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229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齿形带、带轮、电机、传动轴Ⅰ、滑块‑齿形带连接扣、滑块、阴极板提升拉杆、支座Ⅰ、液压缸、刀轴、阴极板提升钩、铲刀、摆杆、铰接轴、传动轴Ⅱ、提升装置横拉杆、机架、导轨、支座Ⅱ、轴承座、电机支撑板、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铜始极片的全自动高效剥离;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节约人力成本;减少母板表面的划伤,减少由于母板表面划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工作运行安全可靠,提升装置受力均匀,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齿形带传动精准,传动效率高,整个机组工作效率高,符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可节约厂房的空间,同时节省剥离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属于冶金机械

技术介绍
在艾萨法冶炼铜的过程中,为了将在母板上生长好的铜始极片从母板上分离,需添加一道工序对其进行剥离。由于铜始极片与不锈钢等材料做成的母板的结合力较大,且铜始极片较薄,如锌等其他有色金属的剥离装置并不适用于铜始极片的剥离,现有常见的铜始极片剥离方式主要是人工作业,人工剥离通过使用铲刀和撬棍将经过预剥离的母板从不锈钢或钛制母板上铲下,然后分别由人力或者专用的运转设备将铜始极片和母板进行分类收集;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高温高湿,不适宜人工作业。而且,由于极板较重,且体积大,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高而效率又低,极大地阻碍了生产的同时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亦有铜始极片剥离装置工作过程是由固定装置将母板固定后,通过对称分布的吸盘组将铜始极片从母板上吸取下来,但是由于该方法受制于铜始极片表面的质量大小,同时会造成铜始极片一定程度的卷曲,甚至造成剥离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以解决传统剥离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损坏母板、阴极板易卷曲等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包括齿形带1、带轮2、电机3、传动轴Ⅰ4、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滑块6、阴极板提升拉杆7、支座Ⅰ8、液压缸9、刀轴10、阴极板提升钩11、铲刀12、摆杆13、铰接轴14、传动轴Ⅱ15、提升装置横拉杆16、机架17、导轨18、支座Ⅱ19、轴承座20、电机支撑板21、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紧固螺栓23;电机支撑板21安装在机架17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支撑板21上,传动轴Ⅰ4安装在机架17上部,传动轴Ⅰ4与电机3连接,传动轴Ⅱ15通过轴承座20安装在机架17下部,带轮2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4、传动轴Ⅱ15两端,齿形带1连接安装在带轮2上,导轨18安装在机架17侧部,滑块6安装在导轨18内,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齿形带1、滑块6和阴极板提升拉杆7一端,阴极板提升钩11通过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安装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另一端上,提升装置横拉杆16连接并固定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上,支座Ⅰ8安装在机架17下部,液压缸9一端通过铰接轴14安装在支座Ⅰ8上,支座Ⅱ19安装在机架17下部,摆杆13一端通过刀轴10安装在支座Ⅱ19上,铲刀12安装在刀轴10上,摆杆13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连接。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的工作原理是:整个机组呈龙门式安装于阴极板生产机组输送设备上方,当经过预剥离的阴极铜经输送带送至本装置下方时,电机3驱动齿形带1转动一定距离,经阴极板提升钩11抓取到阴极板的导电棒,将阴极板向上提升至剥离工位,对称布置的铲刀12在液压缸9驱动摆杆13并带动对称布置的铲刀12朝阴极板转动,然后电机3驱动阴极板提升钩11带动阴极板向上运动多于一个阴极板距离,由于铲刀12的作用,使得生长在母板上面的铜与阴极板实现剥离,此后母板板送至下一工序,剥离的铜阴极板经滑道进入另一个工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实现铜始极片的全自动高效剥离;2、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节约人力成本;3、减少母板表面的划伤,减少由于母板表面划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4、工作运行安全可靠,提升装置受力均匀,具有很好的适用性;5、齿形带传动精准,传动效率高,整个机组工作效率高,符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6、采用刀到达工位后固定不动而阴极板和母板随着阴极板提升钩向上运动的剥离方式,使得经过剥离的阴极板和母板各自分别进入布置在输送带上方的堆垛、刷洗等工位,可节约厂房的空间,同时节省剥离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阴极板提升拉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齿形带与提升拉杆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齿形带、2:带轮、3:电机、4:传动轴Ⅰ、5:滑块-齿形带连接扣、6:滑块、7:阴极板提升拉杆、8:支座Ⅰ、9:液压缸、10:刀轴、11:阴极板提升钩、12:铲刀、13:摆杆、14:铰接轴、15:传动轴Ⅱ、16:提升装置横拉杆、17:机架、18:导轨、19:支座Ⅱ、20:轴承座、21:电机支撑板、22: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3: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包括齿形带1、带轮2、电机3、传动轴Ⅰ4、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滑块6、阴极板提升拉杆7、支座Ⅰ8、液压缸9、刀轴10、阴极板提升钩11、铲刀12、摆杆13、铰接轴14、传动轴Ⅱ15、提升装置横拉杆16、机架17、导轨18、支座Ⅱ19、轴承座20、电机支撑板21、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紧固螺栓23;电机支撑板21安装在机架17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支撑板21上,传动轴Ⅰ4安装在机架17上部,传动轴Ⅰ4与电机3连接,传动轴Ⅱ15通过轴承座20安装在机架17下部,带轮2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4、传动轴Ⅱ15两端,齿形带1连接安装在带轮2上,导轨18安装在机架17侧部,滑块6安装在导轨18内,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齿形带1、滑块6和阴极板提升拉杆7一端,阴极板提升钩11通过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安装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另一端上,提升装置横拉杆16连接并固定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上,支座Ⅰ8安装在机架17下部,液压缸9一端通过铰接轴14安装在支座Ⅰ8上,支座Ⅱ19安装在机架17下部,摆杆13一端通过刀轴10安装在支座Ⅱ19上,铲刀12安装在刀轴10上,摆杆13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形带(1)、带轮(2)、电机(3)、传动轴Ⅰ(4)、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滑块(6)、阴极板提升拉杆(7)、支座Ⅰ(8)、液压缸(9)、刀轴(10)、阴极板提升钩(11)、铲刀(12)、摆杆(13)、铰接轴(14)、传动轴Ⅱ(15)、提升装置横拉杆(16)、机架(17)、导轨(18)、支座Ⅱ(19)、轴承座(20)、电机支撑板(21)、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紧固螺栓(23);电机支撑板(21)安装在机架(17)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支撑板(21)上,传动轴Ⅰ(4)安装在机架(17)上部,传动轴Ⅰ(4)与电机(3)连接,传动轴Ⅱ(15)通过轴承座(20)安装在机架(17)下部,带轮(2)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4)、传动轴Ⅱ(15)两端,齿形带(1)连接安装在带轮(2)上,导轨(18)安装在机架(17)侧部,滑块(6)安装在导轨(18)内,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齿形带(1)、滑块(6)和阴极板提升拉杆(7)一端,阴极板提升钩(11)通过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安装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另一端上,提升装置横拉杆(16)连接并固定在阴极板提升拉杆(7)上,支座Ⅰ(8)安装在机架(17)下部,液压缸(9)一端通过铰接轴(14)安装在支座Ⅰ(8)上,支座Ⅱ(19)安装在机架(17)下部,摆杆(13)一端通过刀轴(10)安装在支座Ⅱ(19)上,铲刀(12)安装在刀轴(10)上,摆杆(13)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始极片剥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形带(1)、带轮(2)、电机(3)、传动轴Ⅰ(4)、滑块-齿形带连接扣(5)、滑块(6)、阴极板提升拉杆(7)、支座Ⅰ(8)、液压缸(9)、刀轴(10)、阴极板提升钩(11)、铲刀(12)、摆杆(13)、铰接轴(14)、传动轴Ⅱ(15)、提升装置横拉杆(16)、机架(17)、导轨(18)、支座Ⅱ(19)、轴承座(20)、电机支撑板(21)、提升钩-提升拉杆固定销(22)、紧固螺栓(23);电机支撑板(21)安装在机架(17)上,电机(3)安装在电机支撑板(21)上,传动轴Ⅰ(4)安装在机架(17)上部,传动轴Ⅰ(4)与电机(3)连接,传动轴Ⅱ(15)通过轴承座(20)安装在机架(17)下部,带轮(2)分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为民张学东许平孙东明孙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