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专利>正文

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57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有效的解决了制管机压实力不足、容易摆动、钢筋笼移位、水泥管端部成型质量差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架和一个移动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均经菱形结构吊挂有一个安装板,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上下两组辊压单元,每组辊压单元包括一个水平的辊筒和两个位于辊筒两端的圆筒状的安装座,每个安装座外壁上均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套筒,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且与转轴偏心,转轴转动时,辊筒会有上下起伏,即两个辊筒之间的轴距可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压实力,模具稳定不摆动,钢筋笼不移位,水泥管端部成型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管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
技术介绍
悬辊式制管机是一种生产水泥管的设备;水泥管的模具由圆筒状的模板以及模板两端的挡圈组成,悬辊式制管机在工作时,辊筒穿过模具,模具两端的挡圈压在辊筒上从而使模具悬挂在辊筒上,辊筒驱动模具转动并持续向模具内加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凝土贴附在模板内壁并最终在自重的作用下被辊筒压实;此制管机具有诸多弊端:1、压实力来源与模具和混凝土的自重,受限于自重,可提供的压实力有限,使水泥管的压实度受限;2、压实过程中,管模的转速低些,辊筒与混凝土的接触时间长,使辊压力传递到管内壁的时间得到保证,压实效果较好,否则辊压力传递不充分,管模壁混凝土不易落实,但是,转速低便无法提高足够的离心力,使混凝土分布不均,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必须寻找到合适的转速以平衡兼顾压实度和离心力要求;3、只有保证压实后的混凝土厚度超过挡圈高度,辊筒才能对混凝土进行辊压,也就是只有在喂料末段才对水泥管内壁进行辊压,这样容易在水泥管的内部以及外壁形成非密实区以及空洞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架(1)和一个移动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架上均经菱形结构(4)吊挂有一个安装板(3),菱形结构(4)的上下顶点分别铰接在支撑架上和安装板(3)上,菱形结构(4)的左右两个顶点之间连接有一个液压缸(5);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上下两组辊压单元,每组辊压单元包括一个水平的辊筒(6)和两个位于辊筒(6)两端的圆筒状的安装座(7),每个安装座(7)外壁上均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套筒(8),辊筒(6)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芯轴(9),每个安装座(7)内均同轴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转轴(10),转轴(10)与安装座(7)之间安装有扭簧(11),辊筒(6)端部的芯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辊悬辊式制管机,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架(1)和一个移动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架上均经菱形结构(4)吊挂有一个安装板(3),菱形结构(4)的上下顶点分别铰接在支撑架上和安装板(3)上,菱形结构(4)的左右两个顶点之间连接有一个液压缸(5);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上下两组辊压单元,每组辊压单元包括一个水平的辊筒(6)和两个位于辊筒(6)两端的圆筒状的安装座(7),每个安装座(7)外壁上均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套筒(8),辊筒(6)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芯轴(9),每个安装座(7)内均同轴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转轴(10),转轴(10)与安装座(7)之间安装有扭簧(11),辊筒(6)端部的芯轴(9)可转动地安装在同端的转轴(10)上,且芯轴(9)与转轴(10)偏心;移动支撑架(2)和吊装在其下方的安装板(3)上均开有一个安装孔(12),靠近固定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