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电解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59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电解槽装置,它是由阳极引流散热板、三功能阳极室、阳极反应物进口、阳极反应产物出口;阴引流散热板、三功能阴极室、阴极反应物进口、阴极反应产物出口;膜复合电极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三维立体散热,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适用电解水,电解盐酸和粗氢精制等电解工艺,可在1-5kg/cm↑[2]压力下工作。尤其适用于电解纯水制造高浓度臭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电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阳极引流散热板(1),三功能阳极室(5),阴极引流散热板(18),三功能阴极室(16),膜复合电极组件;其中膜复合电极组件是阳离子交换膜(11)、阳极催化膜(10)、阳极多孔引流过渡板(8)、阴极催化膜(12)、阴极多孔引流过渡板(13)复合而成的整体,阳离子交换膜(11)的一侧依次为阳极催化膜(10)和阳极多孔引流过渡板(8),另一侧依次为阴极催化膜(12)和阴极多孔引流过渡板(13);在膜复合电极组件的阳极一侧依次为三功能阳极室(5)、阳极引流散热板(1),并且均为电连接;在膜复合电极组件的阴极一侧依次为三功能阴极室(5)、阴极引流散热板(18),并且均为电连接;三功能阳极室(5)上设有阳极反应物进口(7)和阳极反应产物出口(4);三功能阴极室(16)上设有阴极反应物进口(14)和阴极反应产物出口(17);在阳离子交换膜(11)与三功能阳极室(5)、三功能阴极室(16)间各有一个密封圈(21、19),在阳极引流散热板(1)、阴极引流散热板(18)上分别设有阳极输入端(6)和阴极输入端(15),整个电解槽通过紧固螺杆(3)和紧固螺帽(2)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全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