固定部7,所述第四侧6设有开放固定部8,所述光学膜固定件2与紧固固定部7紧固连接,所述光学膜固定件2与开放固定部8开放连接。实施例一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紧固固定部7包括开设在第三侧5的第一凹槽71和开设在第二侧4的第二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41均临近第二侧4和第三侧5的交界处设置。对应第一凹槽71、所述光学膜固定件2延伸有第一凸起21,对应第二凹槽41、所述光学膜固定件2延伸有第二凸起22,所述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分别延伸至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41内以使光学膜固定件2与紧固固定部7紧固连接。所述开放固定部8包括开设在第四侧6的第三凹槽81,对应第三凹槽81、所述光学膜固定件2延伸有第三凸起23,所述第三凸起23延伸至第三凹槽81内使光学膜固定件2与与开放固定部8开放连接。通过将光学膜1的一侧紧固连接光学膜固定件2以定位和固定光学膜1,相对的另一侧开放连接光学膜固定件2可使定位的同时预留伸缩空间防止光学膜1褶皱变形。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71与第一凸起21、第二凹槽41与第二凸起22之间的间隙分别小于等于0.1mm,所述第三凹槽81与第三凸起23之间的间隙为1.0-1.5mm。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光学膜10.5~0.7%的涨缩率计算第三凹槽81与第三凸起23之间的间隙。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71与第二凹槽4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所述第三凹槽81倾斜于第四侧6设置,可进一步防止光学膜1滑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紧固固定部7对背光模组发出的光产生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1.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膜和光学膜固定件,所述光学膜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膜和光学膜固定件,所述光学膜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背光模组的光源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侧设有紧固固定部,所述第四侧设有开放固定部,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紧固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光学膜固定件与开放固定部开放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三侧的第一凹槽和开设在第二侧的第二凹槽,对应第一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一凸起,对应第二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延伸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所述开放固定部包括开设在第四侧的第三凹槽,对应第三凹槽、所述光学膜固定件延伸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延伸至第三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分别小于等于0.1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固定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佳民周福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