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44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涉及轨道交通减隔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盘,活塞盘固定地套设于活塞杆上。缸体组件包括不导磁缸体和缸体顶盖,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围成密封空间,活塞杆伸出缸体顶盖并与减振组件连接,活塞杆与不导磁缸体的底壁活动连接,活塞盘位于密封空间内。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压电传感器、电磁体及隔磁罩,电磁体环设于不导磁缸体外侧,隔磁罩环设于电磁体外侧。减振组件与缸体顶盖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能够根据不同的压力调整与压力匹配的减隔振能力,进而提高实用性、适用性及普适性。

Magnetorheological self-adjusting isolator and Electrorheological self-adjusting iso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gnetorheological self-adjusting vibration isolator and an electrorheological self-adjusting vibration isola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ffic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isolation. The magnetorheological self-adjusting vibration isolato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piston rod and a piston disc, and the piston disc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piston rod. The cylinder block consists of the non magnetic cylinder body and the top cover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non magnetic cylinder body is enclosed in a sealed space with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piston rod extends the top cover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connects with the damping component.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wall of the non magnetic cylinder body, and the piston disc is located in the sealing space. The damping adjus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iezoelectric sensor, an electromagnet and a magnetic shield, and the electromagnet r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non magnetic cylinder body, and the magnetic isolation cover r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lectromagnet. The damp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cover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magnetorheological self regulating vibration isolator and the electrorheological self regulating isolator can adjust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ability to match the pressu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essure, and thus improve practicality, applic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减隔振
,具体而言,涉及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人口持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持续恶化。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运量大、快捷、准时、方便的出行方式,同时具备低能耗、少污染等优点,它的投入使用已成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地铁列车运行所产生的低频振动和噪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问题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设计、施工过程及运营阶段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有的轨道交通减振措施通常从钢轨减振、扣件减振及轨下基础减振等方面着手。目前浮置板轨道结构隔振是降低地铁轨道振动和噪声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它将混凝土道床板浮置在多个隔振器上,利用浮置板的大质量惯性来平衡列车运行引起的动载荷。但现有成熟的、广泛应用的浮置板隔振器结构使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不能有效地传递到隧道地基内,同时隔振器结构阻尼又不足以消耗该部分能量,且从结构上来说浮置板隔振器都属于被动隔振器,即相关参数值在生产后就不可调,但在现实中,地铁不同路段所需隔振器的最佳参数值是不尽相同的,在同一位置不同激振条件下所需的最佳参数值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轨道交通空车状态隔振性能差、重车状态轨道垂向位移过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压力调整与压力匹配的减隔振能力,进而提高实用性、适用性及普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压力调整与压力匹配的减隔振能力,进而提高实用性、适用性及普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包括活塞组件、缸体组件、减振组件及阻尼调节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盘,活塞盘固定地套设于活塞杆上。缸体组件包括不导磁缸体和缸体顶盖,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围成密封空间,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密封连接,活塞杆伸出缸体顶盖并与减振组件连接,活塞杆远离减振组件的一端与不导磁缸体的底壁活动连接,活塞盘位于密封空间内,且活塞盘开设有阻尼孔和/或活塞盘与不导磁缸体间隙设置。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压电传感器、电磁体及隔磁罩,电磁体环设于不导磁缸体外侧,隔磁罩环设于电磁体外侧,且电磁体位于不导磁缸体与隔磁罩之间,压电传感器与活塞杆伸出缸体顶盖的一端端部连接,压电传感器与电磁体电性连接。减振组件与缸体顶盖远离活塞盘的一侧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盘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活塞盘的数量为多个时,这多个活塞盘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不同活塞盘上的阻尼孔相互交错设置。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孔的孔径,且第一孔位于第二孔下端。进一步地,上述不导磁缸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活塞组件还包括轴套,活塞杆通过轴套与连接孔活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橡胶垫,橡胶垫位于轴套内,且活塞杆的端部与橡胶垫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减振组件包括滞变弹性件、止退螺母及止退垫片,滞变弹性件、止退螺母及止退垫片依次套设于活塞杆上,且止退螺母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滞变弹性件与缸体顶盖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滞变弹性件为滞变弹性钢或滞变弹性体。进一步地,上述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还包括底板和钢弹簧,不导磁缸体与底板连接,钢弹簧套设于隔磁罩的外侧,且钢弹簧的一端与底板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还包括磁流变液,磁流变液容置于密封空间内。一种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包括活塞组件、缸体组件、减振组件及阻尼调节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盘,活塞盘固定地套设于活塞杆上。缸体组件包括不导磁缸体和缸体顶盖,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围成密封空间,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密封连接,活塞杆伸出缸体顶盖并与减振组件连接,活塞杆远离减振组件的一端与不导磁缸体的底壁活动连接,活塞盘位于密封空间内,且活塞盘开设有阻尼孔和/或活塞盘与不导磁缸体间隙设置。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与活塞杆伸出缸体顶盖的一端端部连接,压电传感器能够调节密封空间内的电场强度。减振组件与缸体顶盖远离活塞盘的一侧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还包括电流变液,电流变液容置于密封空间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有益效果是:不导磁缸体与缸体顶盖之间用于围成密封空间,以容置磁流变液。电磁体用于形成磁场,隔磁罩用于隔离磁场对外界的影响。压电传感器与电磁体电性连接,进而当压电传感器检测到不同的压力值时改变电磁体的磁场,进而改变密封空间的磁场。当密封空间内容置磁流变液时,磁流变液的状态随之变化,阻尼效果也相应地改变,进而实现在不同压力下匹配不同的减隔振能力。同时,阻尼孔、活塞盘与不导磁缸体之间的间隙配合,或者活塞盘与不导磁缸体之间过渡配合,也能够增大磁流变液流程压力损失,进一步实现隔振器大幅度的阻尼损耗、粘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并且,还通过压电传感器的自感知实现整个隔振系统的自适应、自调节、自控制操作,且能够实现同时或分阶段(空车状态、半车状态、满载状态)工作,也克服了传统轨道交通空车状态隔震性能差、重车状态轨道垂向位移过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能够根据不同的压力调整与压力匹配的减隔振能力,进而提高实用性、适用性及普适性。并且,其还具有良好减隔振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V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盘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活塞杆和活塞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实施例的多个活塞盘的阻尼孔交错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孔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盘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标:10-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100-活塞组件;110-活塞杆;120-活塞盘;121-阻尼孔;1211-第一孔;1212-第二孔;130-轴套;140-橡胶垫;200-缸体组件;210-不导磁缸体;220-缸体顶盖;300-减振组件;310-滞变弹性件;320-止退螺母;330-止退垫片;400-阻尼调节组件;410-压电传感器;420-电磁体;430-隔磁罩;500-底板;600-钢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及电流变自调节隔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组件、缸体组件、减振组件及阻尼调节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盘,所述活塞盘固定地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缸体组件包括不导磁缸体和缸体顶盖,所述不导磁缸体与所述缸体顶盖围成密封空间,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顶盖并与所述减振组件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不导磁缸体的底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盘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且所述活塞盘开设有阻尼孔和/或所述活塞盘与所述不导磁缸体间隙设置;所述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压电传感器、电磁体及隔磁罩,所述电磁体环设于所述不导磁缸体外侧,所述隔磁罩环设于所述电磁体外侧,且所述电磁体位于所述不导磁缸体与所述隔磁罩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顶盖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电磁体电性连接;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缸体顶盖远离所述活塞盘的一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组件、缸体组件、减振组件及阻尼调节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盘,所述活塞盘固定地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缸体组件包括不导磁缸体和缸体顶盖,所述不导磁缸体与所述缸体顶盖围成密封空间,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顶盖并与所述减振组件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不导磁缸体的底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盘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且所述活塞盘开设有阻尼孔和/或所述活塞盘与所述不导磁缸体间隙设置;所述阻尼调节组件包括压电传感器、电磁体及隔磁罩,所述电磁体环设于所述不导磁缸体外侧,所述隔磁罩环设于所述电磁体外侧,且所述电磁体位于所述不导磁缸体与所述隔磁罩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顶盖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电磁体电性连接;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缸体顶盖远离所述活塞盘的一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盘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活塞盘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活塞盘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不同所述活塞盘上的所述阻尼孔相互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二孔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磁缸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孔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流变自调节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轴套内,且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强赵玉东李彦李飞谢远明李超韩怀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