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674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1)和后端与底座(1)铰结的面板(2),所述面板(2)关闭时与底座(1)密闭配合,面板(2)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在所述底座(1)前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前密封条(31),在所述底座(1)后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后密封条(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容易安装平整、能承受重载车辆反复碾压而保持面板和底座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下建筑口部挡水设备
,特别是一种容易安装平整、能承受重载车辆反复碾压而保持面板和底座不易变形和高可靠性的水动力自动挡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动力自动挡水装置(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0078353.2,公开日:2016.5.4))可以依靠水的浮力自动打开,将雨水阻隔在外。实现使用中,由于迎水面通常较宽,整个水动力自动挡水装置基本都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挡水单元。每个挡水单元之间由底座的边框分隔成独立的贮水空间。由此带来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来水横向不均,使得不同挡水单元中水位高度不一,使整个水动力自动挡水装置各单元打开时机不一,影响了工作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二是由于地面平整度误差远大于挡水装置金属构件加工精度,导致大跨度的水动力自动挡水装置不易安装平稳、整齐;三是如要承受重载车辆反复通过,则面板和底座强度需要很高,否则面板和底座会变形,影响正常工作。而如果通过增加面板厚度来提高面板强度,则不利于整个装置的地表式安装;如果通过增加底座材料厚度来提高,则会大幅增加底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容易安装平整、能承受重载车辆反复碾压而保持强的灵敏度和高可靠性。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1和后端与底座1铰结的面板2,所述面板2关闭时与底座1密闭配合,面板2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在所述底座1前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前密封条31,在所述底座1后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后密封条32。作为改进,在靠近两侧墙的底座1侧边后部与侧墙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的高度不低于底座1后沿的高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容易安装平整,施工方便;2、能承受重载车辆反复碾压而保持面板和底座不易变形,使得系统保持高可靠性;3、采用简单的密封条,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面板,31、32密封条,4缝隙,5底座固定板,6斜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1和后端与底座1铰结的面板2,所述面板2关闭时与底座1密闭配合,面板2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在所述底座1前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前密封条31,在所述底座1后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后密封条32;底座1通过底座固定板5固定在地面,斜坡6可作为车辆通过的缓冲带。在靠近两侧墙的底座1侧边后部与侧墙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的高度不低于底座1后沿的高度。底座1在密封条31、32中间与地面形成缝隙4。缝隙4可以保证相邻单元底座内部的水流通,便于面板快速均匀受到水浮力作用,还可以适用于不平整地面安装。在面板2上无重载车通过时,底座1无重荷载,缝隙4正常保持;当面板2上有重载车通过时,底座1受力,传递到密封条31、32上,密封条31、32受力后,变薄,底座1部分接触地面,将重载车的力量传递到地面上,因此重载车可以正常通过,保持面板和底座不易变形,保持强的灵敏度和高可靠性。同时容易安装平整,施工方便。底座1侧边后部与侧墙之间设置封堵装置,且封堵装置的高度不低于底座1后沿的高度,该密封装置两端及底面均密封不透水,从而保证来水进入底座1后,不会通过底座1两侧与地面的缝隙4、再经底座1侧边与侧墙之间的空档流走。从而保证了面板在足够的水浮力下及时打开。优选地,所述前密封条31、后密封条32的硬度范围为10~60HA。最佳地,所述前密封条31、后密封条32的硬度为20HA。通过反复试验发现,选择上述优选及最佳硬度值,其存在如下几大优点:1、平时可以将底座垫高,底座下部不与地面接触,可形成水横向流动的空间,便于水均匀进入到面板下方。2、重载汽车通过时,底座受力,由于密封条硬度偏小,密封条被压扁,底座受力最大的下部与地面接触,将汽车的重量传导到地面,防止底座和面板压坏。3、密封条硬度偏小,底座和地面密封性能好,防止漏水。优选地,所述前密封条31、后密封条32的材质为发泡橡胶。优选地,所述前密封条31、后密封条32的厚度为5~10mm;宽度为10~20mm。选用上述厚度和宽度的发泡橡胶,一方面材料容易取得,经久耐用,同时保证挡水装置周边的水密封性和高的承载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1)和后端与底座(1)铰结的面板(2),所述面板(2)关闭时与底座(1)密闭配合,面板(2)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前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前密封条(31),在所述底座(1)后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后密封条(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行重载车辆的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1)和后端与底座(1)铰结的面板(2),所述面板(2)关闭时与底座(1)密闭配合,面板(2)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前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前密封条(31),在所述底座(1)后部与地面之间设有后密封条(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两侧墙的底座(1)侧边后部与侧墙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良凯高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