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57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对分置于其左右方向一侧的中间卡紧机构,下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下直线段,上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上直线段,中间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左端或右端,机架上还安装有可驱动上卡紧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动力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连轴组件,连轴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连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轴c、轴d,翻转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可接收动力供应部件产生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动力输出部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c与机架固定连接,轴d偏心设置于动力输出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机的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高压电机线圈整形的设备。
技术介绍
高压高速旋转电机体积小、重量轻、铁芯长、槽形间距小、空间利用率高,定子线圈个数少、端部跨距大,且端部带有弧度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且高压电机线圈的外表面缠绕有多层云母带,用以提高线圈外表面绝缘层的厚度,以提高绝缘性能。现有操作者在装配整形时,易出现压型加工后的线圈的端部弧度几何形状、升高角度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误差较大,造成线圈下线后端部间距不一致、弧度深浅不一。线圈装机后,易损伤端部绝缘,绝缘损伤后,需要拆卸线圈,直接影响线圈电气性能及整机装配质量,定子线圈返修量大,造成原材料浪费,甚至定子线圈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证整形后线圈品质的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方法,可保障线圈的端部弧度几何形状、升高角度基本相同,并且保证在线圈的装备过程中,不会发生无法匹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对分置于其左右方向一侧的中间卡紧机构,下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下直线段,上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上直线段,中间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左端或右端,机架上还安装有可驱动上卡紧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动力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连轴组件,连轴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连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轴c、轴d,翻转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可接收动力供应部件产生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动力输出部件为圆柱齿轮且动力输出部件同轴活动套接于轴c,动力输出部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c与机架固定连接,轴d偏心设置于动力输出部件,并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轴d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上卡紧机构连接于轴c、轴d,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上卡紧机构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动力接收部件与动力输出部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中间传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均为圆柱齿轮,且动力接收部件设置于动力供应部件的输出端部,动力输出部件与且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相啮合,动力输出部件可接收动力接收部件提供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架上安装有可约束动力输出部件转动角度的行程控制装置,行程控制装置为安装于支撑架的行程开关,动力输出部件上还设置有可与行程开关相接触的限位凸起。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行程控制装置包括一对行程开关,限位凸起的运动范围为一对行程开关之间的区域。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下卡紧机构为一对且分置于支撑架的一侧,上述的上卡紧机构为一对且分置于支撑架的一侧。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上卡紧机构包括偏移导板,偏移导板的底部端侧分别与轴c、轴d固定连接,偏移导板上还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沿偏移导板导向方向布置的第三丝杆,偏移导板上还滑动匹配有与第三丝杆相连接的锁紧钳,第三丝杆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设置于偏移导板的锁紧钳沿偏移导板的导向方向运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中间卡紧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轴c的滑动基座,滑动基座可沿轴c的轴线方向滑动且可绕轴c的中心轴线转动,铰接于滑动基座上端部且平行布置的偏转轴a、偏转轴b,滑动基座与偏转轴a、偏转轴b的铰接处的芯线方向垂直于轴c的中心轴线,活动设置连接于偏转轴a、偏转轴b的夹紧基座,夹紧基座内安装有一对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插接轴,偏转轴a、偏转轴b分别与其中一个插接轴滑动连接,插接轴可沿偏转轴a、偏转轴b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转轴a、偏转轴b上还设置有分置于夹紧基座一端的限位套环,通过限位套环用于约束夹紧基座在偏转轴a、偏转轴b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夹紧基座朝向机架的中心端侧开设有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开口端部还插接有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轴c中心轴线且呈水平布置的束紧销钉,待整形线圈与夹持凹槽相匹配时,束紧销钉可插入至待整形线圈的内圈用于对待整形线圈进行固定,其中,夹持凹槽的开口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引导对待整形线圈进行弯曲的过渡弧面,且过渡弧面分置于夹持凹槽的开口端部的两夹持面。高压电机线圈的无损伤定形方法,其方法在于:S1:将待整形线圈安装于整形设备中,使得整形设备的下卡紧机构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下直线段,使得整形设备的上卡紧机构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上直线段;S2:测量待整形线圈的左侧/右侧弯曲处与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的间隔距离,并确定待整形线圈的夹持位置;S3:使分置于整形设备一侧的一对中间卡紧机构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两端弯曲处;S4:驱动翻转动力机构并驱动上卡紧机构实现翻转,与此同时,一对中间卡紧机构发生相应的偏转,并在中间卡紧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待整形线圈的左端/右端弯曲处与上直线段、下直线段处形成呈“人”字形的弯曲弧段;S5:将整形后的线圈从中间卡紧机构、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中取出。更为具体地,整形装置包括机架,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安装于机架,中间卡紧机构分置于机架左右方向一侧,机架上安装有可驱动上卡紧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动力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连轴组件,连轴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连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轴c、轴d,翻转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可接收动力供应部件产生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动力输出部件为圆柱齿轮且动力输出部件同轴活动套接于轴c,动力输出部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c与机架固定连接,轴d偏心设置于动力输出部件,并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轴d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上卡紧机构连接于轴c、轴d,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上卡紧机构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更为具体地,上述的上卡紧机构包括偏移导板,偏移导板的底部端侧分别与轴c、轴d固定连接,偏移导板上还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沿偏移导板导向方向布置的第三丝杆,偏移导板上还滑动匹配有与第三丝杆相连接的锁紧钳,第三丝杆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设置于偏移导板的锁紧钳沿偏移导板的导向方向运动。更为优化地,连轴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一对偏移导板上端部的轴e;设置轴e可提高偏移导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更为具体地,上述的中间卡紧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轴c的滑动基座,滑动基座可沿轴c的轴线方向滑动且可绕轴c的中心轴线转动,铰接于滑动基座上端部且平行布置的偏转轴a、偏转轴b,滑动基座与偏转轴a、偏转轴b的铰接处的芯线方向垂直于轴c的中心轴线,活动设置连接于偏转轴a、偏转轴b的夹紧基座,夹紧基座内安装有一对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插接轴,偏转轴a、偏转轴b分别与其中一个插接轴滑动连接,插接轴可沿偏转轴a、偏转轴b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转轴a、偏转轴b上还设置有分置于夹紧基座一端的限位套环,通过限位套环用于约束夹紧基座在偏转轴a、偏转轴b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夹紧基座朝向机架的中心端侧开设有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开口端部还插接有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轴c中心轴线且呈水平布置的束紧销钉,待整形线圈与夹持凹槽相匹配时,束紧销钉可插入至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

【技术保护点】
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对分置于其左右方向一侧的中间卡紧机构,下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下直线段,上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上直线段,中间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左端或右端,机架上还安装有可驱动上卡紧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动力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连轴组件,连轴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连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轴c、轴d,翻转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可接收动力供应部件产生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动力输出部件为圆柱齿轮且动力输出部件同轴活动套接于轴c,动力输出部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c与机架固定连接,轴d偏心设置于动力输出部件,并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轴d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上卡紧机构连接于轴c、轴d,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上卡紧机构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下卡紧机构、上卡紧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一对分置于其左右方向一侧的中间卡紧机构,下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下直线段,上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上直线段,中间卡紧机构用于夹持待整形线圈的左端或右端,机架上还安装有可驱动上卡紧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动力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连轴组件,连轴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连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轴c、轴d,翻转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动力接收部件可接收动力供应部件产生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动力输出部件为圆柱齿轮且动力输出部件同轴活动套接于轴c,动力输出部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c与机架固定连接,轴d偏心设置于动力输出部件,并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轴d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上卡紧机构连接于轴c、轴d,且动力输出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可驱动上卡紧机构绕动力输出部件的中心发生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接收部件与动力输出部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中间传动件,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均为圆柱齿轮,且动力接收部件设置于动力供应部件的输出端部,动力输出部件与动力接收部件、动力输出部件相啮合,动力输出部件可接收动力接收部件提供的动力并向动力输出部件传递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上安装有可约束动力输出部件转动角度的行程控制装置,行程控制装置为安装于支撑架的行程开关,动力输出部件上还设置有可与行程开关相接触的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电机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程控制装置包括一对行程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清王委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