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丹喜专利>正文

钢材酸洗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5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钢材酸洗后的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b.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冷却后,处理容器内下层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来的上层液状物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使酸洗企业减少60%以上的用酸量,减少了酸洗企业的酸洗成本,对环境保护起到真正的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钢材酸洗后的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金属酸洗生产规模不断扩 大而产生严重的水源、环境污染。目前,大部分企业把废硫酸用于液碱中或者废弃处理,每处理一吨含硫酸为20%左右重量百分比浓度的废酸液的企业损失五百元以上,如若直接流 入江河将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使得冶金行业面对两难的境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大减少酸洗 企业的用酸量、对环境保护起到真正的零排放、资源、经济各方双赢的钢材 酸洗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材酸洗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 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b、 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C,冷却后,处理容器内下层 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来的上层 液状物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使酸洗企业减少60%以上的用酸量,减少了酸洗企业的 酸洗成本,对环境保护起到真正的零排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a、 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b、 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C,使废酸液中的铁盐硫酸 亚铁、硫酸镁、硫酸铜等所有七水化合物结晶共沉,使废酸液中的水分被带 走一部分,使废酸液中的硫酸重量百分比浓度提高2 3度,冷却后,处理容 器内下层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 来的上层液状物升温至60 9(TC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达到回收循环使用的目的。由于冶金行业金属酸洗后废酸液中铁盐,主要为硫酸亚铁浓度达到饱和 状态,无法酸洗。冷却后,因为下层的金属盐结晶体内大部分为硫酸亚铁,由于结晶后被分离,而上层液状物中的硫酸亚铁在15 3.7。C条件是处于饱和状态,但实际 酸洗时上层液状物必须加温至60~90°C,众所周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 亚铁在硫酸中的溶解度是呈上升,即升温至60 9(TC状态下的上层液状物中 硫酸亚铁是不饱和状态,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钢材酸洗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b、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冷却后,处理容器内下层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来的上层液状物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钢材酸洗后的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b.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冷却后,处理容器内下层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来的上层液状物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使酸洗企业减少60%以上的用酸量,减少了酸洗企业的酸洗成本,对环境保护起到真正的零排放。文档编号C23G1/36GK101392383SQ20081019489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黄丹喜 申请人:黄丹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材酸洗废硫酸循环使用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钢材酸洗后的废酸液通入处理容器内; b、将处理容器内的废酸液冷却至15~3.7℃,冷却后,处理容器内下层为金属盐的结晶体,上层为液状物,并抽取上层的液状物,抽取出来的上层液状物即可再次进行钢材的酸洗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丹喜
申请(专利权)人:黄丹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