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碱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4744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白鲜碱的新用途,具体的是白鲜碱在制备治疗肥大细胞活化而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C48/80诱导的P815肥大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发现白鲜碱具有抑制肥大细胞活化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肥大细胞在致敏状态下的脱颗粒程度,缓解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在mRNA水平上,能够抑制炎症基因IL‑4、IL‑6、IL‑12、IL‑13的表达,且在胞内信号通路中能显著抑制ERK的磷酸化水平。 1

New use of Alb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use of white alkaloid, in particular, the application of alba in the preparation of I type hypersensitivity drug induced by mast cell activ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medical field. By constructing a C48/80 induced P815 mast cell in vitro inflammation mod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found that white fresh alkali has the effect of inhibiting mast cell activation. Inhibition of the degree of degranulation of mast cells in sensitization and release of beta aminohexosidase,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gene IL 4, IL 6, IL 12, IL 13,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ERK in th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鲜碱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白鲜碱的新用途,更具体的是白鲜碱在制备肥大细胞活化而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二十一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4-5倍,且正以每年大于1%的速度增加。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预计在20年后,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患上过敏性疾病。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3亿过敏性哮喘患者,其中的50%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还有4亿多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并指出这类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以哮喘为例,季节性过敏如不经治疗,25%-38%将发展为哮喘,最终成为慢性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每年有超过18万人死于哮喘,于2005年更有约25万人因哮喘病而导致死亡。目前,在治疗方面的耗费极高,全球仅抗变态反应(过敏)药物这一项的支出估计超过80亿美元。在欧洲每年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费用高达近40亿美元,其经济花费远远超过治疗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而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超过20%,治疗费用也占所有疾病系列的前列。过敏性疾病已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及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全世界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目前,临床上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法,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等以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llergen-specificimmunotherapy),前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后者疗程较长,费用高,效果有时也不甚明显。单体白鲜碱,是芸香科植物白线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具有促进离体蛙心有兴奋、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收缩的显著作用,且有一定的抗菌功效。目前白鲜碱提取工艺较为成熟,市售的白鲜碱一般都较为价廉且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揭示白鲜碱的新用途,即白鲜碱在制备治疗因肥大细胞活化而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药物中的应用,为抗过敏提供一种无毒、高效、价廉的治疗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白鲜碱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物上可接受的辅料,以改善药物吸收效果或便于服用,如制成胶囊或丸剂、粉剂、片剂、粒剂、口服液和注射液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填充剂、稀释剂、粘合剂、赋形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等,必要时还可加入香味剂、色素和甜味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白鲜碱为常规市售白鲜碱或者常规工艺提取的白鲜碱。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C48/80诱导的P815肥大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发现白鲜碱具有抑制肥大细胞活化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肥大细胞在致敏状态下的脱颗粒程度,缓解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在mRNA水平上,能够抑制炎症基因IL-4、IL-6、IL-12及IL-13的表达,且在胞内信号通路中能显著抑制ERK的磷酸化水平,在细胞水平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为白鲜碱用于制备抗过敏药物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值得开发的、无明显毒副作用、高效、价廉的化合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不同白鲜碱浓度对P815细胞毒性作用;图2为实施例2不同白鲜碱浓度对P815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图3为实施例3不同白鲜碱浓度对炎症因子IL-4、IL-6、IL-12和IL-13mRNA的转录的抑制作用;图4为实施例4不同白鲜碱浓度对肥大细胞活化信号通路分子ERK的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市场上购得的常规试剂,使用试剂代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实施例1实验目的及方法:无论何种药物,如果浓度过高,都会对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白鲜碱浓度过高将会对P815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为了检测白鲜碱对P815细胞毒性强度,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白鲜碱刺激P815细胞24小时后的细胞存活率,以确定白鲜碱对该细胞无生长抑制活性的使用浓度,具体步骤如下:(1)肥大细胞系P815细胞的培养及传代A、P815细胞的培养:P815培养于高糖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培养于37℃、5%CO2环境中;B、P815细胞的传代:待步骤A中细胞密度达到70%时,需进行传代,收集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液于离心管中,预热的磷酸缓冲盐溶液漂洗三次,加入适量胰蛋白酶,待细胞完全消化后,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和胰蛋白酶,并吹打均匀,800rpm离心3分钟,去掉上清液,加入新鲜高糖DMEM培养基吹打混匀细胞,按照1:4的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瓶中,轻轻摇晃使细胞分布均匀,37℃、5%CO2环境中继续培养。(2)CCK-8检测白鲜碱对肥大细胞P815的细胞毒性A、细胞铺板:步骤(1)P815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细胞消化下来离心后,去上清,用新鲜高糖DMEM培养基吹打混匀细胞沉淀,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细胞计数的方法调整细胞密度至1×105个/mL,以每孔100μL的量均匀铺于96孔板,37℃、5%CO2培养24小时;B、白鲜碱处理细胞:配制含不同浓度:0.1μg/mL,0.5μg/mL,1μg/mL,5μg/mL,10μg/mL,50μg/mL的白鲜碱的培养基,吸走原有培养基,加入对应的含各浓度白鲜碱培养基,对照组更换为不含白鲜碱的培养基,每组3个复孔,37℃、5%CO2孵育24小时;C、加入CCK-8溶液:每孔加入CCK-8溶液10μL,37℃、5%CO2孵育1.5小时;D.吸光度(OD值)的测定:使用酶标仪在630nm和490nm测量各孔的吸光度,分析数据并作图。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以不同浓度:0.1μg/mL-50μg/mL的白鲜碱刺激P815细胞24小时,CCK-8检测结果表明,0.1μg/mL-10μg/mL的浓度对P815细胞无生长抑制活性,即无细胞毒性,后续实验使用浓度确定为0.1μg/mL,1μg/mL,10μg/mL。实施例2实验目的及方法:为了验证白鲜碱能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用不同浓度的白鲜碱预处理肥大细胞,检测其能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标志物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具体步骤如下:(1)肥大细胞系P815细胞的培养及传代A、P815细胞的培养:P815培养于高糖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FBS),1%青链霉素,培养于37℃、5%CO2环境中;B、P815细胞的传代:待步骤A中细胞密度达到80%时,需进行传代,收集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液于离心管中,预热的磷酸缓冲盐溶液漂洗三次,加入适量胰蛋白酶,待细胞完全消化后,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和胰蛋白酶,并吹打均匀,800rpm离心3分钟,去掉上清液,加入新鲜高糖DMEM培养基吹打混匀细胞,按照1:4的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瓶中,轻轻摇晃使细胞分布均匀,37℃、5%CO2环境中继续培养。(2)显色法检测白鲜碱对P815活化脱颗粒的抑制作用A、细胞铺板:P815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细胞消化下来离心后,去上清,用新鲜高糖DMEM培养基吹打混匀细胞沉淀,制成单细胞悬液,以每孔500μL的量均匀铺于24孔板,37℃、5%CO2培养24小时;B、白鲜碱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白鲜碱的新用途

【技术保护点】
1.白鲜碱在制备治疗肥大细胞活化而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白鲜碱在制备治疗肥大细胞活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输虞姣姣徐天瑞张家静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