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20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12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2)萎凋;(3)摇青;(4)揉捻;(5)发酵;(6)塑型;(7)烘干;(7)足干;(8)摊凉;(9)分筛。本红茶加工方法在选材上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摊凉,通过控制摊凉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得水分可充分覆盖在茶鲜叶的表面,再经过热风与冷风及自然萎凋,去除茶叶中大量的水分,再通过杀青处理,进一步的减少茶叶中的水分,发酵程度会直接影响成品红茶的质量,因此对发酵的温度及湿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本红茶的加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加工程度容易控制等特点,而且通过本方法制备出的红茶还具有条索紧结、色泽乌黑油润、香味浓郁等优点。

A processing method of black tea

A process for processing black tea (1) selection and pretreatment of fresh leaves; (2) withering; (3) wagging green; (4) kneading; (5) fermentation; (6) plastic; (7) drying; (7) foot; (8) cooling; (9) sieving.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is black tea is used to select a leaf of one leaf or one bud and two leaves as raw material. First, it is cool.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cool room, the water can be fully cove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ea fresh leaves, and then the hot wind and cold wind and the natural withering are used to remove the large amount of water in the tea, and then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the green tea. To further reduce the moisture in the tea, the degree of fermenta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red tea, s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fermentation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black tea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short time consumption, and easy to control the processing degree,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tight knot, black and oily color and rich ar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茶起源于我国,是茶树的芽或嫩叶制成,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茶具有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红茶是目前产量最多、销量最大的一种茶类,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的茶叶,它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处理,使得绿叶变成暗红色而得。红茶冲泡后茶色浓艳,由于红茶是大众最为喜欢的茶类之一,因此为了提高红茶的产量及质量,众多红茶的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多。但现阶段的红茶加工工艺还存在加工步骤复杂繁琐、耗时较长、加工过程中揉捻及发酵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阶段红茶加工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加工步骤复杂繁琐、耗时较长、加工过程中揉捻及发酵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0-15℃,相对湿度为20-30%的摊凉室内摊凉30-6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1-2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为80-85%,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放入蒸锅中文火蒸6-8min后,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位30min,揉捻机的转速为70-80r/min;(5)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温度为45-60℃,相对湿度为75-80%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茶叶散发出花果香、叶片变为红色时停止发酵;(6)塑型:将发酵茶胚进行解团,放入多功能理条机内进行理条塑型,每次投入茶胚2-3公斤进行理条定型,温度控制在85-90℃,时间掌握40-50分钟;(7)烘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烘杆,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15℃,烘焙时间为15-20min;(8)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9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即可;(9)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10)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红茶加工方法在选材上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摊凉,通过控制摊凉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得水分可充分覆盖在茶鲜叶的表面,再经过热风与冷风及自然萎凋,去除茶叶中大量的水分,再通过杀青处理,进一步的减少茶叶中的水分,由于杀青过程中温度较高,会使得茶叶变得比较脆,因此在揉捻步骤前对茶叶进行蒸叶处理使得茶叶能够进行揉捻,茶叶揉捻后进入发酵处理环节,茶叶的发酵程度会直接影响成品红茶的质量,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的温度及湿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最后的干燥处理。总之,本红茶的加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加工程度容易控制等特点,而且通过本方法制备出的红茶还具有条索紧结、色泽乌黑油润、香味浓郁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0℃,相对湿度为20%的摊凉室内摊凉3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1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0℃,相对湿度为80%,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放入蒸锅中文火蒸6min后,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位30min,揉捻机的转速为70r/min;(5)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75%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茶叶散发出花果香、叶片变为红色时停止发酵;(6)塑型:将发酵茶胚进行解团,放入多功能理条机内进行理条塑型,每次投入茶胚2公斤进行理条定型,温度控制在85℃,时间掌握40分钟;(7)烘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烘杆,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15℃,烘焙时间为15min;(8)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即可;(9)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10)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实施例2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2℃,相对湿度为25%的摊凉室内摊凉4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2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2℃,相对湿度为82%,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放入蒸锅中文火蒸7min后,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位30min,揉捻机的转速为75r/min;(5)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78%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茶叶散发出花果香、叶片变为红色时停止发酵;(6)塑型:将发酵茶胚进行解团,放入多功能理条机内进行理条塑型,每次投入茶胚2-3公斤进行理条定型,温度控制在88℃,时间掌握45分钟;(7)烘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烘杆,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15℃,烘焙时间为18min;(8)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5℃,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即可;(9)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10)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实施例3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5℃,相对湿度为30%的摊凉室内摊凉6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2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5℃,相对湿度为85%,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0‑15℃,相对湿度为20‑30%的摊凉室内摊凉30‑6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1‑2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为80‑85%,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放入蒸锅中文火蒸6‑8min后,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位30min,揉捻机的转速为70‑80r/min;(5)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温度为45‑60℃,相对湿度为75‑80%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茶叶散发出花果香、叶片变为红色时停止发酵;(6)塑型:将发酵茶胚进行解团,放入多功能理条机内进行理条塑型,每次投入茶胚2‑3公斤进行理条定型,温度控制在85‑90℃,时间掌握40‑50分钟;(7)烘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烘杆,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15℃,烘焙时间为15‑20min;(8)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9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即可;(9)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10)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鲜叶选取及预处理: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先将鲜叶放在温度10-15℃,相对湿度为20-30%的摊凉室内摊凉30-60min;(2)萎凋: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中,使其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萎凋;厚度以1-2cm,鼓风30min,每10min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3)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为80-85%,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4)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放入蒸锅中文火蒸6-8min后,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都匀市高寨水库茶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