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板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521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棒板电极,包括电极支架、上绝缘板、下绝缘板、板电极、接地线、棒电极、升降架、夹钳、电机、传送带、刻度。优点,采用遥控器调节电机的旋转来带动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的夹钳带着棒电极上下移动,通过观察刻度,来测量不同间隙下,利用试验变压器在棒电极与板电极之间的气体击穿电压。操作简便,固定稳定,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板电极
本技术属于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棒板电极。
技术介绍
气体的击穿理论主要为汤逊气体放电理论和流注放电理论。汤逊气体放电理论是在电压较低,电极面积和电极距离乘积值较小的条件下,进行放电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只在一定的电极面积和电极距离乘积值范围内可以反应实际情况。在1939年,雷泽用雾室进行试验,提出了流注放电理论,该理论认为电子的撞击电离和空间光电离时放电的主要原因,并充分考虑了空间电荷对电厂畸变的影响。在大气中,空气的击穿电压与大气条件密切相关。通常空气击穿电压随着大气密度和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升高,大气条件对外绝缘的沿面闪络电压也有着类似的影响。我国国家标准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提出了大气条件校正系数Kt,并且指出了外绝缘的破坏性放电电压值正比于大气校正系数。Kt是空气密度校正系数Kd与空气湿度校正系数Kh的乘积。即Kt=KdKh。这样在实际试验时的大气条件下所得的外绝缘的破坏放电电压U与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U0可按公式U=U0Kt进行换算,可为不同海拔高度下绝缘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U=U0Kt=U0KdKh传统的棒板电极无法自动调节电极间距,且无法测量间距大小,效率较低,需要反复操作,导致延长实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棒板电极。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棒板电极,包括电极支架、上绝缘板、下绝缘板、板电极、接地线、棒电极、升降架、夹钳、电机、传送带、刻度。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相互平行安装在电极支架,所述上绝缘板设置在下绝缘板上方,上绝缘板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下绝缘板上方紧贴设置有与下绝缘板尺寸等大的板电极,所述板电极上连接有接地线,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一侧设置有刻度,升降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上连接有遥控器,传送带顶端固定设置有夹钳,所述夹钳位于上绝缘板正上方,夹钳上夹持有棒电极,所述棒电极顶端穿过上绝缘板的孔洞与下绝缘板垂直设置。有益效果:采用遥控器调节电机的旋转来带动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的夹钳带着棒电极上下移动,通过观察刻度,来测量不同间隙下,利用试验变压器在棒电极与板电极之间的气体击穿电压。操作简便,固定稳定,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极支架、2-上绝缘板、3-下绝缘板、4-板电极、5-接地线、6-棒电极、7-升降架、8-夹钳、9-遥控器、10-电机、11-传送带、12-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所示,一种棒板电极,包括电极支架1、上绝缘板2、下绝缘板3、板电极4、接地线5、棒电极6、升降架7、夹钳8、电机10、传送带11、刻度12;所述上绝缘板2和下绝缘板3相互平行安装在电极支架1,所述上绝缘板2设置在下绝缘板3上方,上绝缘板2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下绝缘板3上方紧贴设置有与下绝缘板3尺寸等大的板电极4,所述板电极4上连接有接地线5,上绝缘板2和下绝缘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架7,所述升降架7一侧设置有刻度12,升降架7上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与电机10连接,所述电机10上连接有遥控器9,传送带11顶端固定设置有夹钳8,所述夹钳8位于上绝缘板2正上方,夹钳8上夹持有棒电极6,所述棒电极6顶端穿过上绝缘板2的孔洞与下绝缘板3垂直设置。采用遥控器9调节电机10的旋转来带动传送带11,传送带11上固定的夹钳8带着棒电极6上下移动,通过观察刻度12,来测量不同间隙下,利用试验变压器在棒电极6与板电极4之间的气体击穿电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棒板电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板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支架(1)、上绝缘板(2)、下绝缘板(3)、板电极(4)、接地线(5)、棒电极(6)、升降架(7)、夹钳(8)、遥控器(9)、电机(10)、传送带(11)、刻度(12);所述上绝缘板(2)和下绝缘板(3)相互平行安装在电极支架(1),所述上绝缘板(2)设置在下绝缘板(3)上方,上绝缘板(2)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下绝缘板(3)上方紧贴设置有与下绝缘板(3)尺寸等大的板电极(4),所述板电极(4)上连接有接地线(5),上绝缘板(2)和下绝缘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架(7),所述升降架(7)一侧设置有刻度(12),升降架(7)上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与电机(10)连接,所述电机(10)上连接有遥控器(9),传送带(11)顶端固定设置有夹钳(8),所述夹钳(8)位于上绝缘板(2)正上方,夹钳(8)上夹持有棒电极(6),所述棒电极(6)顶端穿过上绝缘板(2)的孔洞与下绝缘板(3)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板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支架(1)、上绝缘板(2)、下绝缘板(3)、板电极(4)、接地线(5)、棒电极(6)、升降架(7)、夹钳(8)、遥控器(9)、电机(10)、传送带(11)、刻度(12);所述上绝缘板(2)和下绝缘板(3)相互平行安装在电极支架(1),所述上绝缘板(2)设置在下绝缘板(3)上方,上绝缘板(2)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下绝缘板(3)上方紧贴设置有与下绝缘板(3)尺寸等大的板电极(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初孙伟忠周骏杨亮崔林王金龙庞峰李科林郑瑞东吝明强李志林蔡澍雨龚明义宋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