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67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1)、机罩(2)、转鼓(3)、主电机(4)、辅电机(5)、差速器(6)以及位于转鼓内腔中的螺旋输送器;机罩固定在机架上,转鼓设置在机罩内;主电机控制转鼓旋转,辅电机通过差速器控制螺旋输送器旋转;转鼓位于干燥区(31)设有固相排放口(33),在沉降区(32)设有液相排放口(34);螺旋输送器包括:主体(71)和第一螺旋叶片(72);在主体上并且位于进料区内,设有待分离的物料入口(16);在主体上且位于干燥区至物料入口的区域内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3)。通过改进卧螺离心机中的螺旋叶片结构,以减少液相中的泡沫,同时不影响液相的流通性,提高卧螺离心机的工作效率。

decan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cubitus centrifuge, which consists of a frame (1), a hood (2), a drum (3), a main motor (4), a auxiliary motor (5), a differential (6), and a screw conveyor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rum; the hood is fixed on the frame and the drum is set in the hood; the main motor controls the rotary drum and the auxiliary motor controls the screw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A rotary conveyor is rotated; a rotary drum is located in a dry area (31) with a solid state discharge port (33), and a liquid phase discharge (34) in the settlement area (32); the screw conveyor includes the main body (71) and the first spiral blade (72); in the main body and in the feed area, there is a material entrance (16) to be separated; on the main body and in the dry area to material entry. The area of the mouth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piral blade (73).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piral blade in the decanter centrifuge, the foam in the liquid phas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liquid phase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decanter centrifug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螺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双螺旋叶片的卧螺离心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卧螺离心机由机架、机罩、主轴承、转鼓、螺旋、差速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能连续进料、分离、洗涤和卸料。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环保等行业。其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输料螺旋内筒,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输料螺旋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鼓大端溢流口连续溢出转鼓,经排液口排出机外。在卧螺离心机工作时,需要尽量降低沉渣水分,一般采取增大转鼓半锥角的方式,但是当锥角大时,沉渣在沿转鼓锥体母线方向产生的离心分力大,且方向与排渣方向相反,使得沉渣排渣阻力大,同时也会增大螺旋推料扭矩和螺旋叶片的磨损速率。对于一些特殊的质地较软的粘性物料(如CN201410122849.6中的蛋白沉渣),上述现象会导致分离出的沉渣再会返回转鼓腔体中,在沉降区与进入的物料混合,一部分由澄清液带走,极大影响分离效果和固相收率。而增大螺距可以提高输渣能力,但螺旋升角也随之增大,此时虽然理论上输送能力大,但是螺旋叶片与沉渣间也容易相对滑动,造成排渣困难。此时,虽然可以降低螺旋升角但是又会降低排渣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双螺旋叶片的卧螺离心机,以减少液相中的泡沫,同时不影响液相的流通性,提高卧螺离心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机罩、转鼓、主电机、辅电机、差速器以及位于所述转鼓内腔中的螺旋输送器;其中,所述机罩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鼓设置在所述机罩内;所述主电机输出动力控制所述转鼓旋转,所述辅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差速器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旋转;所述转鼓依次包括干燥区、进料区和沉降区,在所述转鼓并且位于所述干燥区的一端设有固相排放口,在所述转鼓并且位于所述沉降区的一端设有液相排放口;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螺旋叶片;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位于进料区内,设有待分离的物料入口;在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干燥区至所述物料入口的区域内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更好地,所述第二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固相排放口与所述物料入口之间的区域内。更好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同为变螺距或等螺距,且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圆锥螺旋线相同。更好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升角的角度为:4°-15°。更好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厚度为:4mm-10mm。更好地,所述转鼓锥端的半锥角的角度为:8°-15°。更好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所述转鼓内壁的间隙为:0.5mm-2mm。更好地,所述转鼓、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进卧螺离心机中的螺旋叶片结构,增大了螺旋叶片对质地较软的粘性物料沉渣物料的推力和排料速度,减少或避免了由于沉渣受沿转鼓锥体母线方向产生的离心分力而产生的排渣受阻和得率低的问题,同时比单头螺旋减缓了出料端叶片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卧螺离心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旋叶片A-A向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部分螺旋叶片与转鼓之间位置关系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卧螺离心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1、机罩2、转鼓3、主电机4、辅电机5、差速器6以及位于所述转鼓3内腔中的螺旋输送器;其中,所述机罩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鼓3设置在所述机罩2内;所述主电机4输出动力控制所述转鼓3旋转,所述辅电机5输出的动力通过差速器6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旋转;所述转鼓3依次包括干燥区31、进料区35和沉降区32,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的一端设有固相排放口33,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沉降区32的一端设有液相排放口34;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主体7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71上的第一螺旋叶片72;在所述主体71上并且位于进料区35内,设有待分离的物料入口16;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克服沉渣受沿转鼓3锥体母线方向产生的离心分力而产生的排渣受阻问题,在所述主体71上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至所述物料入口16的区域内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3,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设置于所述固相排放口33与所述物料入口16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外圆轮廓线与所述转鼓3内壁平行,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外圆轮廓线与所述转鼓3锥端以及圆柱端的内壁平行。图2为图1中螺旋叶片A-A向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部分螺旋叶片与转鼓之间位置关系放大图。如图2-图3并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卧螺离心机适用于沉渣粘度大于4×104cP,硬度大于1000g的物料。在卧螺离心机工作时,为了增大螺旋叶片对质地较软的粘性物料沉渣物料的推力和排料速度的效果,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的螺旋升角Φ的角度为:4°-15°;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的厚度为:4mm-10mm;所述转鼓3锥端的半锥角α的角度为:8°-15°;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与所述转鼓3内壁的间隙δ为:0.5mm-2mm。所述转鼓3、所述主体71、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的材质为不锈钢,更好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2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工作原理:再次参考图1-图3所示,固液混合物通过进料管8直接打入高速旋转的进料腔,所述固液混合物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物料入口16甩溅到转鼓3的内壁上,高速旋转的转鼓3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把比液相密度大的固相颗粒甩贴在转鼓3内壁上,形成固体层(因为环状,称为固环层);液相由于密度较小,离心力小,因此只能在固环层内侧形成液体层,称为液环层。由于螺旋输送器和转鼓3的转速不同,二者存在有相对运动(即转速差),利用螺旋输出器和转鼓3的相对运动把固环层的固相物缓慢地推动到转鼓3的干燥区31,并从固相排放口33排出。本技术采用在所述固相排放口33至所述物料入口16的区域内增设第二螺旋叶片73,在设定的螺旋升角下减少了和叶片间的相对滑动,并在第一螺旋叶片72和第二螺旋叶片73的推动下并快速从固相排放口33排出,既能很好地控制水分又极大避免了在沉降区中沉渣向进料区和沉降区返混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沉渣收率。以上内容记载了本技术中卧螺离心机的各项参数数值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将列出在分离因数2000(分离因数=(ω2R)/g,其中ω为角速度,R为转鼓半径),差转在4转条件下,结合上述数值范围内取任意数值,分离含固量为36%-50%的玉米浆的实验结果,以说明本技术的卧螺离心机的各项最优参数。实施例一进料:40%固形物玉米浆;螺旋升角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螺离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1)、机罩(2)、转鼓(3)、主电机(4)、辅电机(5)、差速器(6)以及位于所述转鼓(3)内腔中的螺旋输送器;其中,所述机罩(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鼓(3)设置在所述机罩(2)内;所述主电机(4)输出动力控制所述转鼓(3)旋转,所述辅电机(5)输出的动力通过差速器(6)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3)依次包括干燥区(31)、进料区(35)和沉降区(32),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的一端设有固相排放口(33),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沉降区(32)的一端设有液相排放口(34);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主体(7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71)上的第一螺旋叶片(72);在所述主体(71)上并且位于进料区(35)内,设有待分离的物料入口(16);在所述主体(71)上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至所述物料入口(16)的区域内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1)、机罩(2)、转鼓(3)、主电机(4)、辅电机(5)、差速器(6)以及位于所述转鼓(3)内腔中的螺旋输送器;其中,所述机罩(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鼓(3)设置在所述机罩(2)内;所述主电机(4)输出动力控制所述转鼓(3)旋转,所述辅电机(5)输出的动力通过差速器(6)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3)依次包括干燥区(31)、进料区(35)和沉降区(32),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的一端设有固相排放口(33),在所述转鼓(3)并且位于所述沉降区(32)的一端设有液相排放口(34);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主体(7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71)上的第一螺旋叶片(72);在所述主体(71)上并且位于进料区(35)内,设有待分离的物料入口(16);在所述主体(71)上且位于所述干燥区(31)至所述物料入口(16)的区域内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7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龙李久仁孙本军王满意张连慧杨佳张君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