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75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恒温水箱、连接管、检测组件以及液体泵。连接管首先连接恒温水箱,然后经过检测组件后再回到恒温水箱从而形成循环,液体泵安装在连接管内。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箱、夹持结构、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瓣膜,且夹持结构安装于检测箱内,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均安装于检测箱内,且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夹持结构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利用一个可滑动的夹持结构来对瓣膜进行夹持,当一种瓣膜测试完毕后,滑动该夹持结构可将瓣膜带出,更换瓣膜后,直接再将夹持结构送入测试箱内即可进行再次检测,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瓣膜控制着人体内血流的单向流动,患有严重瓣膜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其治疗需要进行人工瓣膜置换,其中生物瓣膜由于生物相容性佳,血流动力学好,使用率逐年上升。生物瓣膜主要有外科生物瓣膜和介入生物瓣膜,其中后者由于无需开胸,病人恢复快,代表着未来生物瓣膜的发展方向。但是,生物瓣膜依然存在使用钙化和瓣叶血栓问题,缩短了瓣膜寿命,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尤其是微创介入生物瓣膜植入后出现瓣叶血栓的几率较高。临床数据表明,微创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的瓣叶血栓可发生在整个植入期,发生率在15%~40%之间,这是因为瓣叶接触区域血流速度较低,延长血液与瓣叶的接触时间,瓣叶作为生物瓣膜中和血液接触的最主要部件,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如果植入肺动脉瓣膜部位,则因为整体血液流速低于主动脉部位,因此经导管肺动脉瓣更容易发生瓣叶血栓。

2、生物瓣膜在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测试,现有的瓣膜测试装置一般是将瓣膜事先放入密闭的测试箱内,然后在测试箱的两侧分别连通管道,当模拟血液经过该测试箱时,可以得出一些瓣膜上附着血栓的数据,但是这种测试装置在进行瓣膜更换时,需要先将测试箱从连接管道上取下,然后再对里面的瓣膜进行更换,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包括:

4、恒温水箱;

5、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恒温水箱连通;

6、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箱、夹持结构、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箱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瓣膜,所述夹持结构与所述检测箱滑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瓣膜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检测箱,所述测速器和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检测箱内,且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侧;以及

7、液体泵,所述液体泵安装于所述连接管。

8、可选地: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座和两个夹持框,两个所述夹持框均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能够沿所述检测箱的高度方向移动,滑动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瓣膜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检测箱。

9、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夹持结构间隔设置,滑动所述封闭挡板以令所述检测箱导通或者封闭。

10、可选地: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控制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封闭挡板的下方,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沿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封闭挡板的连接线方向滑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一滑块形成限制,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二滑块形成限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11、可选地:所述控制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控制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背向设置;

12、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

13、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14、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卡块、第二控制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令所述第一控制卡块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一控制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令所述第二控制卡块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控制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配合。

15、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卡块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滑动座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滑动座的方向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以使所述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滑块接触并继续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结构形成卡接配合,而当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滑动座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结构分离。

17、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三弹性件和两个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与所述控制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控制块朝向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令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18、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配合以使所述控制块向下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相互靠近。

19、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沿所述检测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与所述横向滑槽的顶部连通,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横向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所述让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

20、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控制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卡块分别位于所述横向滑槽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封闭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21、可选地: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包括恒温水箱、连接管、检测组件以及液体泵。连接管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座和两个夹持框,两个所述夹持框均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能够沿所述检测箱的高度方向移动,滑动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瓣膜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检测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夹持结构间隔设置,滑动所述封闭挡板以令所述检测箱导通或者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控制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封闭挡板的下方,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沿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封闭挡板的连接线方向滑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一滑块形成限制,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二滑块形成限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控制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背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卡块、第二控制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令所述第一控制卡块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一控制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令所述第二控制卡块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控制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控制卡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滑动座的方向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以使所述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滑块接触并继续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结构形成卡接配合,而当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滑动座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结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三弹性件和两个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与所述控制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控制块朝向所述滑动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令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沿所述检测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与所述横向滑槽的顶部连通,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横向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所述让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座和两个夹持框,两个所述夹持框均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能够沿所述检测箱的高度方向移动,滑动所述滑动座以使所述瓣膜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检测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封闭挡板与所述夹持结构间隔设置,滑动所述封闭挡板以令所述检测箱导通或者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控制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封闭挡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封闭挡板的下方,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检测箱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沿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封闭挡板的连接线方向滑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一滑块形成限制,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且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二滑块形成限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控制块的中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控制块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控制块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控制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背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卡块、第二控制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陈璐熊艳李忠友田晓宝李涛张卓王昭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