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新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29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结构包括其结构包括右侧板、底板、左侧板、盖板、警示灯,底板设有挡板,左侧板设有连接轴、转轴,警示灯设有底座、灯罩、螺栓柱,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底部,灯罩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上方,螺栓柱注塑连接于底座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一种警示灯,通过警示灯能够使驾驶员能够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提早看见减速带,便于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避免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属于道路减速带领域。
技术介绍
减速板是安装在需要限速行驶的道路上以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常常以橡胶作为主要成型材料,又可称为橡胶减速带。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010577677.3的一种环保的道路减速设备,一种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减速块连成一条间断状的减速带,固定在道路减速路口的路面上,当车辆不想从减速块上压过时,必定要减速避让,这样达到了减速的功能;间断状的减速带减少了施工中减速块的使用数量,节省了原材料。但是,现有技术设备不具有警示功能,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驾驶员难以看见减速带而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有警示功能,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驾驶员难以看见减速带而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结构包括右侧板、底板、左侧板、盖板、警示灯,所述右侧板焊接于底板右侧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底板焊接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左侧板通过连接轴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于左侧板上方,所述警示灯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防滑槽内,所述底板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焊接于底板上与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左侧板设有连接轴、转轴,所述连接轴连接于左侧板的上部,所述连接轴和转轴焊接,所述警示灯设有底座、灯罩、螺栓柱,所述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底部,所述灯罩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上方,所述螺栓柱注塑连接于底座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设有防滑槽、防滑橡胶板,所述防滑槽嵌于右侧板上表面,所述防滑橡胶板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右侧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为倾斜°角实心坡面,所述右侧板与底板垂直焊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槽为矩形凹槽结构,所述防滑槽嵌设于防滑橡胶板上表面,所述防滑槽内部为L型结构与防滑橡胶板相垂直。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橡胶板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于防滑橡胶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矩形板,所述挡板垂直焊接与底板上,所述挡板设于底板中部与左侧板、右侧板形成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螺栓柱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螺栓柱设有旋转螺纹,所述旋转螺纹嵌设于螺栓柱内部,所述警示灯通过螺栓贯穿螺栓柱与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防滑槽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一种警示灯,通过警示灯能够使驾驶员能够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提早看见减速带,便于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避免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警示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右侧板-1、底板-2、左侧板-3、盖板-4、警示灯-5、防滑槽-10、防滑橡胶板-11、挡板-20、连接轴-30、转轴-31、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结构包括右侧板1、底板2、左侧板3、盖板4、警示灯5,所述右侧板1焊接于底板2右侧与底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底板2焊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之间,所述左侧板3通过连接轴30与盖板4相连接,所述盖板4通过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3上方,所述警示灯5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防滑槽10内,所述底板2设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焊接于底板2上与底板2垂直连接;所述左侧板3设有连接轴30、转轴31,所述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的上部,所述连接轴30和转轴31焊接,所述警示灯5设有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所述底座5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51底部,所述灯罩5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50上方,所述螺栓柱52注塑连接于底座50侧面,所述右侧板1设有防滑槽10、防滑橡胶板11,所述防滑槽10嵌于右侧板1上表面,所述防滑橡胶板1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右侧板1上表面,所述右侧板1为倾斜45°角实心坡面,所述右侧板1与底板2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防滑槽10为矩形凹槽结构,所述防滑槽10嵌设于防滑橡胶板11上表面,所述防滑槽10内部为L型结构与防滑橡胶板11相垂直,所述防滑橡胶板11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于防滑橡胶板11上表面,所述挡板20为矩形板,所述挡板20垂直焊接与底板2上,所述挡板20设于底板2中部与左侧板3、右侧板1形成凹槽,所述螺栓柱52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螺栓柱52设有旋转螺纹,所述旋转螺纹嵌设于螺栓柱52内部,所述警示灯5通过螺栓贯穿螺栓柱52与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防滑槽10上。本专利所说的警示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灯源,使其能够在大雾天气也能够看到的灯,用于减速带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使用时,通过警示灯能够使驾驶员能够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提早看见减速带,便于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避免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本技术的右侧板-1、底板-2、左侧板-3、盖板-4、警示灯-5、防滑槽-10、防滑橡胶板-11、挡板-20、连接轴-30、转轴-31、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具有警示功能,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驾驶员难以看见减速带而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一种警示灯,通过警示灯能够使驾驶员能够在夜间特别是大雾的天气提早看见减速带,便于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避免造成减速不及时或来不及减速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警示灯5设有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所述底座5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51底部,所述灯罩5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50上方,所述螺栓柱52注塑连接于底座50侧面。警示灯色温白色红色黄色穿透性弱强中易识别性低高中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对比,当警示灯色温为红色时,波长最长,穿透性最强,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无法看见减速带的位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结构包括右侧板(1)、底板(2)、左侧板(3)、盖板(4)、警示灯(5),所述右侧板(1)焊接于底板(2)右侧与底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底板(2)焊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之间,所述左侧板(3)通过连接轴(30)与盖板(4)相连接,所述盖板(4)通过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3)上方,所述警示灯(5)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防滑槽(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设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焊接于底板(2)上与底板(2)垂直连接;所述左侧板(3)设有连接轴(30)、转轴(31),所述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的上部,所述连接轴(30)和转轴(31)焊接;所述警示灯(5)设有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所述底座(5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51)底部,所述灯罩(5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50)上方,所述螺栓柱(52)注塑连接于底座(50)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结构包括右侧板(1)、底板(2)、左侧板(3)、盖板(4)、警示灯(5),所述右侧板(1)焊接于底板(2)右侧与底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底板(2)焊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之间,所述左侧板(3)通过连接轴(30)与盖板(4)相连接,所述盖板(4)通过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3)上方,所述警示灯(5)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防滑槽(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设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焊接于底板(2)上与底板(2)垂直连接;所述左侧板(3)设有连接轴(30)、转轴(31),所述连接轴(30)连接于左侧板的上部,所述连接轴(30)和转轴(31)焊接;所述警示灯(5)设有底座(50)、灯罩(51)、螺栓柱(52),所述底座(5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灯罩(51)底部,所述灯罩(5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座(50)上方,所述螺栓柱(52)注塑连接于底座(50)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1)设有防滑槽(10)、防滑橡胶板(11),所述防滑槽(10)嵌于右侧板(1)上表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凤
申请(专利权)人:潘新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