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49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包括铜杆本体,还包括若干套设在铜杆本体外部的护套,所述若干护套依次首尾相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和护套同心的环形凸圈,所述四个环形凸圈两两的设置在护套的两端,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铜杆本体及护套之间形成环形的浇注腔,所述浇注腔内填充有石蜡,所述的护套在浇注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口,所述的护套和铜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所述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铜杆外表面的氧化,同时,还能避免铜杆外表面受到污染和损坏,有助于铜杆的储存和运输。

A copper rod with a sheath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pper rod with a sheath structure, including a copper rod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sleeves set outside the body of the copper rod. The sleeve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in turn,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ath is provided with four ring shaped rings with concentric rings and four ring rings 22. An annular cast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ring convex rings, the copper rod body and the sheath at the same end. The pouring cavity is filled with paraffin, and the sheath is provided with a pouring mouth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casting cavity. The sleeve and the copper rod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hole I with each other. The threaded hole II is provided with fastening bolts between the threaded hole I and the threaded hole II.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oxidation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pper ro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avoid the pollution and damage of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copper rod, and is helpful for th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coppe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
本技术涉及铜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
技术介绍
铜杆是生产电线电缆、漆包线、电子线等铜线材的必需坯料,而铜线材是电子、电气及通讯等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铜杆在生产出来经过绕线圈后存入仓库等待出售,生产出来的铜杆不具有保护结构,铜杆的表面直接裸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出现表面氧化情况,不利于铜杆的出售和后续的生产加工,且在搬运、存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表面损坏。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包括铜杆本体,还包括若干套设在铜杆本体外部的护套,所述若干护套依次首尾相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和护套同心的环形凸圈,所述四个环形凸圈两两的设置在护套的两端,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铜杆本体及护套之间形成环形的浇注腔,所述浇注腔内填充有石蜡,所述的护套在浇注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口,所述的护套和铜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所述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所述的环形凸圈和铜杆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所述的浇注口为由内至外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所述的护套为软质橡胶套,所述软质橡胶为三元乙丙橡胶。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之间的距离为1-2c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铜杆的外部加装护套,可防止铜杆外表面的氧化,同时,还能避免铜杆外表面受到污染和损坏,有助于铜杆的储存和运输;由于护套和铜杆之间只靠环形凸圈和紧固螺栓固定,所以拆装比较方便,不影响后续加工。进一步,环形凸圈和铜杆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有助于石蜡的浇注,保证石蜡和铜杆本体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若干护套之间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包括铜杆本体1,还包括若干套设在铜杆本体外部的护套2,所述若干护套2依次首尾相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套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和护套2同心的环形凸圈3,所述四个环形凸圈3两两的设置在护套2的两端,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3、铜杆本体1及护套2之间形成环形的浇注腔4,所述浇注腔4内填充有石蜡,所述的护套2在浇注腔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口5,所述的护套2和铜杆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孔I6和螺纹孔II7,所述的螺纹孔I6和螺纹孔II7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8。铜杆的外部加装护套,可防止铜杆外表面的氧化,同时,还能避免铜杆外表面受到污染和损坏,有助于铜杆的储存和运输;由于护套和铜杆之间只靠环形凸圈和紧固螺栓固定,所以拆装比较方便,不影响后续加工。优选的,所述的环形凸圈3和铜杆本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垫9。环形凸圈和铜杆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有助于石蜡的浇注,保证石蜡和铜杆本体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的浇注口5为由内至外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浇注口设计为喇叭口状,有助于石蜡的浇注。优选的,所述的护套2为软质橡胶套,所述软质橡胶为三元乙丙橡胶。护套采用软质橡胶,一方面加强对铜杆的保护,防止其受到损坏,另一方面降低护套对铜杆绕线圈的影响,方便生产、存放。优选的,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3之间的距离为1-2cm。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之间的距离较短,石蜡层较薄,对护套的拆卸影响小。本技术在铜杆的外部加装护套,可防止铜杆外表面的氧化,同时,还能避免铜杆外表面受到污染和损坏,有助于铜杆的储存和运输;由于护套和铜杆之间只靠环形凸圈和紧固螺栓固定,所以拆装比较方便,不影响后续加工。进一步,环形凸圈和铜杆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有助于石蜡的浇注,保证石蜡和铜杆本体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包括铜杆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套设在铜杆本体外部的护套,所述若干护套依次首尾相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和护套同心的环形凸圈,所述四个环形凸圈两两的设置在护套的两端,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铜杆本体及护套之间形成环形的浇注腔,所述浇注腔内填充有石蜡,所述的护套在浇注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口,所述的护套和铜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所述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铜杆,包括铜杆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套设在铜杆本体外部的护套,所述若干护套依次首尾相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和护套同心的环形凸圈,所述四个环形凸圈两两的设置在护套的两端,所述同一端的两个环形凸圈、铜杆本体及护套之间形成环形的浇注腔,所述浇注腔内填充有石蜡,所述的护套在浇注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浇注口,所述的护套和铜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所述的螺纹孔I和螺纹孔II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权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