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58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与前驱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主体的另一侧与后驱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驱动轴上设置有转向控制器,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减震杆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减震垫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垫活动套接在减震杆的表面。该电动汽车底盘,通过固定槽、弹簧套、减压弹簧、挤压垫、挤压杆和减震钢板的设置,使电动汽车的底盘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解决了电动汽车在行驶到颠簸的路上时压力过大而使底盘发生断裂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动汽车的行驶的安全,同样也使乘驾人员得到安全的保护。

An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discloses an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including the chassis body. The one side of the chassis body is fixed to one side of the front drive shaf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hassis body is fixed to one side of the rear drive shaft, and the front driv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controller and a front drive shaft. The top of the rear drive shaft is fix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rod. The shock absorption sp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rod. The top of the damping spring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ushioning pad, and the damping pad is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shock absorber rod. The chassis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fixed slot, spring sleeve, pressure relief spring, extrusion pad, extrusion bar and shock absorption steel plate, makes the chassis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have better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which solves the condition that the electric car has too much pressure on the road to bump and makes the chassis broken, so that the electric vehicle is guaranteed. The safety of driving also provides safe protection for driv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源是给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能量低,充电速度慢,寿命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电动汽车底盘,是电动汽车中最重要的支撑装置,电动汽车底盘承载了电动汽车上的所有的东西,同样也是保证电动汽车安全的一种保护结构,如果电动汽车在行驶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减震效果,在行驶到颠簸的路上时车体会对底盘增加压力,从而使底盘发生断裂情况,影响了乘驾人员的安全,而且汽车在长期的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上的污水和油渍会溅到底盘上,而这些污水和油渍不及时清理的话会腐蚀底盘,对底盘造成影响,因此市场上需要开发一种电动汽车底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具备增加减震和清理底盘底部的污水和油渍等优点,解决了由于车体压力过大导致底盘断裂和底盘附着污水和油渍使底盘腐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增加减震和清理底盘底部的污水和油渍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与前驱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主体的另一侧与后驱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驱动轴上设置有转向控制器,所述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减震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活动套接在减震杆的表面,所述后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后驱动轴位于驱动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底盘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电源放置槽,所述电源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电源,所述底盘本体位于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内壁的底部与减压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挤压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垫的顶部与挤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穿出弹簧套并与底盘主体顶部的减震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空槽,所述底盘本体位于空槽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环,所述空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扫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扫板的中间位置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空槽的内壁上,所述空槽位于滑槽下方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板。优选的,所述转向控制器上与控制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轴的另一端穿过转套并与方向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套镶嵌在挡板上,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底盘本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前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后驱动你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位于电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泡沫板以放置槽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电源的底部通过软垫与放置槽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漏孔的直径大小为六公分,且每个漏孔之间的间隔为两公分。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有六根,且每根加强筋等距离排列。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数量均有两个,且两个滑槽和滑块均以螺纹杆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减震杆、减震弹簧和减震垫的数量均有两个,且两个减震杆、减震弹簧和减震垫均以底盘本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和弹簧套的数量均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槽和弹簧套均以放置槽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固定槽的大小与弹簧套的大小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动汽车底盘,通过固定槽、弹簧套、减压弹簧、挤压垫、挤压杆和减震钢板的设置,使电动汽车的底盘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解决了电动汽车在行驶到颠簸的路上时压力过大而使底盘发生断裂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动汽车的行驶的安全,同样也使乘驾人员得到安全的保护。2、该电动汽车底盘,通过空槽、滑槽、滑块、扫板、螺纹杆、轴承和电机的设置,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底部所溅到的污水和油渍可以更好的进行及时清理,解决了由于污水和油渍附着到底盘上导致底盘发生腐蚀的现象,避免了底盘由于发生腐蚀的现象而使底盘安全度降低的问题,从而使电动汽车可以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正视图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仰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弹簧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主体、2前驱动轴、3后驱动轴、4转向控制器、5减震杆、6减震弹簧、7减震垫、8驱动箱、9保护壳、10电源放置槽、11电源、12固定槽、13弹簧套、14减压弹簧、15挤压垫、16挤压杆、17减震钢板、18空槽、19支撑钢环、20滑槽、21滑块、22扫板、23螺纹杆、24轴承、25电机、26加强筋、27支撑钢板、28控制轴、29转套、30方向盘、31挡板、32从动轮、33主动轮、34泡沫板、35软垫、36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1,底盘主体1的一侧与前驱动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底盘主体1的另一侧与后驱动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前驱动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32,后驱动你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33,前驱动轴2上设置有转向控制器4,转向控制器4上与控制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轴28的另一端穿过转套29并与方向盘30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套29镶嵌在挡板31上,挡板31固定连接在底盘本体1的顶部,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5,减震杆5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减震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垫7活动套接在减震杆5的表面,减震杆5、减震弹簧6和减震垫7的数量均有两个,且两个减震杆5、减震弹簧6和减震垫7均以底盘本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后驱动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8,后驱动轴3位于驱动箱8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9,底盘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电源放置槽10,电源放置槽10的内部放置有电源11,放置槽10位于电源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泡沫板34,泡沫板34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泡沫板34以放置槽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主体(1)的一侧与前驱动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主体(1)的另一侧与后驱动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驱动轴(2)上设置有转向控制器(4),所述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5),所述减震杆(5)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减震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7)活动套接在减震杆(5)的表面,所述后驱动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8),所述后驱动轴(3)位于驱动箱(8)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9),所述底盘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电源放置槽(10),所述电源放置槽(10)的内部放置有电源(11),所述底盘本体(1)位于放置槽(10)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套(13),所述弹簧套(13)内壁的底部与减压弹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压弹簧(14)的另一端与挤压垫(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垫(15)的顶部与挤压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6)的另一端穿出弹簧套(13)并与底盘主体(1)顶部的减震钢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盘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空槽(18),所述底盘本体(1)位于空槽(18)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环(19),所述空槽(1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与滑块(2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1)的一端与扫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扫板(22)的中间位置与螺纹杆(23)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3)的一端与轴承(2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3)的另一端与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5)固定连接在空槽(18)的内壁上,所述空槽(18)位于滑槽(20)下方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26),所述加强筋(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板(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主体(1)的一侧与前驱动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主体(1)的另一侧与后驱动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驱动轴(2)上设置有转向控制器(4),所述前驱动轴(2)和后驱动轴(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杆(5),所述减震杆(5)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减震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7)活动套接在减震杆(5)的表面,所述后驱动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8),所述后驱动轴(3)位于驱动箱(8)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9),所述底盘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电源放置槽(10),所述电源放置槽(10)的内部放置有电源(11),所述底盘本体(1)位于放置槽(10)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套(13),所述弹簧套(13)内壁的底部与减压弹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压弹簧(14)的另一端与挤压垫(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垫(15)的顶部与挤压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6)的另一端穿出弹簧套(13)并与底盘主体(1)顶部的减震钢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盘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空槽(18),所述底盘本体(1)位于空槽(18)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环(19),所述空槽(1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与滑块(2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1)的一端与扫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扫板(22)的中间位置与螺纹杆(23)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3)的一端与轴承(2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3)的另一端与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5)固定连接在空槽(18)的内壁上,所述空槽(18)位于滑槽(20)下方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26),所述加强筋(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黎明姜栋袁任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