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1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车把组、前轮组、折叠机构、车架底板组、刹车控制机构、后轮组、刹车器、刹车钢线,车把组和前轮组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上折叠部,车架底板组和后轮组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下折叠部,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通过折叠机构连接,刹车控制机构安装在车架底板组的后部靠近后轮组的位置,刹车控制机构通过刹车钢线与刹车器连接,刹车器安装在后轮组上,刹车控制机构通过刹车钢线控制刹车器制动后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拨动一个点位,就可带动整个折叠机构折叠、展开滑板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只需要脚轻轻一踩,就可实现滑板车的制动,减轻双手负担,缩短了刹车钢线,刹车钢线短距离布置更加美观简洁,制动效果好,安全稳定。

A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ooter,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bar group, a front wheel group, a folding mechanism, a frame floor group, a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a rear wheel group, a brake device and a brake steel wire. The joint of the handlebar group and the front wheel set up the upper folding part of the scooter. The chassis floor group and the rear wheel group are connected to form the lower folding part of the scooter and fold up. The folding and folding parts are connected by the folding mechanism. The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chassis floor group near the rear wheel group. The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brake device through the brake steel wire, the brake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wheel group, and the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brake the rear wheel group through the brake steel wire control brake. The utility model only needs to move one point position, which can drive the whole folding mechanism to fold and expand the scooter, save time and labor, convenient and quick, and only need the foot gently to step on the brake,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two hands, shorten the brake steel wire, the brake steel wire is more beautiful and concise, and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simple. The brake effect is better and succinct, the brak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brake effect is good. It is safe and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代步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德国,最初作为上班族的代步工具,而后迅速风靡全球。滑板车体积小、质量轻、易于携带、速度适中,可安全便捷的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需求,同时操作方法易于掌握,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所以很快成为男女老幼皆宜的玩具和健身器材。最初的滑板车是简单的一块板下面安装两个轮子,到上世纪末,一种更时尚、更窄的可折叠滑板车由瑞士某公司技术,深受儿童喜爱。在此基础上,为了更方便更耐用,采用更宽和更长的踏板设计出供成人使用的可折叠滑板车,并且车轮更大,速度更快并有刹车装置。目前市场上的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在折叠、展开时,不易折叠、展开,尤其对于力气小的人群,通常折叠、展开起始要用扳动不同点位的多个部件,而且需要用很大力气才可折叠、展开,费时费力,折叠、展开效率低,给人们及时携带、骑行滑板车造成困扰。目前市场上滑板车的刹车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通过脚踩滑板车后轮泥板来实现刹车的,这种刹车方式是后轮泥板下压与后轮相互摩擦,使用时间久了,对后轮泥板和后轮磨损很大,降低后轮的运转平稳性与使用寿命;另一类是通过类似自行车方式,手按压刹车手柄来带动刹车片与后轮接触产生摩擦来实现刹车,刹车手柄位于车把上,通过刹车线与安装后轮一侧的刹车片板连接,而车把与后轮相距的距离长,需要布置的比较长的刹车线,而且刹车线长不利于布置的美观、大方、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只需拨动一个点位的一个部件,就可带动整个折叠机构折叠、展开滑板车,省时省力,折叠、展开效率高,方便快捷;只需要脚轻轻一踩,就可实现滑板车的制动,减轻双手的负担,缩短了刹车钢线,刹车钢线的短距离布置更加美观简洁,采用刹车器制动后轮组,制动效果好,方便快捷,后轮泥板与后轮组的摩擦消失了,有利于增加后轮组的耐用度,从而延长整个滑板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滑板车的安全稳定性。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车把组、前轮组、折叠机构、车架底板组、刹车控制机构、后轮组、刹车器、刹车钢线,车把组和前轮组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上折叠部,车架底板组和后轮组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下折叠部,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通过折叠机构连接,刹车控制机构安装在车架底板组的后部靠近后轮组的位置,刹车控制机构通过刹车钢线与刹车器连接,刹车器安装在后轮组上,刹车控制机构通过刹车钢线控制刹车器制动后轮组。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头管、左右板、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下连杆、拨杆、弹性件,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位于左右板内,头管外一侧设置有连接部,头管的连接部与左右板上端通过铰轴A铰接,上连杆上部与头管的连接部通过铰轴A铰接,上连杆下部通过铰轴B铰接在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之间,拨杆下部通过铰轴E铰接在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之间,拨杆上底部设置有凸起,上连杆下端部为成弧形状,弧形状上分布有卡槽,拨杆底中部与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上底部设置的凸起和上连杆下端部设置的卡槽匹配,卡槽包括展开卡槽、折叠卡槽,展开卡槽与折叠卡槽在上连杆下端部的弧形状上相隔90度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拨杆的上端F为向上弯折翘起状。进一步地,所述头管与车把组连接,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下部与车架底板组通过铰轴C铰接,左右板下端与车架底板组通过铰轴D铰接,铰轴D位于车架底板组的位置位于铰轴C的前部。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控制机构包括刹车踏板、卡线板,卡线板固定在刹车踏板的底部,刹车踏板与车架底板组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踏板包括踏盖体、踏盖轴,踏盖轴固定在踏盖体中部,踏盖轴上套有弹簧;车架底板组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与下底板上下平行相隔形成车架底板组的厚度,上底板与刹车踏板中踏盖体匹配的位置开有踏盖体孔,下底板与刹车踏板中踏盖轴匹配的位置开有踏盖轴孔;踏盖体穿置于上底板的踏盖体孔内,踏盖轴穿过下底板,伸出踏盖轴孔外,卡线板通过螺丝固定踏盖轴底部,卡线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刹车钢线一端,刹车钢线的另一端与刹车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踏盖体穿置于踏盖体孔内部与上底板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凸台,踏盖体上部从前往后逐渐向上倾斜,踏盖体上表面为凸凹不平的波纹状。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位于踏盖体与下底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卡线板横截面大于踏盖轴孔。本技术的一种滑板车工作原理和过程。在人们骑行滑板车到达目的地时,需要折叠滑板车以便携带、安放,这时只需要用手轻轻向靠近车架底板组的方向拨动拨杆上端F,拨杆上端F为向上弯折翘起状,便于手的拨动和用力,拨杆在拨动下,拨杆以铰轴E为中心向靠近车架底板组方向运动,拨杆上底部设置的凸起与上连杆下端部设置的折叠卡槽由原来的匹配锁定状态逐渐脱离,而拨杆中底部与左下连杆、右下连杆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拨杆运动通过弹性件带动左下连杆、右下连杆运动,左下连杆、右下连杆通过铰轴B带动上连杆以铰轴B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转动到一定角度,由于弹性件的作用拨杆凸起自动卡入展开卡槽中,上连杆通过铰轴A带动头管向靠近车架底板组方向运动,头管与滑板车上折叠部连接,头管带动滑板车上折叠部以铰轴D为中心向靠近车架底板组方向运动。滑板车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完全折叠后,在无外力的情况下,滑板车折叠状态就被拨杆凸起卡入展开卡槽中锁定。在人们骑行时,需要展开滑板车时,只需轻轻向下拨动拨杆的同一端位F,拨杆的凸起逐渐脱离展开卡槽,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连杆以铰轴B顺时针转动,同时用手轻轻扶起滑板车车把组,上连杆转动到与左下连杆、右下连杆基本成一条直线,拨杆凸起自动卡入折叠卡槽中,在车把组的作用下滑板车上折叠部通过头管带动上连杆以铰轴A向外展开,左下连杆、右下连杆顺着上连杆以铰轴A向外展开,拨杆顺着左下连杆、右下连杆逐渐展开,同时头管以铰轴D带动左右板展开,直到滑板车上折叠部以铰轴D为中心与滑板车下折叠部完全展开,滑板车完全展开状态就被拨杆凸起卡入折叠卡槽中锁定。展开状态时,铰轴A、铰轴B、铰轴C基本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铰轴D构成稳固地三角形结构,展开状态为滑板车的工作骑行状态,而展开卡槽与拨杆的凸起锁紧固定,使其滑板车保持这种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使滑板车骑行时安全稳定。折叠状态打破了铰轴A、铰轴B、铰轴C基本成一条直线,这时销轴A、铰轴B、铰轴C、铰轴D就形成了四边形结构,滑板车的折叠状态是滑板车的非工作状态,折叠是为了便于携带、安放,折叠机构只需要形成四边形结构就足够了,而折叠卡槽与拨杆的凸起锁紧固定,使其折叠状态锁定,不轻易散开。本技术的一种滑板车,只需要通过拨杆的同一端位F就可轻松实现滑板车的折叠和展开状态的转换,轻松折叠,轻松展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拨杆的凸起自动卡入卡槽中,实现滑板车的折叠和展开状态的锁定,使滑板车保持折叠和展开状态的锁定。在人们骑行滑板车过程中,需要刹车时,只需用脚踩刹车踏板,刹车踏板中的踏盖体在脚踩的过程中受到向下的力,踏盖轴固定在踏盖体中部,踏盖轴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踏盖体与下底板之间,由于踏盖体受到向下的力,弹簧压缩,而踏盖体在踏盖体孔内滑动,凸台逐渐远离上底板向下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滑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组(1)、前轮组(2)、折叠机构(3)、车架底板组(4)、刹车控制机构(5)、后轮组(6)、刹车器(7)、刹车钢线(8),车把组(1)和前轮组(2)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上折叠部,车架底板组(4)和后轮组(6)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下折叠部,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通过折叠机构(3)连接,刹车控制机构(5)安装在车架底板组(4)的后部靠近后轮组(6)的位置,刹车控制机构(5)通过刹车钢线(8)与刹车器(7)连接,刹车器(7)安装在后轮组(6)上,刹车控制机构(5)通过刹车钢线(8)控制刹车器(7)制动后轮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组(1)、前轮组(2)、折叠机构(3)、车架底板组(4)、刹车控制机构(5)、后轮组(6)、刹车器(7)、刹车钢线(8),车把组(1)和前轮组(2)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上折叠部,车架底板组(4)和后轮组(6)连接组成滑板车的下折叠部,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通过折叠机构(3)连接,刹车控制机构(5)安装在车架底板组(4)的后部靠近后轮组(6)的位置,刹车控制机构(5)通过刹车钢线(8)与刹车器(7)连接,刹车器(7)安装在后轮组(6)上,刹车控制机构(5)通过刹车钢线(8)控制刹车器(7)制动后轮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头管(31)、左右板(32)、上连杆(33)、左下连杆(34)、右下连杆(35)、拨杆(36)、弹性件(37),上连杆(33)、左下连杆(34)、右下连杆(35)位于左右板(32)内,头管(31)外一侧设置有连接部(311),头管(31)的连接部(311)与左右板(32)上端通过铰轴A铰接,上连杆(33)上部与头管(31)的连接部(311)通过铰轴A铰接,上连杆(33)下部通过铰轴B铰接在左下连杆(34)、右下连杆(35)之间,拨杆(36)下部通过铰轴E铰接在左下连杆(34)、右下连杆(35)之间,拨杆(36)上底部设置有凸起(361),上连杆(33)下端部为成弧形状,弧形状上分布有卡槽,拨杆(36)底中部与左下连杆(34)、右下连杆(35)之间通过弹性件(3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6)上底部设置的凸起(361)和上连杆(33)下端部设置的卡槽匹配,卡槽包括展开卡槽(331)、折叠卡槽(332),展开卡槽(331)与折叠卡槽(332)在上连杆(33)下端部的弧形状上相隔90度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6)的上端F(362)为向上弯折翘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检兵朱海波曹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