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249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体,所述格栅本体包括第一格栅本体和第二格栅本体,在第一格栅本体上设有穿接槽,所述穿接槽内设有能够翻折露出车身前端充电口的第二格栅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盖式散热器格栅,在满足电动车散热器格栅要求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充电口布置在车辆前端的功能要求,并达到了提高机构通用化、稳定性,作为后续同类布置和改造的结构基础的目的。 1

A grill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front end electric vehicle with charging po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r body, in particular a grid structure suitable for the front of the charging port electric car. The grid structure includes a grid body. The grid body comprises a first grid body and a second grid body, the first gri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grooves are provided with a turning out in the grooves. The second grid body of the charging port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ip type radiator grille, which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ectric radiator grille, and meets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harging port layout in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as the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similar layout and reconstruction.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充电口有安装在车辆前端的布置方式,为满足该布置方式的设计或改造需求,一种翻盖式的格栅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露出充电口的翻折式格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体,所述格栅本体包括第一格栅本体和第二格栅本体,在第一格栅本体上设有穿接槽,所述穿接槽内设有能够翻折露出车身前端充电口的第二格栅本体。所述第二格栅本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格栅本体翻转的铰链总成。铰链总成包括设置在充电口支架上的铰链固定部,所述铰链固定部通过联动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二格栅本体的连接部,所述铰链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控制联动部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用于联动部固定的紧固部。所述铰链固定部包括用于设置在充电口支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螺栓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联动部的铰链固定页。所述联动部包括一端通过转动销与铰链固定页相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连杆一端的铰链活动页,所述铰链活动页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螺栓与第二格栅本体相连接。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转动销上用于驱动连杆转动的扭簧;所述紧固部包括设置在连杆上的锁钩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与锁钩相卡接的锁本体。所述连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分布在铰链固定页两侧,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都通过转动销与铰链固定页相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在铰链固定页上错位分布。所述铰链固定页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杆转动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铰链固定页上的限位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盖式散热器格栅,在满足电动车散热器格栅要求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充电口布置在车辆前端的功能要求,并达到了提高机构通用化、稳定性,作为后续同类布置和改造的结构基础的目的;通过将紧固部集成到四连杆型铰链上,以及让四连杆型铰链与格栅本体定位,但固定在车身上的方法,不仅满足了电动车充电口前置对翻盖式格栅的要求,也降低了结构复杂度和空间需求,从而提高了机构通用性与适用性,相比同类翻盖式格栅,此种翻盖式散热器格栅,开发周期较短,开发成本与空间布置需求较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总装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铰链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格栅本体与铰链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区域的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区域的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格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第一格栅本体,2、第二格栅本体,3、铰链总成,4、充电口,5、充电枪,6、充电口支架,31、固定板,32、铰链固定页,33、上连杆,34、下连杆,35、锁钩,36、锁钩,37、转动销,38、扭簧,39、锁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适用于充电口4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体,格栅本体包括第一格栅本体1和第二格栅本体2,在第一格栅本体1上设有穿接槽,穿接槽内设有能够翻折露出车身前端充电口4的第二格栅本体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格栅本体1和第二格栅本体2是分开设置的,第二格栅本体2能够翻折,第二格栅本体2翻折的目的是为了露出车身前端充电口4,保证充电的实现。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格栅本体2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格栅本体2翻转的铰链总成3,铰链总成3的设置使得第二格栅本体2可以被翻折,避免人工进行操作。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铰链总成3包括设置在充电口支架6上的铰链固定部,铰链固定部通过联动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二格栅本体2的连接部,铰链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控制联动部转动的驱动部,铰链总成3还包括用于联动部固定的紧固部;铰链固定部包括用于设置在充电口支架6上的固定板31,固定板31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螺栓的固定孔,固定板31上设有用于连接联动部的铰链固定页32;联动部包括一端通过转动销37与铰链固定页32相连接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包括设置在连杆一端的铰链活动页35,铰链活动页35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螺栓与第二格栅本体2相连接;驱动部包括设置在转动销37上用于连杆转动的扭簧38;紧固部包括设置连杆上的锁钩36以及设置在固定板31上与锁钩36相卡接的锁本体3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铰链固定部使得铰链总成3具有一个安放场所,同时通过铰链固定部的设置,使得连杆运动时只有一个自由度,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铰链总成可以按照固定轨迹运动,铰链固定部包括固定板31,固定板31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充电口支架6上,这样使得铰链总成3主要受力由充电支架承担,避免设置在格栅上对格栅强度要求较大,同时在在固定板31上设有铰链固定页32,铰链固定页32通过转动销37连接有连杆,转动销37上设有扭簧38,通过扭簧38的设置使得连杆能够绕着转动销37转动,进而带动铰链活动页35绕着转动销37转动,铰链活动页35的转动带动连接在铰链活动页35上的第二格栅本体2转动,进而实现第二格栅本体2相对第一格栅本体1的翻折,进而也就是实现充电口4的打开,同时本专利技术中锁钩36与锁本体39的配合就是一种按压锁,也就是传统的甲虫锁,是一种按压式锁扣,这里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按压第二格栅本体2,使得锁钩36与锁本体39弹开,连杆在扭簧38的作用下,连杆弹起转动,继而带动第二格栅本体2弹起翻折。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专利技术分为格栅主体和铰链总成3两个部分,铰链总成3为一个由扭簧38驱动的带锁止的四连杆运动机构;格栅本体包括第一格栅本体1和第二格栅本体2,第二格栅本体2两端至少通过一个运动机构与充电口支架6连接,实现通过铰链总成3的驱动第二格栅本体2能够相对第一格栅本体1转动,使得充电口4露出。如图2所示,通过合理设计的运动机构的四连杆运动轨迹和连杆形状,使翻盖总成运动无干涉,连杆运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二格栅本体2翻折后形成的空间,符合充电枪5大小及操作的空间要求,同时使第二格栅本体2开启后与发动机舱盖贴近且基本平行,使得翻折后的第二格栅本体2不会与车身前端盖发生干涉,同时保持美观且可降低格栅损坏风险。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31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7的配合,使得固定板与充电口支架6初步定位,再使用螺栓通过固定孔使得固定板31与充电口支架6固定连接,继而保证整个铰链总成3的定位与固定。如图3所示,第二格栅本体2通过定位销与铰链活动页35初步定位,在通过固定螺栓实现第二格栅本体2与铰链活动页35的固定连接;以上格栅本体和充电口支架6之间除了铰链总成3没有新增其他专门机构,同时铰链总成3主要受力由充电口支架6承担,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调整等优点。如图3所示,铰链固定页32、铰链活动页35、上连杆33、下连杆34,4个冲压钣金与转动销37、扭簧38以及轴间垫片等构成铰链总成3;重点通过调节轴孔配合间隙、垫片厚度及硬度,保证了机构稳固并具有合适的阻尼。扭簧38固定在加长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体,所述格栅本体包括第一格栅本体和第二格栅本体,在第一格栅本体上设有穿接槽,所述穿接槽内设有能够翻折露出车身前端充电口的第二格栅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格栅本体翻转的铰链总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铰链总成包括设置在充电口支架上的铰链固定部,所述铰链固定部通过联动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二格栅本体的连接部,所述铰链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控制联动部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用于联动部固定的紧固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固定部包括用于设置在充电口支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螺栓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联动部的铰链固定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殷海华芮虎军刘昌权刘冬代立宏鲍思语王彩国崔克天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