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402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缆包括碳纤维芯体和包裹碳纤维芯体外周的护套,所述碳纤维芯体由若干束碳纤维材料和导电丝绞合后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再和树脂固化粘合而成,所述护套包括围绕包裹在碳纤维芯体外周的云母层和围绕包裹在所述云母层外周的阻燃硅层;所述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40~50份氰酸酯树脂、20~30份聚甲基硅树脂、10~15份聚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5~8份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05~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10份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和5~8份液体丁腈橡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多仅采用金属材料作为线芯,这种电缆的抗拉强度低、重量大、长期耐高温能力低、使用寿命有限,尤其是金属电缆的耗能大且截流量小,很容易造成内部线芯熔断而造成停电、断电故障发生,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对电力输送的要求,很难在恶劣条件下长期使用,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科技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发出了碳纤维复合电缆,这种电缆由碳纤维复合芯材和包裹在碳纤维复合芯材外部的金属导电层组成,碳纤维复合电缆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大、高温弧垂小、导电率高、耐腐蚀性好的特点,但是目前研究得到的碳纤维复合电缆的耐高温性能稍有欠缺,仍达不到极端恶劣环境对电缆耐超高温的要求,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对超高温耐受性好的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碳纤维复合电缆在耐超高温性能方面有所欠缺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包括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包括碳纤维芯体和包裹在碳纤维芯体外周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芯体由若干束碳纤维材料和导电丝绞合后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再和树脂固化粘合而成,所述护套包括围绕包裹在碳纤维芯体外周的云母层和围绕包裹在所述云母层外周的阻燃硅层;所述碳纤维材料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述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40~50份氰酸酯树脂、20~30份聚甲基硅树脂、10~15份聚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5~8份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05~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10份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和5~8份液体丁腈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包括碳纤维芯体和包裹在碳纤维芯体外周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芯体由若干束碳纤维材料和导电丝绞合后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再和树脂固化粘合而成,所述护套包括围绕包裹在碳纤维芯体外周的云母层和围绕包裹在所述云母层外周的阻燃硅层;所述碳纤维材料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述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40~50份氰酸酯树脂、20~30份聚甲基硅树脂、10~15份聚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5~8份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05~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10份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和5~8份液体丁腈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酯树脂由质量比为1:1~2的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和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硅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50份氰酸酯树脂、30份聚甲基硅树脂、15份聚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8份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和8份液体丁腈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为铜丝。6.一种碳纤维耐超高温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乙酰胺以20~35g:100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于85~100℃、200~300W微波辅助的条件下加热混合30~60min,得到混合液;2)将丙三醇、硫脲和步骤1)所述混合液以2~4g:1~3g:100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于10~15kW的超声辅助条件下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纺丝液;3)对步骤2)所述混合纺丝液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其中,所述湿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