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专利>正文

用于金属表面机械镀锌的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74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的镀覆。其工艺步骤为:1.表面处理(添加剂为L-Q型清理剂);2.化学沉积处理(添加剂为L-C沉积液);3.机械冷焊(碰撞介质是玻璃珠和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添加剂为促进剂L-X与促进剂L-Y的混合液);4.抗氧化处理(添加剂为L-D抗氧封闭液);5.干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扩大传统冷焊工艺的应用范围,制成的金属镀件的冷焊层均匀,附着力强,抗腐蚀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镀覆,尤其是涉及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目前,金属材料的镀覆有电镀、热浸镀和机械镀等方法,前两者的使用范围宽,但金属基体易产生“氢脆”现象,而后者的应用范围和条件苛刻,只能用于尺寸小、重量轻的弹簧件,且使用温度必须控制在24℃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应用范围广,无环境污染,耗电少的机械冷焊工艺,使之不仅能应用于弹性件,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尺寸较大的玛钢件的金属保护处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工艺方案是采用表面处理化学沉积处理,机械冷焊和干燥处理四个工艺过程。同时,为了提高制件的牢度和使用寿命,在机械冷焊过程之后又增加了一道抗氧化处理工艺过程。其中表面处理的工艺步骤是将金属件放入L-Q型清理剂中浸泡30-60分钟,用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污物。化学沉积处理则是将经上道工序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L-C沉积液中浸泡3-5分钟,也可放在加有L-C沉积液的滚桶中旋转3-5分钟,在金属基体表面建立起一个过渡层,使冷焊金属层能够很好地与基体结合。机械冷焊工艺过程是将经化学沉积处理并冲洗干净的金属件与碰撞介质、金属粉、促进剂L-X和促进剂L-Y,一同放入滚桶中,加入适量水,旋转15-30分钟,碰撞介质是玻璃珠与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抗氧化处理步骤是将经上道工序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抗氧封闭剂L-D溶液中浸泡1-3分钟,可以使冷焊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最后将金属件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即可得到附着力良好的金属冷焊层。在以上各个工艺步骤中加入的各种添加剂的成分和配比如下(A)L-Q型清理剂用柠檬酸500克,0π-10溶液100毫升,水1000毫升配制的混合溶液。(B)L-C沉积液用铜盐或锡盐90克,丙烯基硫脲30克,10%的硫酸溶液2.4毫升,水1000毫升配制的混合溶液。(C)L-X促进剂用硫酸镍30克,氯化镍15克,元明粉60克,分子量为6000以上的聚乙二醇50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混合溶液。(D)L-Y促进剂在用柠檬酸1000克,硫酸亚锡200克,硬脂酸100克,酒石酸200克,柠檬酸氢二胺40克,拉开粉100克及氯化亚锡200克配制的混合物中加水研磨至糊状。(E)L-D抗氧封闭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用硅酸锂15%,重铬酸钾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和81%的水配制而成的混合液,采用这种封闭剂,可以提高制件的牢度和抗腐蚀性。本专利技术在机械冷焊工艺过程中,加入滚桶中的碰撞介质是70%-80%的玻璃珠和20%-30%的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组成的混合物。由于后者的比重小,滚撞时浮在表面起一缓冲作用,解决了较大尺寸的金属件在滚桶中碰撞后,玻璃珠破碎面划伤冷焊表层和玻璃粉附在制件表面上使冷焊层厚度不均的难题,同时也相应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放置滚桶中的促进剂L-X和促进剂L-Y的体积比为1∶1,采用这种促进剂可使整个机械冷焊工艺的使用温度范围扩大至0℃以上。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优点如下1、使机械冷焊工艺适用范围加宽,不但可用于尺寸、重量较小的弹性零件,而且还可适用于尺寸较大的玛钢水暖件,标准连接件及钉子,自攻螺钉等。2、使用温度范围由24℃以上扩大至0℃以上。3、耗电小,成本低,无环境污染。4、提高金属制件的牢度和抗腐蚀性。实施例将玛钢水暖件200公斤(外径100mm),放入L-Q型清理剂槽中浸泡40分钟,取出后再放置具有L-C沉积液的滚桶中滚动4分钟,而后用水清洗干净,再次放置线速度达25-30米/分的滚桶中旋转,滚桶中予先加入由20%的聚四氟乙烯和80%的玻璃珠(重量百分比)组成的混合碰撞介质100公斤,锌粉2.4公斤,促进剂L-X400毫升,促进剂L-Y400毫升及适量水。而后将水暖件取出投入抗氧封闭剂L-D溶液中浸泡2分钟,再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制成的玛钢水暖件的冷焊层均匀,附着力强,能承受5次以上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抗腐蚀性能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表面处理、化学沉积处理、机械冷焊和干燥处理四个工艺过程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是在机械冷焊过程之后增加了抗氧化处理工艺过程,其中表面处理工艺步骤是将金属件放入L-Q型清理剂中浸泡30-60分钟;化学沉积处理工艺步骤是将表面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L-C沉积液中浸泡或放在加有L-C沉积液的液桶中旋转3-5分钟;机械冷焊工艺过程则是将经化学沉积处理并冲洗干净的金属件与玻璃烯和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的混合物组成的碰撞介质、金属粉、促进剂L-X和促进剂L-Y-同放入滚桶中,加入适量水旋转15-30分钟、抗氧化处理步骤是将经上道工序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抗氧封闭剂L-D溶液中浸泡1-3分钟;最后将金属件进行加热干燥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表面处理工艺步骤中采用的添加剂L-Q型清理剂是用柠檬酸500克,0π-10溶液100毫升和水1000毫升三种物质配制的混合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中的L-C沉积液是用铜盐或锡盐90克,丙烯基硫脲30克,10%的硫酸溶液2.4毫升,水1000毫升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中的促进剂L-X是用硫酸镍30克,氯化镍15克,元明粉60克,分子量6000以上的聚乙二醇50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混合溶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中的促进剂L-Y是在柠檬酸1000克,硫酸亚锡200克,硬脂酸100克,酒石酸200克,柠檬酸氢二铵40克,拉开粉100克,和氯化亚锡200克组成的混合物中加水研磨至糊状制备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中的L-D抗氧封闭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是用硅酸锂15%,重铬酸钾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和81%的水配制而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滚桶中所加入的碰撞介质是70%-80%的玻璃珠和20%-30%的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组成的混合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滚桶中加入的促进剂L-X和促进剂L-Y的体积比为1∶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的镀覆。其工艺步骤为1.表面处理(添加剂为L-Q型清理剂);2.化学沉积处理(添加剂为L-C沉积液);3.机械冷焊(碰撞介质是玻璃珠和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添加剂为促进剂L-X与促进剂L-Y的混合液);4.抗氧化处理(添加剂为L-D抗氧封闭液);5.干燥处理。本专利技术可以扩大传统冷焊工艺的应用范围,制成的金属镀件的冷焊层均匀,附着力强,抗腐蚀性能优良。文档编号C23C28/02GK1052337SQ89109129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吴建 申请人:吴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表面处理、化学沉积处理、机械冷焊和干燥处理四个工艺过程的金属表面机械冷焊工艺及其添加剂,其特征是在机械冷焊过程之后增加了抗氧化处理工艺过程,其中表面处理工艺步骤是将金属件放入L-Q型清理剂中浸泡30-60分钟;化学沉积处理工艺步骤是将表面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L-C沉积液中浸泡或放在加有L-C沉积液的液桶中旋转3-5分钟;机械冷焊工艺过程则是将经化学沉积处理并冲洗干净的金属件与玻璃烯和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的混合物组成的碰撞介质、金属粉、促进剂L-X和促进剂L-Y-同放入滚桶中,加入适量水旋转15-30分钟、抗氧化处理步骤是将经上道工序处理后的金属件放入抗氧封闭剂L-D溶液中浸泡1-3分钟;最后将金属件进行加热干燥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